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点2023年新书预告

六点图书 六点图书 2023-03-23


2023年,六点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好书。在此,我们奉上2023年六点图书书目预告。
我们介绍的新书包括《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男人的历史》《牛津西方音乐史》以及经典与解释、轻与重文丛、快与慢文丛、非洲潜力系列、莎士比亚丛书、六点诗丛等,敬请期待。
阅读,是一种自我教化的方式。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读下去。

1
(图片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中国学术编年》,《中国现代学术编年》系其姊妹篇)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梅新林 俞樟华 等 主编
由梅新林、俞樟华、钟晨音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编年》是一部以编年体全面反映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演变历程的集成之作,共分12卷,约800万字,收录10万余名学者,8万多部学术著作,7万多篇学术论文。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厚,体例创新,对于系统总结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成果与经验,推动21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重构基于本土特色而又富有世界与现代意义的中国学术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意义。本书既是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民国时期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描述、还原和重建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
2

  
《男人的历史》(三卷本)
[法]阿兰・科尔班 让-雅克・库尔第纳 乔治・维加埃罗 主编杨嘉彦 赵济鸿 王苏 译
在西方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形象一直十分完美,男性气概就是建立在这一理想之上的。一种身体和精神状态上的力量由此被创造出来,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男性气概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商业社会和尚武社会中的男性气概形象有别,朝臣和骑士、文人与村夫对于男性气概的理解亦不同。《男人的历史》由三卷组成:第一卷《男性气概的创造:从古代到启蒙运动时期》,第二卷《男性气概的胜利:19世纪》,第三卷《男性气概的危机?20—21世纪》。第一卷追溯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直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男性气概的历史,阐述了不同时期男性气概形象的不同与转变。本书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部与男性气概有关的社会史、政治史和经济文化史。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19世纪男性气概的历史。在19世纪,由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塑造的男性形象以强有力的姿态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支配地位。各种不同的地点与环境都成为培养男子汉的场所,比如学校、花街柳巷、军营、工地和小酒馆等等。在这一时期,男性气概也部分地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如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为了个人和家族荣誉血洒决斗场,因工作劳累而猝死等等。此外,战士在殖民战争、军事斗争中体现出来的男子气概,工人在生产劳动、打架斗殴等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男子气概,人们在旅行和殖民活动中表现出的男子气概,也成为本卷论述的对象。男性气概在19世纪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德行的问题,而是作为价值观念的基础引导和塑造着整个社会,可以说架构了世界的形象。第三卷聚焦于20世纪。19世纪关于男性气概的标准似乎已经过时。20世纪中期,男性的身份与形象遭遇了重大危机,对于性别身份的定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西方变得更加喧哗与躁动:男人不再是男人,“真正”的男人。就男性的这种困扰而言,男性气概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男性的世界里危机正在扩散:奋勇杀敌的英勇气概消失殆尽,周期性的经济萧条消磨了工人们高涨的工作热情,墨守成规的风气使人们不再有冒险精神。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和凯歌高进以及女性主义的发展都对男性霸权提出了挑战。本卷就当代男性所应有的男性气概向我们提出了思考。
3



卷五:20世纪晚期音乐《牛津西方音乐史》(五卷本)[美]理查德·塔鲁斯金 著 甘芳萌、何源、杨婧、徐璐凡、班丽霞等译《牛津音乐史》(五卷本)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学名誉教授、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历时数十年独自撰写完成,堪称音乐史上不曾有过且难以复制的壮举。作为俄裔音乐家,塔鲁斯金致力于澄清与批评西方意识形态对斯拉夫音乐世界的长期误读。其音乐史研究打破西方学术框架,一反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音乐史的诠释和书写方式,建立了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开辟了一条音乐史研究新路径。这既代表了音乐学近几十年来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的新变化,也暗合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对于音乐史研究中厚古薄今的治学氛围,塔鲁斯金同样进行了开创性的扭转,《牛津音乐史》是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以20世纪音乐为最终落脚点的音乐史。全书以崭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从中世纪至20世纪末的音乐发展史,对现当代音乐的论述尤为详尽,堪称对人类音乐的一次统揽检阅。自2005年首版至今,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已成为音乐史研究不可绕过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史著作之一。在撰史方式上,塔鲁斯金以多层次、跨学科的视角,将音乐学和史学、音乐分析和文化阐释结合,以音乐反映时代风貌,避免了之前纯实证类音乐史著作单纯堆砌史料导致的枯燥死板,成就了一幅音乐与各个社会维度交叉融合的立体画卷。
4《人文通史:文化与价值》[美]坎宁安、赖希、菲奇纳-拉瑟斯 著 朱婳玥 译
本书是西方大学中最重要的通识教材之一,乃作者20年心血的倾力之作。自出版之日起,畅销不衰,目前已出至第8版。全书内容横跨整个西方历史,涵盖西方文化及重要的非西方文化,为读者认识西方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其中,主要涉及的文化领域有:美术、音乐、哲学、文学,伦理等等。通过精审独到的分析,作者帮我们认识西方文化背后的价值。5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
[美]凯瑟琳·扎克特 编  钱一栋 赵柯 陈哲泓 译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是美国学者凯瑟琳·扎克特主编的文集,全书分为4部分18章,由知名学者撰稿,系统介绍了20世纪西方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及其思想著述,涉及的思想家包括:杜威、施米特、葛兰西、施特劳斯、沃格林、西蒙、阿伦特、哈耶克、奥克肖特、伯林、哈特、罗尔斯、罗蒂、萨特、福柯、哈贝马斯、麦金太尔、泰勒。每一章都包括对思想家的生平、思想特点、历史影响等内容的介绍,从而展示了二十世纪西方的政治哲学所具有的深度和多元性。


