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菲特罕见重仓芯片龙头,半导体行业赚钱逻辑有了新变化

千雨 财经早餐 2023-06-17

11月15日,沉寂已久的半导体板块迎来久违大涨,A股多只龙头股触及涨停。

点燃这波行情根本原因是:巴菲特居然买了台积电的股票!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的13F文件显示,该公司三季度建仓台积电,共买入6006万股,持仓市值达41亿美元,直接晋升为前十大重仓股。

有市场分析猜测,伯克希尔可能认为,世界离不开台积电制造的产品,只有少数公司能够积累资金来生产高端芯片,而芯片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巴菲特的这一动作,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毕竟,经历过此前连续三年的大行情之后,芯片板块今年整体表现略有放缓迹象。而且当前来看,半导体景气周期能否持续的讨论已经步入争议期。

其中一方认为,这一轮芯片行业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电子需求的下滑,包括:PC以及智能手机。

此外,质疑渠道商囤货和景气周期持续性的声音也愈发增多,再加上厂商资本开支的增加,芯片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也让人担忧。

而另一方则指出,以国产替代为主,随着智能车、5G、Alot等智能硬件的普及,产品含硅量的不断提升,包括以汽车电子为下游的功率半导体需求量迎来了历史性的提升。

造芯大厂,还挣钱吗

近期,芯片大厂密集披露了三季度数据,通过复盘各个细分领域巨头们的业绩,可以窥探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新面貌。巴菲特选择台积电,猜测跟它的业绩也脱不开关系。

半导体产业各领域的头部玩家的业绩并不算差。比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季度收入均超过100亿美元,有些营收也保持了同比增长的态势。

不过,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化。

第三季度来看,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全球半导体的“最大赢家”。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等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制造大厂,由于业绩受到消费市场衰颓的影响,表现并不怎么尽如人意。

根据财报数据,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6131.4亿元台币,净利润2809亿元台币,毛利率60.4%。

前三季度对比来看,台积电的毛利率可谓越来越好。

2022年第一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为55.6%,相比2020年的53%提高了不少。第二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提高到了59.1%。到了第三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突破60%。

来源:公司公告

台积电表示,5nm工艺的出货量占第三季度收入的28%,7nm工艺的收入占26%,两者相加达到了销售金额的54%,先进工艺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

毕竟,对于芯片代工厂而言,在这个卷摩尔定律的行业里,芯片制程的缩小,就意味着钱,也就是在对手赶上自己之前赚个差价。

要不是为了赚这个差价,三星也不会这么急吼吼从光刻机巨头阿斯麦那里定了9台EUV光刻机,只为了兑现此前向市场放出的口号:多生产3nm芯片。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移动端处理器市场的格局已经非常稳定。不过,这个曾经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市场格局,如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联发科以42%的市场份额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至于高通则是排名第二,份额占比达到36%。

联发科逆袭的关键在于其丰富的产品线布局。不难发现,联发科基本覆盖了每一种细分手机市场上的用户需求,无论是入门、中端、高端还是旗舰产品,都能找到对应的天玑芯片。

此外,对于上游的设备提供商而言,不仅要应付下游市场需要的变化,还要消化区域的特殊政策。

荷兰光刻机霸主、EUV光刻机唯一供应商阿斯麦三季度营收57.78亿欧元(折合约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5%;净利润为17亿欧元,同比下降2.24%。

行业前景如何演绎

作为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芯片是个周期性明显的行业。

所谓周期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芯片自身的价格存在周期,往往是两到三年左右时间。伴随着它最大的下游(手机为代表)的更新换代,所导致的一轮又一轮的芯片需求的扩张以及收缩,从而形成了自身的价格周期。

其二,是芯片产品本身的创新周期,是由技术和应用驱动的。比如最近几年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兴起,对于算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共同驱动着的产业的创新周期向着更高的运算速度、更大的存储容量去发展。

反映到资本市场上,芯片产业指数也跟着起起伏伏。

环顾行业整体现状,往后的1—2个季度里,市场各方对于芯片的偏向于谨慎态度。背后的逻辑:基于对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放缓的担忧。

