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岁岁重阳 久久情长

青春川大 2024-04-29


Double Ninth Festival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数字“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个阳数相重,故曰“重阳”。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并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汉代小说《西京杂记》 中就已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到了近代,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又与“久”谐音,重阳便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登高辞青


重阳登高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因此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而登高“辞青”则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重阳为秋分之后的节日,这时候气候转凉,草木开始调零,故称“辞青”。



饮菊花酒


在古代,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必饮,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和“长寿酒”,别称“延寿客”。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佩茱萸


周处《风士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也就是说,古人用这种气味浓烈,果实为红色的植物来驱虫去湿、逐风邪。因此茱萸还有个别称“辟邪翁”。一般人们会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头上、冠帽边沿,或磨碎放在香袋里。



吃重阳糕


重阳糕在南朝时已有文字记载。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代表菜萸)一.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古人制作重阳糕十分讲究,糕上一般嵌以蜜饯、枣脯等,甚至还会做成九层高,代表“九月九日登高(糕)”。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相叠,故为“重九”“重阳”,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作“老年节”、“敬老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天的重阳节,已经从一个节日、一个节点,上升成一种文化,滋润人们的道德土壤,洒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身体力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党的十九大以来,他对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要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重老人、爱护老人、学习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所有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重阳节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没有家国的情怀,重阳节就无处落脚。对于子女而言,重阳是感恩机遇的一次总结;对于家庭来说,重阳是尊老敬老的一个契机;对于国家而言,重阳是“家国两相依”的一种浓缩。既寓意吉祥如意,又彪炳生生不息,既彰显韶光易逝,又铭刻岁月不老,这正是重阳节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文化传统,民族基因。


庆祝重阳节,我们不仅要延续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更应让敬老之风在大地尽情流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理想与人民追求紧紧相连,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相连,以奋斗点亮人生舞台,不负新时代,以实干谱写时代芳华。



by/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文案 | 万雨禾

编辑 | 张雅丹

责编 | 赵天浪 黄晶


热文速递|

光影川大,与你相约|参与拍照打卡活动,赢小川全新文创!

我爱你,中国:四川大学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国庆升旗仪式

“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 争做又红又专时代新人”学校开展2022年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