6

《大陆与海洋的发现:世界表象史》

[法]克里斯蒂安.格拉塔卢 著  赵佳妮 译

地球上究竟有几块大陆,是法国人所说的5块,还是英国人认为的6块?既然海洋是连成一片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分成三大部分?人类生活的地球,其表象随着时间的变迁在不断发生演变,本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现了大陆与海洋的历史,内容涉及海洋的分割、美洲的发现、消失的大陆、地缘政治等问题。本书附有大量插图,内容生动有趣,2020年10月在法国出版后,《世界报》就进行了推荐,既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7


《自我意识的图像:现代发端时期的元绘画》
[瑞士]维克多·斯托伊奇塔 著 钱文逸 译

本书挑战了这样一个传统定见,即西方绘画史存在着一个从文艺复兴、经由风格主义再到巴洛克时期的这样一种线性发展。本书避开了之直接讨论风格问题,而关注于绘画是如何变成一种被装裱的、可携带的市场交易物。作者主张说,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装裱画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图像,因为画作者和他的技法经常都是这种绘画的主题。作者还考察了在这些绘画里存在的镜像效果和互文性策略。通过对这些画家的自我反思之不同模式的分析,作者向我们提供重新观看、研究绘画史的新视角。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有丰富的配图,在具体的行文分析中,能够让读者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8



《论〈失乐园〉》(C.S.路易斯著作系列)[英]C.S.路易斯 著 邓军海 译
《论失乐园》是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在弥尔顿批评中的地位,与《诗大序》之于诗经学约略相当。自1942年出版以后,英语世界阐释《失乐园》,才回归正统,才摆脱了视弥尔顿为民主斗士、视撒旦为英雄的话语纠缠。此书前半部分,追本溯源,借助讲论《荷马史诗》和《埃涅阿斯纪》,区分基础史诗与二级史诗,从而将《失乐园》置于《埃涅阿斯纪》所奠基的二级史诗传统之中。此书后半部分,从驳斥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论入手,将《失乐园》置于圣奥古斯丁的传统之中。对于汉语学界,此书意义至少有二:1. 摘掉现代眼镜,如其本然阅读古书;2. 文学批评应树立文体意识,先“艺”后“道”,先留意作者选择了什么文体,后留意作者说了什么。

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 》[德]芬克 著  贾红雨 译本书是芬克1966—1967年在弗莱堡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系列讲座的整理稿。芬克追寻“精神现象学”的思想路径,使用现象学作为工具,同时明确指出方法和主题的不可分割性。《黑格尔研究》杂志评论道:“芬克的黑格尔解读是他最杰出的著作之一:这本书能够动摇人们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偏见。”芬克鲜活而敏锐的释读,不啻是带领我们进入黑格尔思辨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更是就哲学的可能性在德国现象学与其古典哲学之间展开的一次论辩式对话。与其说芬克的解读只是为了阐释黑格尔的思想,以便让人们能更容易地理解黑格尔,毋宁说,芬克的解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一种有着自己的探求与目标的哲学。
10


《哲学(辞条)》[德]里特尔 等著 黄瑞成 译
本书源于里特尔(Joachim Ritter)、哥伦德尔(Karlfried Gründer)、伽布莱尔(Gottfried Gabriel)主编的《历史哲学大辞典》。相对于百科全书或系统-条文取向的辞典致力于概念的描述性解释或定义,该辞典援引精确例证,指示文献出处,提出并集成每一概念的来源、首出、历史上或准确地说是从古希腊至今的含义变迁。这部开拓性辞书独一无二的价值在于:确定时期内或确定哲人所使用的具体概念,其出处和含义,其含义变迁和概念史,都可以通过这部辞书得到理解,也就是说,都可以通过这部辞书得到核实和修正。以哲学概念史为根据,这部辞书揭示了哲学概念的缘起和发展过程,描述了哲学概念的含义和功能历经数世纪至今的变迁。
11


