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哲学》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世界哲学 社科期刊网 2021-09-10

本期目录二〇一九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试论承认与交往

张东辉 周荣春 /文(5)

人工智能中语言问题的哲学审视

——以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为视角

彭婷 /文(17)


国外马克思主义

对物化的批判为何反而成为物化?

——评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反主体理论的批判

王晓升 /文(27)

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概念

——以所有制为视角

陈广思 /文(39)

《资本论》对象的哲学追问

——反思柯尔施与阿尔都塞解答的差异

李逢铃 /文(52)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幻象理论及其评析

孟献丽 崔赞梅 /文(61)


哲学史研究

柏拉图的人类动机理论

[美]J.M.库珀 /文  冯乐 /译(71)

没有本质的实体:

路德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

孙帅 /文(85)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绝对性”辨析

欧阳英 /文(99)

贝克莱的深度知觉理论

宫睿 /文(110)

印度哲学中对人与自然现象的趋同性分析传统

姚卫群 /文(120)

印度部派佛教“无为法”之争

与《般若经》中“实相”相关概念的成立

赵文 /文(130)


现当代思潮

再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无”

与佛教的缘起性空

——兼与张志伟教授商榷

李革新 /文(143)

“精神作为”:卡西尔与自由问题

石福祁 /文(150)


重点文章英文提要

(160)



内容提要

试论承认与交往

张东辉 周荣春


提要:

马克思的交往学说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承认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关联,从费希特主体间性的相互承认到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相互承认,再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社会交往,可以大致梳理出一条思想脉络。费希特从主体的自由效用性先验地演绎出主体间性,论证了有限理性存在者之间的相互承认构成自我意识的可能性的先天条件,黑格尔则从更加辩证的和现实的视角提出市民社会中人们在劳动、财产、交换和契约中达成相互承认。最后,马克思在黑格尔关于劳动的承认理论基础上,建立起唯物史观的社会交往学说,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交往的异化形式。

关键词:

承认;交往;主体间性;市民社会;唯物史观





人工智能中语言问题的哲学审视

——以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为视角

彭婷


要: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在人类认知系统中,语言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为我们审视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思路。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产生于人类交往实践,在人类认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人工智能中语言问题的探究发现,人工智能存在语义理解的形式化缺陷、机器思维的意识难题、人类知识的表示困境和人工学习的社会化瓶颈等问题,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根本分野。正如人工语言的工具性那样,人工智能也同样是工具性的,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对人类智能的辅助和强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类智能;思维;意识;实践语言观





对物化的批判为何反而成为物化?

——评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反主体理论的批判

王晓升


提要:

海德格尔在否定主客体框架的基础上来批判物化,在进行这样的批判的时候,他弱化了主体,把最基本的生存结构内化到人自身,使人顺从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由于他弱化了主体的作用,所以他只能采用现象学直观的方法来把握存在,于是存在就变成了直观的对象,具有了存在者的特征。这样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就有了一种客观主义的倾向,即用资本主义社会所普遍出现的功能关系来代替实体,从表面上看,这避免了物化,但是这个东西类似于无形式的质料,是不能用概念表达的东西,是“X”。在阿多诺看来,海德格尔之所以需要这个最终的“X”,是因为他要虚假地满足社会对稳定性的需要。虽然海德格尔批判了物化,但是他只是否定了物化的外在条件。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批判的核心是,海德格尔虽然把存在和存在者区分开来,但是他还是让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存在者的特征。

关键词:

阿多诺;海德格尔;物化;拜物教





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概念

——以所有制为视角

陈广思


提要:

在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社会要素(等级、阶级和现实个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规定与所有制范畴有根本的关联。马克思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地点”放在特殊性范畴之上,并从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等级、阶级和现实个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属性,揭示社会权力的不均衡分配,以及由此导致的虚幻的普遍性和不充分的特殊性的本质,深刻地确立了真正的普遍性的内涵及其与特殊性的关系。专题阐述青年马克思的这些观点,能够彰显马克思哲学对于解释当代社会现实的有效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

特殊性;所有制;普遍性;现实个人





《资本论》对象的哲学追问

——反思柯尔施与阿尔都塞解答的差异

李逢铃


提要:

在柯尔施和阿尔都塞看来,《资本论》不同或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方首先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差异。柯尔施认为《资本论》在本质上是“劳动”而非商品的科学。阿尔都塞则认为《资本论》的对象并非诸如劳动、资本、商品这些既定的“经济事实”,而是以剩余价值概念为核心、生产关系居于支配地位所形成的复杂结构的“认识对象”。虽然两者在理论上没有直接性交集,但他们对《资本论》对象哲学追问的差异性解答却都体现出对“历史”的非线性表述。只不过前者强调“现实历史”的非线性,而后者强调“思想历史”的非线性。在对《资本论》所关涉的现实历史与思想历史不同领域的追问背后,不仅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解读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同时也反映了《资本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比较性思考两者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论》。

关键词:

柯尔施;阿尔都塞;《资本论》;对象;非线性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幻象理论及其评析

孟献丽 崔赞梅


提要:

基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齐泽克提出了“意识形态幻象”概念,并进一步重新阐释和解读了意识形态,从而构建了其意识形态幻象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把意识形态的研究延伸到了社会存在方面,认为意识形态已经不能拘泥于“社会意识”层面,从而将意识形态界定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尽管齐泽克一直力图穿越“幻象”,但是他也始终都在维护“幻象”。从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理论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主要理论主张出发,探索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其本身的内在局限性,对于我国意识形态研究新的理论视角的开拓和分析方法的丰富具有一定启示和镜鉴意义。

