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植树节之际,共赴来年之约

植树护绿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2022年8月,对于所有生活在重庆的人们来说都是毕生难忘的一月,疫情肆虐、高温汹涌、山火咆哮,三重灾难压在重庆人民头上,压得人们似乎要喘不过气来。然而重庆——这座英雄城市,重庆人——英雄的人民,和前来支援的社会各界志愿者和消防队员们一道在抗击了疫情、熬过了高温之后,又在惊心动魄的72个小时里与时间赛跑,与山火抗争,最终成功守卫了重庆人民的母山——北碚缙云山。那条被称为“地上银河”的隔离带,曾经作为决胜山火的关键,如今早已成为缙云山森林防火的一道屏障,保卫着重庆人民的后花园。它是缙云山青葱皮肤上被撕开的一道漫长疤痕,却是重庆人性格和市民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是属于所有重庆人的一枚宝贵勋章。


重庆缙云山隔离带



     

苍茫的缙云山,经历了秋风、冬雪、春雨的滋养,如今已逐渐焕发生机,新鲜的绿意蓬勃生长着,肆意生长在曾经裸露的焦土上,静静等待着志愿者们来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这场约会源于一群人的无言之约,源于重庆人民和缙云山之间的心照不宣。时逢植树节,缙云山热闹非凡,人们相聚于此,共赴那春暖花开之约。


3月9日,数十位志愿者在有关部门组织下,来到去年遭遇山火的重庆北碚区缙云山义务植树。在划定的植树区域,大家热火朝天地挥锹铲土、扶树正苗、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合力栽下一棵棵树苗,阳光正好,没一会儿,每个人的身上都被汗水打湿,但大家都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将一棵棵树苗稳稳栽进土里。在大家身边,仍能看见曾经山火肆虐的痕迹,部分树干底部被燎黑的区域一面高一面低,但仔细观察,能发现有星星点点的绿芽从土里冒出。在植树节来临之际,他们亲手实现自己的心愿,种下春天的希望。


志愿者们在缙云山相约种树



     

其实不只是今年的植树节,每一年的3月12日,全国各地群众都在开展植树活动,共赴与地球母亲的春暖花开之约。在植树节种一棵树,种下的不仅是单单一棵树,更是为地球插上一个“呼吸阀”。种植一棵树所产生的价值远超人们的想象。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应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离不开树;建设生态文明更离不开树。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正如志愿者们冲锋在前,以自己的生命去守卫缙云山最后的防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代代中国人对植树护绿事业的坚守,书写了一页页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历史。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生态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唯有一代又一代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接续奋斗,我们才能看到一幅幅正在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才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美丽中国朝我们阔步走来。


植树节,种下一棵树,践行的不仅是与地球之约,也是与美丽中国之约。如今,正逢植树节,何不约上三五好友,种下树苗,种下希望,种下一个绿色星球。让我们一起,在阳春三月,共襄盛举,共赴春暖花开之约。





by/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文案 | 杨雅涵

编辑 | 刘格格

责编 | 赵天浪 黄晶



热文速递|
青年 |《博巴森根·出征》团队:展雄狮之风采,传民族之精魂
四川大学第三届外事外交礼仪大赛
人设凹起来!新学期一路狂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