《诠释学(辞条)》[德]里特尔 等著 潘德荣、鲍永玲、牛文君、 杨栋 译
现代意义上的诠释学,由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Ernst Daniel Schleiermacher,1768—1834)奠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贝蒂等诠释学大家的推动下,已然成为一时之显学。国内诠释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辐射面也日益广阔。《诠释学》词条的出版,有利于国内学者清晰准确地掌握相关术语,减少误解和误用,推动国内诠释学的进一步发展。

经典与解释

12


《人文主义与史学》
[美]约瑟夫·列维尼 著 王伊林 译

本书旨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英国史学如何找到其现代方法,以及其为何会找到这种方法。作者认为,答案就在于英国史学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由此,作者竭力向我们展示人文主义如何在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扮演着阻碍的角色。

13

《朝霞》
[德] 尼采 著 田立年 译 刘丽霞 校

《朝霞》一书属于尼采第二阶段的著作。这本格言警句式的书所涉及的内容特别庞杂,尼采主要对于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初步描述了“权力意志”以及重估一切价值。尼采致力于拆毁道德的理性根基,将道德还原为动物性的生存本能、认为道德判断最初与利弊有关、认为卓越是对支配欲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尼采攻击说:基督教对灵魂和罪的强调具有毁灭性的恶果,这需要科学来纠正。尼采最严厉地批评了德国浪漫的唯心论传统;论述中逐渐突出了权力感(sense of power)的重要位置,不过尼采蔑视了现实的政治和经济,因此他的权力是一个更深邃的或更形而上学的一个概念,政治经济权力只是其某个表现而已。
《朝霞》这部作品反映出的尼采既是一位天才的语文学家、心理学家,也是一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田立年教授所译《朝霞》初版于2007年,十多年过去,此书早已断版,随着学界对此书需求越来越多,我们邀请译者对全书进行了修订,纳入“出尼采全集[注疏版]”出版。

14 《智者术与政治哲学》

[美]巴特利特 著 熊文驰 吴一笛 译


本书重点关注柏拉图对话中哲学家与智者的争论,作者选取普罗泰戈拉作为对象人物,因为他是“最为重要也最具典型性”的智者,相应篇章首先是《普罗泰戈拉篇》,以及近一半篇幅关注普罗泰戈拉如何理解知识的《泰阿泰德篇》。同时,柏拉图其他显著关注智者问题的篇目,比如《智者篇》、《大希比阿篇》、《小希比阿篇》与《欧绪德谟篇》等,也都在本书视野之内。该研究深受好评,被誉为“深具洞察力”,“将为后来研究者提供根本性的引导”。

15


《从历史到虚构——〈一千零一夜〉文本史研究》马赫迪 著 刘舒 译
本书回顾《一千零一夜》自18世纪早期经印度重新进入欧洲至19世纪前半期其四个早期印刷版本中的最后一个出版这段历史,指出《一千零一夜》文本的产生、编撰、流传与最终的定型,是中期与新柏拉图主义背景下,希腊文化与中东文明互相融合激荡的结果,《一千零一夜》的文本中,有着希腊文化的明显的痕迹。通过对这个文本希腊化痕迹的研究,我们能进一步掌握西方古典的发展脉络所在。


16


《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评述》[美]阿里森 著 李淳玲 译

本书是英美学界知名学者阿里森对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之奠基》的详尽评注。与晚近大部分评注不同,它对文本的结构、写作的历史语境以及康德所回应的观点等给予了重要关注。此书从总体上论证了,尽管《奠基》一书相对简略,但它依旧是当代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作品。




欧诺弥亚译丛17


《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哲学指南》[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 著 张亚萍、王涛 译
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提出,斯密的经济学说只有从认识论、科学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才能得到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一直是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关注并投入最大精力研究的人物,在作者看来,亚当·斯密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然后才是一位社会科学家。《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哲学指南》恰恰是其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尽管并非传统意义上紧贴文本脉络的注疏性作品,但作者却详细检视了支撑《国富论》整体结构的基本命题。尤其是,它们在何种基础上得到论证,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并不局限于《国富论》这一本书,而是将斯密的作品视为一个整体,从最早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到晚年的《法学讲义》,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全景式的斯密思想风貌,从斯密的写作方式,到斯密的人性论基础,再到他的伦理学说,以及进一步应用于实际的政治学、社会学理论。

