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改造后,三江购物核心指标为何逼近Costco

王国平 联商网资讯 2018-10-28

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分享


阿里新零售改造在经历两年时间效果一般,短期内被市场大量看空,三江购物的股价更是一路从50多块跌到10块钱。顶着市场上超级大概念,结果跌得只剩两层,08年金融危机还能剩三层,比金融危机还惨。


那么,阿里新零售改造后,效果到现在如何?从三季报里,三江购物出现了一个指标鬼畜般逼近业界神话Costco。


Costco被不少国内大神膜拜,去趟美国都要朝圣一下。如果不再买两手Costco股票,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了。Costco更是在中国资本的追逐下连创新高,连美国人都不敢相信他们身边的超市那么牛叉。


Costco以低毛利、精选SKU、爆款+会员制等著称。其存货周转率一直高于沃尔玛等超市巨头。三江购物在毛利连续拔高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居然直逼业界神话Costco。



从上图可以看到,三江购物在接受改造时,最先发生的是,毛利从2016年的20.16%提升到2017年的23.41%。期间库存周转率从6.62降到6.52,出现下滑。阿里前期肯定忽悠三江购物说,能帮三江购物赚多少钱多少钱来着。怎么办,卖大龙虾、大螃蟹,赚大钱!后来一看,毛利变化显著,问题是货都砸手上了,卖不出去。2017年营收除了剥离烟草业务影响外,真的下滑了。老人家不禁吓,你们新零售这么玩怎么行,裤衩都被你们亏没了。


从2017年三江购物新零售出现犹豫,就是不开店,你爱咋咋地。2018年继续延续这种现象,后来盒马鲜生干脆在杭州注册公司,自己开店,直接抛弃当初的承诺,不再让三江购物开盒马了。


从2018年半年报开始,三江购物财报开始突然持续发力。



在半年报存货周转率领涨上市公司后,三季度存货周转率继续高举高打,而且毛利率也同样领涨。


三江购物以8.18的存货周转率逼近Costco的8.26,更神奇的是,三江购物的毛利率居然比Costco高了整整10个点。


一般来说,高周转对应的是低毛利,薄利多销。三江购物却走出一条高周转高毛利的路线。那么,三江购物到底在搞什么鬼?


于是,我从2017与2018半年报开始重新梳理。



从数据上看,三江购物押宝生鲜板块明显,半年报营收增幅最大就来自生鲜板块,增加了1个多亿的销售额。生鲜板块确实能够一定程度拉高存货周转率,但三江购物生鲜收入占比只有28.42,相比永辉超市生鲜占比47.5%,对应的周转率4.07,三江购物半年报周转率5.44,明显高于永辉。可见,提高生鲜占比并不是三江购物周转率大幅拉升的主要原因。更何况永辉有高速扩张带来拉高,三江购物根本就没什么新增门店。



既然,加大生鲜板块并不是三江购物周转率的要件,那么是什么在秘密拉高周转率以及高毛利。


三江购物除了生鲜板块以及食品板块营收增加外,日用、针织都在缩减。同时,四大板块毛利全部在拉升。加持周转率提升。有理由怀疑三江购物通过去SKU数量来提升周转率,以及提升毛利。


一般来说,好卖的商品毛利低走量,超市成为免费的搬运工;毛利高的商品周转慢,不好卖,还容易砸手上。


如果超市从销售排行榜来作为操盘依据,希望通过高周转商品来带动其它商品销售,就容易陷入免费搬运工的命运,长期只能在低毛利区挣扎。


如果以毛利来作为操盘依据,则容易出现周转慢、库存积压。


那么在高毛利与高周转之间是否存在交叉盘?


这是肯定的。


阿里改造过的超市在去SKU是很明显的,通过算法测算,一些边际成本高的SKU被洗出局。大规格高库存金额的商品也被改造成小规格商品。阿里对于商品的洗牌是很明显的。最终保留下高周转、高毛利商品。供应链共享也为三江购物提供了不少甜头。



根据三江购物最先公告:2018年三江购物向阿里巴巴采购计划从2500万逼到近2.5亿,双方合作在关联交易还是玩得挺嗨的。三江购物不仅跟阿里玩得嗨,接着放出消息,加入蚂蚁商联朋友圈,试图继续做高毛利。


三江购物在高毛利节奏下,周转率竟然逼近Costco,只能用鬼畜来形容。阿里的改造,正在从毛利、周转、配送、供应链等众多环节渗透到传统企业。从2017年的改造节奏失衡,到慢慢摸索出门道,新零售也将不仅仅是个概念。


任何的变革总是思想先行,围绕“中国零售·下一个五年”,10月12-13日,2018联商风云会在南京·景枫万豪酒店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规模庞大,与会者覆盖百货、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店、电商、品牌商等零售全业态,更是吸引了行业协会领导、知名经济学家、行业专家等大佬的到场……整场大会亮点不断,精彩纷呈。


扫码回顾大会嘉宾精彩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