根据摩根士丹利对半导体周期的预估,芯片短缺下的大量需求已经开始回调, 供应正在赶上需求,价格趋势可能从明年开始扭转向下,尤其是DRAM存储行业。

此外,天弘基金指出,本轮芯片产业周期始于2019年的5G创新周期叠加国产替代产业升级,2020年四季度产业链库存回补吹响了第一波景气度号角。

此后由上游核心原材料硅片、IC载板至中游代工产能以及下游封装测试的全面产能吃紧加剧了2021年缺芯少屏供应紧张的格局,2022年上半年则景气分化,消费领域存在一定压力。

除了投资机构的观点外,不少芯片大厂也提醒:受到手机等消费领域需求疲弱,产品需求或有放缓可能。

然而,这只是芯片发展的一个切面。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芯片行业也正经历着如火如荼的扩产进程。

随着5G、6G的应用推广,以及智能化的进展越来越快,芯片的应用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PC、智能手机等领域。

新能源领域(电动汽车、绿色电子照明)、信息通讯设备领域(点到点通信、卫星通信、各种雷达)、智能电网领域(功率半导体在提高整个电力供应链)等都离不开芯片的应用。

简单点说,芯片本质上就是电路的组合。常见的芯片有:CPUGPU、存储器flash、内存卡DRAM、微控制器MCU 、数模转换芯片、模数转换芯 片、传感器芯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等,LED发光芯片等等。

根据WSTS统计,2022年5G、IOT等新兴领域有望带来约900亿美元的半导体增量市场,2016-2021年复合增速约13.77%,在5G及新兴领域的持续驱动下,半导体行业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张。

以当前热门的新能源车产业为例,2021年开年之后,一直默默无闻的汽车芯片爆出极度短缺。

各汽车公司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星、SK两大财阀与现代合作,一个出芯片一个出汽车;国内也不例外,工信部也紧急与主要汽车芯片供应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相比于智能手机以外,汽车芯片种类繁多。以当时最缺的MCU(微控制器)来说,无论是座位、雨刷、空调、影音等都离不开车用MCU的指挥,总的来说,一辆车少说几十个MCU,多则上百个。

应用场景来看,机构普遍预计,面向下游汽车、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芯片仍保持较高景气。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个周期外,事实上,就国内而言,国产替代也催化了一轮新的周期。

随着国内各种产业政策的出台,尤其强调对于新一代核心技术的攻关,它的持续时间或许会很长,至少是10年到20年左右的周期。

一些芯片制造商也在积极布局。比如从中芯国际最新一季财报来看,一个关键数据显示,中芯国际正在逆势扩张,全年资本支出从约人民币320.5亿元上调为人民币456.0亿元。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指出,从产业周期来看,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去库存速度缓慢,客户流片意愿不强,汽车类终端消费韧性强,行业尚有需求缺口。

资本市场上,以国产替代为主,包括以汽车电子为下游的一些功率半导体,也走出了比较强的独立行情。

因此,对于长期看好这一逻辑的用户,又不知道怎么挑选个股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通过相关指数基金的形式参与其中,既可以避免选股的难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掉一些风险。

如果想跟踪芯片产业的大体情况,可以参考中证芯片产业指数(wind 代码:H30007.CSI)。

该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50只市值流动性大的股票,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以及为芯片提供半导体材料、晶圆生产设备、封装测试设备等物料或设备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以此为参考系,不同基金公司也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指数基金。

比如,由林心龙管理的天弘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型发起式基金(天弘中证芯片指数A:012552;天弘中证芯片指数C:012553),作为被动指数化投资,采用完全复制标的指数的方法。以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的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为主要投资对象。

其核心理念就是以被动方式分享市场收益(beta)并承担市场风险。特点和优势在于投资风险分散化、投资成本低廉、追求长期收益和投资组合透明化。

另外,天弘中证芯片指数基金也会参与一些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比如:银行存款、债券、企业债、可转换债券等)。对于看好芯片赛道的投资者来说,一定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寻找变革,是半导体产业永不停歇的功课。造个好一点的芯片,依然很重要!

【重要风险提示】本文为特约发布。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