“轻与重”文丛
18


《造物的文法》[美]乔治·斯坦纳 著 段小莉 于凤保 译
“创造”(creation)是神学、哲学、艺术、音乐、文学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人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书从《创世记》和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关于世界起源的宗教与神话故事出发,对“创造”这个词和概念的起源展开思考,并对“创造”和发明之间错综复杂的区别和重叠进行了探究。本书作者斯坦纳以博学著称,从近代的宇宙论到20世纪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他广征博引,试图阐明人类在当前所面临的处境。作者告诉我们,当信仰和先验的形而上学的假设被抛弃的时候,诉诸种种类比会变成空洞的甚至是腐蚀性的惯例。人类的智慧将继续提出那些被科学已经裁定为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一直是并且仍然是创造的客人。
19

《卢梭:一种心灵的哲学》[法]保罗·奥迪 著 马彦卿 吴水燕 译
让-雅克·卢梭的伦理观并非围绕着斯宾诺莎关于“何为身体”的发问,反之他提出了“何为心灵”的问题。这一问题将引导我们进入卢梭笔下“真正的哲学”的核心——一种标榜为尽享“存在的快感”,应随心而为的伦理观。因此本书旨在展示卢梭一生中以“心灵哲学”之名所进行的那些热烈且动人的思考。终其一生,卢梭反复拷问自我,反思心灵的所能与所在,探寻其可能的堕落以及最后的终末。本书将着重论述造成卢梭一生悲剧性孤独感的这一探索是如何引导着卢梭发现了自我之爱是心灵的第一原则,发现了美德是心灵的力量,发现了对自然的情感可以巩固人的存在感,发现了尽管社会堪称种种可怖之事的源头与温床,但生命仍是一个“万事皆佳的系统”——当然也可能正因为这最后一点,使得卢梭最为人所诟病。
20

《真实的临在》[美]乔治·斯坦纳 著 段小莉 译
本书探讨的是关于人类创造性的问题。斯坦纳认为,在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创作和体验中,艺术家会与“真实的临在”相遇,也就是说在音乐、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创作中存在超验力量,这是科学或其所内涵的力量都无法成就甚至连心理学也解释不了的。斯坦纳以博学而著称,本书内容涉及美学、语言学、哲学、后结构主义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本书作者斯坦纳被誉为“当今知识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
21《认识你自己》[法]吕西安·热法尼翁 著 张书华 译
“认识你自己 ”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本书纵横古今,引经据典,从哲学的角度对如何认识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智术师、普罗提诺到塞涅卡、奥古斯丁,从柏格森、弗拉基米尔·扬凯列维奇到好莱坞电影《角斗士》《亚历山大大帝》,作者以其丰富广博的知识向我们阐释了孤独与平庸、信仰与真理等人生的哲理,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2《写作的风格》[法]古尔蒙 著 孙圣英 译
本书以法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学大家如马拉美等人为例,以独到的角度分析了写作的风格问题。作者分别从何谓风格、创作的无意识、思想的分解、马拉美与堕落、写作中永恒的异教、爱的道德、讽刺与悖论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关于写作风格的思考。作者古尔蒙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的领袖,同时也是小说家、记者、艺术评论家,其诗歌与评论文字都具有一种微妙的美感,带给读者心灵的颤动。

“快与慢”文丛23《论蒙田》 [瑞士]让・斯塔罗宾斯基 著 左天梦 译
本书从现象学视角出发,通过对《蒙田随笔集》七大主题——友谊、死亡、自由、身体、爱情、语言、公共生活——的分析和阐释,向读者展示了蒙田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探索自我与探索世界过程中,揭示并鄙弃表象,但又对此过程中获取的“事物的实质”及“真相”表示质疑。这一转变让蒙田从与这个世界的对立、决裂走向重归于好。这是一本分析蒙田思想的著作,亦是一次对自我以及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究之旅。
24