关键词:

齐泽克;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幻象





柏拉图的人类动机理论

[美]J.M.库珀 /文 冯乐 /译


提要:

众所周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一个理论:灵魂具有三个独立的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他运用这个理论来阐释人类德性。灵魂三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对我们来说,德性就在于每个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相互协调。因此,据《理想国》而言,人类德性作为一个整体,是三个独立的心理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有它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灵魂;理性;激情;欲望;动机





没有本质的实体:

路德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

孙帅


提要:

学界通常认为,路德的新教哲学奠基于对亚里士多德“实体存在论”的拒斥之上。不过,至于路德对实体的批判具体是怎样展开的,这一批判又具有怎样的形而上学意义,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澄清。鉴于此,本文旨在深入考察路德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之争”及其哲学后果。我们看到,路德首先用一个作为“盼望”之对象的非本质性目的破除“是其所是”的本质规定性,以便否定事物与世界的实体性,然后提出一种没有本质的实体概念,将个体赖以持存的东西理解为外在的偶性。在一个偶性化的自由世界中,如何安顿没有内在形式的“非实体”之人,便成了路德思想给现代社会造成的巨大困境之一。

关键词:

路德;亚里士多德;实体;本质;是其所是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绝对性”辨析

欧阳英


提要:

众所周知,“绝对精神”是黑格尔的核心思想,那么,“绝对精神”的“绝对”意味着什么?或者说,该怎样理解“绝对精神”的“绝对性”?这是需要悉心辨析的难题。本文力求借助海德格尔的“元一”概念和鲍德里亚的“内爆”概念,对此做出新的诠释,认为黑格尔向人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具有“内爆性”特征的绝对体系,并且与具有“开放性”的康德哲学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由此可以进一步回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的相关争论,得出“要黑格尔,也要康德”的结论。

关键词:

黑格尔;绝对;元一;内爆





贝克莱的深度知觉理论

宫睿


提要:

《视觉新论》是贝克莱形而上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分析了深度、距离、形状等视觉观念的形成,其中尤以对深度知觉的分析最为重要。贝克莱充分发挥了“一点论证”的效力,反对几何光学进路,否认对于距离的直接感知。视觉的直接感知对象既不是三维的物体,也不是二维的平面,而是不具有任何空间性质的“最小视觉物”。但据此贝克莱就不能合理地持有视觉的二阶理论,以触觉辅助视觉的方式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过,虽然贝克莱的深度知觉理论未能成功地解释空间观念的形成,却开辟了一条通往观念论的独特道路。

关键词:

深度知觉;一点论证;感知的直接性;最小视觉物





印度哲学中对人与自然现象的趋同性分析传统

姚卫群


提要:

古印度哲学中有一种对人和自然现象的趋同性分析的传统。这一传统从吠陀奥义书开始,被后来出现的许多思想流派所继承和发展。吠陀中的原人说、奥义书中的梵我同一理论及诸元素生事物的理论是这种分析的思想源头。佛教中的缘起观、吠檀多派中的不二一元论、数论派中的转变说是在继承和发展吠陀奥义书中相关思想之后提出的重要理论。对古代印度文化主要特色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

吠陀;奥义书;吠檀多派;数论派;印度哲学





印度部派佛教“无为法”之争

与《般若经》中“实相”相关概念的成立

赵文


提要:

在印度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经量部等反对将“缘起”列为“无为法”,而他们理解的“无为法”并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大众部等则依据《杂阿含经》中的《缘经》,认为“缘起”与“涅槃”并属为“无为法”,且“无为法”是“有为法”构成的经验世界之基础。这也使得“法性”“如”等与“缘起”有关的概念,及“实际”等与“涅槃”有关的概念,逐渐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小品般若经》中“缘起”被重新理解为“空性”,但只是消极意义的“无自性”;而由《小品般若经》扩充而来的《大品般若经》中则出现了与大众部等相似的“无为法”之分类,相应地,代表“空性”的“如”“法性”“实际”等概念在《大智度论》里被看作“实相”。后来,这些概念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中的本体论范畴。

关键词:

法性;如;实际;缘起;空性





再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无”

与佛教的缘起性空

——兼与张志伟教授商榷

李革新


提要:

海德格尔哲学和佛教哲学具有一定的相似处。海德格尔哲学把存在解释为显隐二重性。存在是“使……显现”,但是自身不显现。存在只能以间接的方式例如此在的领会、时间、语言、历史等来显现。缘起性空是佛教的核心思想。缘起是显现,性空是不显现的。本文重点分析了小乘佛教的十二缘起论、大乘中观宗和如来藏系的缘起性空论。最后,本文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海德格尔哲学和佛教哲学的相似性只是术语上的,两者在实质性的性质和目的方面是不同的。佛教是一种人生哲学,追求的是人生的完善和幸福。海德格尔哲学则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哲学,其目的是克服现代性的弊端,为欧洲找到新的出路。

关键词:

海德格尔;佛教;存在;缘起性空





“精神作为”:卡西尔与自由问题

石福祁


提要:

在1929年发生在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论辩”中,自由问题是他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为了澄清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深刻分歧,还需回到各自的系统性文本之中去。本文以达沃斯论辩引出的自由问题为出发点,在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框架内,阐述“精神作为的自由”这一短语中表达出来的自由思想。本文的目的在于达到这一结论:卡西尔的整个哲学可被理解为一门为人类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而鼓与呼的自由哲学。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卡西尔与海德格尔在“达沃斯论辩”中关于自由问题的观点予以简要评论。

关键词:

卡西尔;符号形式;精神作为;自由






社科期刊网 |及时分享学术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