《最崇高的歇斯底里者》[斯洛文尼亚]齐泽克 著 俞盛宙 译
我们对拉康了解多少?对马克思了解多少?对康德了解多少?对解构与分析哲学了解多少?我们把黑格尔看成是一个抽象与反动的思想家,而齐泽克则使他成为一个具体与革命的思想家。在本书中,通过对黑格尔绝妙的解读,齐泽克赋予陈词滥调以活力,并用全新的方式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解答。25颓废思想:从波德莱尔到尼采[法]安德烈·谢利诺 著 杨菁菁 译
19世纪末是文学上颓废盛行的时代,此时形成了颓废谱系学。多尔维利(Barbey d’Aurevilly)、戈蒂埃(Théophile Gautier)、布尔热(Paul Bourget)等人的一系列文章将波德莱尔塑造成颓废诗人。许多研究关注以波德莱尔为首的颓废派的继承者,却鲜有研究系统关注波德莱尔本人对颓废的定义。面对他人指责其传播颓废,波德莱尔竭力自我辩护,将颓废应用于进步意识形态,后又将其应用于“哲学的艺术”。尽管颓废本身存在模棱两可性,它还是令波德莱尔着迷:他以落日隐喻颓废。落日作为其诗歌源泉,象征正在老去的文明。本书首先研究波德莱尔历史观的源头,然后将诗人具有哲理的特立独行之说与19世纪颓废话语的另一面相联系:深受法国文化影响的尼采与其同时代批评者将波德莱尔树立为集现代性与颓废于一身的瓦格纳在文学上的对应者。先后被等同于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意义发生深刻更新的颓废作为必然的或形而上的法则,由此展现出其意义所蕴含的所有层次。
26《灵魂与自由意志》[意大利] 彭波那齐 瓦拉 费奇诺 著 陆浩斌 周琦 译
本书收录了彭波那齐、费奇诺、瓦拉的几篇重要文章。彭波那齐继承了意大利的大学的伟大传统,反对阿威罗伊主义(Averroism)的统治地位并将强调个体灵魂的尊严与价值的新人文主义引入学术传统之中。他同费奇诺以及皮科(Pico)一道反对更旧传统的那种非个人的观点,并致力于与他们一起支持人性论观念。当柏拉图主义者们通过在自由中抬高个体灵魂的尊严以使其高于自然本质的时候,彭波那齐使得灵魂更像是一个在秩序井然的宇宙中自然而然的常住居民。
27

《论海德格尔》[德]海尔曼、阿尔菲耶里 著  严登庸、车浩驰 译
海德格尔的黑色笔记本包含两个部分:一、海德格尔随时记录下来的思想火花或微小的运思步骤。二、为数不多的海德格尔私下的观点或信念,其中包括某些当时流行于世的政治观点。只有将其置于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整个背景中,才能从本有之思出发对其进行精准细致的阐释。黑色笔记本的编者特拉夫尼及其他持类似观点的人企图扭曲文本中的内容,冯·海尔曼和阿尔菲耶里对上述误读和歪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批判和澄清,还原海德格尔思想的本来面目。冯·海尔曼以无与伦比的清晰和明了展现了海德格尔从基础存在论到本有之思的道路历程。阿尔菲耶里教授则基于冯·海尔曼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澄清,通过对相关文本的精细的解释学研究,首次向读者展现了黑色笔记本的整体思路和视域。
28

《相信历史》[法]阿赫托戈 著 韩一宇 译
我们今天是否还像19世纪那样相信历史?对这个问题否定或肯定的回答在今天意味着什么?《相信历史》 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赫托戈讨论现代历史观念的重要著作。作者延续了他之前关于时间的思考,在对当代世界的探询中,让历史学家、哲学家、小说家一一参与到讨论中来。从修昔底德到布罗代尔,从亚里士多德到保罗.利科,从巴尔扎克到科马克.麦卡锡,书中内容涉及历史学、修辞学、诗学。作者围绕语言学转向,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边界上展开辩论,在反思我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力图抓住一个新时代的关键问题之所在。

非洲系列


29
 《现代非洲经济史》[马拉维]保罗·提亚贝·泽勒拉 著 张瑾  何曙荣 译
《现代非洲经济史》(卷一:19世纪)于1993年由非洲大陆社科类权威出版机构CODESRIA首次出版,第二年便获得非洲图书界最高荣誉诺玛出版奖。全书500多页,体量宏大,史料丰富,数据详实,构思巧妙。作者从非洲本土学者的视角,旁征博引,详细讨论了殖民主义进入非洲后对非洲大陆各区域带来的巨大变化。全书除引言外,另有5部分共15章,内容涵盖环境和人口、农业、采矿和制造业、贸易、帝国主义等。这本开创性的著作对非洲经济史进行了重新评估,将非洲经济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目前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仅有的几本权威著作之一,是深入研究19世纪非洲经济史的一部力作。
30《非洲的境况——一则政治诊断》[肯尼亚]马兹鲁伊 著 高天宜 译
马兹鲁伊(Ali Al'amin Mazrui )是当代肯尼亚最重要的政治学学者之一,被称为非洲灯塔般的知识分子,在五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撰写了数十本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著作以及数百篇文章。上世纪60年代以前,非洲研究领域被后殖民话语占据,马兹鲁伊等学人的著作则用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非洲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可以说,马兹鲁伊型塑了世界对非洲学术和知识界的认识。在《非洲的境况》一书中,马兹鲁伊分析了非洲的六大矛盾:最美的花园与最不适于居住的地方,并非最受虐待(与犹太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相比)但却最受屈辱的大陆,不是西方但是在19-20世纪西方化最快的大陆,最多自然资源却最贫困,并非面积最小却在人种、语言、宗教、阶级等方面最分离的大陆,在地理位置和经济上处于中心但在世界事务上却处于边缘。
31
《阿克拉牛津街——城市生活与跨国主义之旅》[加纳] 阿托·奎森 著 阎鼓润   译
阿托·奎森是加纳学者、文学评论家,纽约大学教授,在非洲文学、后殖民研究、都市研究与文学理论等领域出版了多部著作。在《阿克拉牛津街》一书中,从加纳首都阿克拉最富活力也最国际化的商业区牛津街入手,阿托·奎森讲述了从17世纪中期阿克拉建立以至当下的历史。在本书中,作者将自己对牛津的景观、声音、空间分布的体验,与殖民、后殖民城市规划及跨国主义在这个街区留下的痕迹结合起来。作者发现,多种规划体系塑造了阿克拉这座城市,城市规划与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介入共同造成了阿克拉的阶层分化,也为90年代早期牛津街从大型住宅区向热闹的商业区转变埋下伏笔。
32 《图绘非洲:18世纪前的非洲地图演进史》[荷兰]理查德·贝茨 著 刘少楠  译
本地图集自1982年首次出版,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多年畅销,于1992年第八次印刷。全书共36节,图文对照,每节说明文字搭配一幅相应的双色地图,共收录36幅地图。每幅地图都经过精挑细选,以便为自1000年至今的非洲历史的多个主题提供详尽综合且准确无误的信息,其主要内容涵盖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非洲人口、非洲与欧洲的殖民关系、殖民时期的非洲经济、非洲的奴隶贸易、非洲的独立统一等各个方面。地图与说明文字按年代顺序编排,巧妙地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清晰脉络,便于读者理解。
“剑与犁”译丛33《收刀入鞘:武士阶层与近世日本的缔造》[日]池上英子 著 王莹 
从武士在古代日本的崛起,到中世纪武士领主的统治,再到德川幕府初期向准官僚的转变,武士一直占据着日本的中心地位,直到19世纪中叶日本开放后被废除。本书的主题是:日本武士阶层和国家政权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现代日本一般被视为一个有其自身内在逻辑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通过对日本组织结构根源的历史研究,池上英子将这一逻辑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如何在没有一味模仿西方的情况下迈入现代社会?作者展示了日本所谓的和谐集体文化是如何与冲突的历史矛盾地联系在一起的。池上英子认为,当代日本文化基于两个显著互补的成分,即荣誉的竞争和荣誉的合作。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可以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找到,与几乎同一时间在欧洲看到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池上英子的方法虽然是社会学的,但它借鉴了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以日本武士这个颇为有趣的话题揭示了日本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同时实现现代化,回答了日本人如何在不走西方国家道路的情况下实现现代性的问题,对中国当下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六点音乐译丛34


《阴性终止》[美]苏珊·麦克拉瑞 著 张鑫涛 译
本书是“新音乐学”研究领域中的经典代表作。作者透过音乐符号学、终止式、调性、音乐主题、循环式结构这五个视点,看到古典音乐中蕴含的“颂扬男性阳刚化”、“贬抑女性阴柔化”的精神倾向,并指出古典音乐对社会性别的这种影射和建构,对随后的西方音乐史有着重大影响。本书自1991年首版以来在音乐和人文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古典音乐学界的第一本女性主义批评专著。
35

《惯例的智慧:论音乐形式的内容》[美]苏珊·麦克拉瑞 著 杨婧 译
本书隶属著名的“恩斯特·布洛赫讲座”(“Ernest Bloch Lectures”)系列文丛,为美国著名音乐学家苏珊·麦克莱瑞(Susan McClary)继《阴性终止》之后的又一经典音乐文化批评性著作。该书在社会学的范畴中,谈讨了文化意义上的“音乐惯例”概念,如何历史性影响了包括格雷高利圣咏、13世纪经文歌、尼德兰复调、正歌剧、十二音序列音乐、蓝调等重要西方音乐文化瞬间的主流音乐实践。同时,强烈批判了传统音乐分析仅仅锁定“纯形式”的结构、技巧、规则,而不去追问形式意义的作法,在音乐形式的分析与诠释上具有极高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36


《19世纪钢琴音乐》[美]拉里·托德著 瞿枫 译
本书是一部深度探索19世纪钢琴音乐作品与钢琴文化的专题性学术论文集。文集内容涉及19世纪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表演实践以及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重要作曲家的钢琴音乐创作。37

《舒伯特的〈冬之旅〉:对一种执念的剖析》

[英]博斯特里奇 著 杨燕迪 译


《冬之旅》是舒伯特(1797—1828)最著名的声乐套曲,也是浪漫早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杰作之一。它基于舒伯特同时代德国诗人威廉·缪勒的诗作,叙述和描画了一位年轻人的不幸爱情生活,音乐刻画极为深入细腻。作者博斯特里奇(1964— )是当今乐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牛津大学历史学的哲学博士,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曾在大学担任历史学教职,但自幼热爱并学习歌唱,自1990年代初开始走上舞台,1995年成为职业歌唱家,目前他被公认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歌曲歌唱家之一。他对舒伯特《冬之旅》的演唱和研究已达三十年之久,此书结合了他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切身的演唱经验,对该作品进行了极为独到和透彻的诠释与解读。全书以引言和后语为外框,主体内容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即以《冬之旅》的一首歌曲(共二十四首歌曲)为标题名和研究课题对象。全书的写作呈鲜明的个人化散文(essay)笔法,不拘一格,文字隽永,联系极为广泛的音乐、历史、生平、文学、美术、哲学、政治、科学等相关领域的话题和知识,由舒伯特的这部名曲出发,邀请读者畅游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化和社会的整体世界。这是一部诠释学的杰作——它对一部音乐杰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考察和内涵诠释,其学术价值和对中国音乐学术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莎士比亚丛书

38《〈麦克白〉注疏》

徐嘉 译著

《〈麦克白〉注疏》通过对剧本进行细读和分析,并将文学理论与经典赏析相结合,讨论莎剧的思想内容、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探索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系。本书对《麦克白》的注疏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类注疏,包括经典台词和重要词汇的英文原文注释,其中或有译文不对应之处,也一并列出,供对莎剧原文有兴趣的读者参考;二是历史类注疏,即莎士比亚时期的政治、历史、社会、法律等背景知识供读者参照,将《麦克白》放置于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历史的视野之下,加深对剧情的理解;三是戏剧类注疏,因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是文学经典,也是戏剧经典,从“舞台演出”的角度而非“文学文本”的角度思考《麦克白》,想象它在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和多国家、多语言的现代剧场中是如何呈现的,或可有不同收获。39《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英国史》

[英] 马里奥特 著 虞又铭 译

本书是马里奥特从历史角度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一次研究。首先,马里奥特提出,虽然莎士比亚被世界各地接受,但他的创作无疑是高度英国化的,其剧作体现了明显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色彩。因此,从历史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非常重要。其次,马里奥特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中,新鲜的事物与想法给英国带来积极的变化,而经济动荡与阶层冲突也给英国带来了诸多困境。所有这些变化,都在莎士比亚剧作中有着生动的展现。马里奥特认为,在反映时代变革的过程中,莎士比亚有着清晰的爱国者立场,他始终希望国家能够进入到统一、强盛的状态。第三,马里奥特并不是简单总结莎剧所反映的时代变化,未局限于莎士比亚对个人的历史作用的强调,而是在历史脉络的梳理中,观察、评述莎剧所反映的时代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马里奥认为不应按照莎士比亚各部历史剧的创作时间来统筹研究,而应按照历史剧所涉及的历史阶段来总体看待这些剧作。

诗歌与文论40


《中国新诗档案——诗意母语与诗之真实》李森 主编 一行 执行主编
本书收有李森、一行等诗人和理论家的文章, 呈现了学界对近年来新诗写作与批评核心问题的论争,具体分析了张曙光、耿占春、清平、冯晏等诗人的作品。以重估百年新诗的开端与得失为契机,书中回应和分析了诗意母语与诗之真实、当代诗的经验主义和非经验主义、当代诗中的语言可信度问题以及叙事的转调与句法的变异等重要议题,对中国新诗写作的当下状态和前景进行深度剖析和解读。
41倾听未来的声音艾琳 主编
本书为2020年上海国际青少年诗书画大赛——现代诗歌板块优秀作品选集,该赛事得到共青团市委的大力支持。本书共收录了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7-19岁的青少年诗歌爱好者的优秀诗歌逾百首。全书的青少年作者各具特色,或言辞犀利、或充满童趣、或略带忧伤,他们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着现实世界,一草一木、一树一花,天空海洋、雨滴云朵,玩具、宠物、家人,在他们眼中无比生动和美好。本书还收录了几位4-6岁小朋友投稿的作品,他们都是中国诗歌领域的希望和未来。
42《诗人的隐秘生活》


诗集包括美国诗人C.D.莱特最后一本诗集、中德美等国诗人呼应她“诗人的隐秘生活”一诗的作品以及莱特出版人和评论家致敬莱特的话语。此诗集叙事而抒情,朴素而性感,实验而富有社会意识,凝练而极具张力,轻盈敏捷而又沉郁顿挫,在多种文体的杂糅中,彰显人性和历史的矛盾。这是国内第一本综合展现莱特诗、人合一的作品选集。

43《拾碎》赵穗康 著
《拾碎》收集了作者在2012年至2017年间写的27篇文章。分别通过视觉艺术、音乐艺术等不同的视角讨论社会和人生的具体问题。另有从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区别作为切入点,梳理文字的文化传统的内含,进而呈现和反思今天的文化现状。大多数文章曾在《书城》《钢琴艺术》和《爱乐》等杂志上发表过。
44《事物一如它们曾经的样子》

詹姆斯·赖特 著 厄土 译


该诗选囊括了赖特诗歌写作不同阶段近百首代表作,他善于捕捉大自然景色中最有意义的细节,并将其田园式的新超现实主义建立在强有力的意象和简洁的口语之上。他也善于承认自己的羞耻和罪恶,并为我们呈现出一种混杂了诚实、敌意和虚张声势的新奇感。他有某种处理词语之间的间隙的能力,当他把一些简单的词语放置在一起时,会产生一些神秘的效果。这本诗选由赖特好友、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勃莱编选,目光独到,富有经典性。

45《格奥尔格诗选》

施特凡·格奥尔格 著 莫光华 译


本诗选从格奥尔格不同时期的六本诗集中,精选出二百多首诗歌,另附有五篇散文和诗人手迹、日常生活图片,以及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西美尔等撰写的格奥尔格研究论文。他的诗歌具有语句简短、用词考究、语言精练、形式统一、结构独特、节奏清晰等特点,这与当时反对传统诗歌、推崇现代主义的艺术主张截然相反。其作品体裁多样,有叙事诗、颂歌、古体诗、自由诗、歌谣等,还采用不同的书写方式,形成了格奥尔格诗歌中特立独行的风格。他的作品不仅意象优美、多样、和谐,而且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
46《无果的收获》戴恩·扎伊茲 著 梁丽真 译
本诗集传达出了一种独特的感受和经验,虽然将世界体验为一个荒诞和充满威胁的处所,但他运用各种符号和古旧的,与传统典籍有关的古怪意象来展示人的存在场景,从而营造某种层面上的超越维度。他诗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是语言和交流的失效。诗人和他的词语的关系仿佛创世和造物的关系:它们真实,具体,同时又不羁,充满反叛。事物的核心仍旧是神秘的,尽管诗人尝试用语言接近它们。这一力量推动诗人越发冷静,严厉,诗作朝向祈祷或魔咒般的效果迈进,其创作风格被誉为新表现主义诗歌。
47《无一缺损》爱德华·科茨贝克 著 梁丽真 译
本书是第一本较为全面地呈现出爱德华·科茨贝克创作生涯的英文译诗合集。内容包括其早期诗作的泛神论和表现主义,到他在二战时期及战后积极切入政治所创作的诗歌,到他在丰饶的晚期所深深卷入的哲学和玄学冥思,诗歌作品中征用了自柏拉图以降的哲思,并渗透于诗性的表述中。作者传达的对田园生活的感性和与自然的至关重要的亲密,有时候呈现出神秘主义的风貌;有时清晰而准确地切入到对自然风景的深邃感悟中,总是注入了一种对时间的痛苦知觉,和一种宇宙性悲伤的惨痛。
48《新世纪上海城市诗选》杨斌华 主编
本诗选的选编是对新世纪以来的上海城市诗歌创作做一通观的研究,精选了上海几十位颇具影响力的代表性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是对现代性的探寻,表现为体认和把握现实经验,寻求诗歌感受方式和想象方式上的现代性,另一方面能够应答现实与历史的复杂境遇,融汇社会责任和道义,将诗歌的外在形式灵魂化,努力实现一种新的感受和想象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本书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城市性、人的现代性和上海格调。

49《地图在动——现代诗的源流》王璞 著
此著作是王璞的诗歌批评合集,聚焦诗歌语言修辞的革命,贯通欧洲浪漫主义、西方现代派和中国新诗,追寻现代诗的源与流。全书穿插讨论荷尔德林、布莱克、雪莱、惠特曼、波德莱尔、兰波、鲁迅、勃洛克、郭沫若、卞之琳、奥登和穆旦等重要诗人及相关作品和文学现象。各篇章为作者过去十余年工作之结晶,汇总于此,不仅展示从浪漫时期到新诗史的个案阐释,而且形成了一条批评踪迹和一个论辩线索。本集先以“序引”提出并综述这一现代诗歌批评的关键问题,随后的篇章从英国浪漫派的“灵视”倾向、德国诗歌的“远游和回溯”修辞,推进到早期鲁迅对“摩罗诗力”之为“源”的言说。相应而来的,还有关于抒情诗“呼语”、现代派“反讽”和散文诗“复沓”的比较研究和理论解读。然后,本书勾画现代主义诗歌旅行路线,出入于汉语内外。紧接着,这本批评集转向白话新诗的格律问题,展开“声音和意义”的批判性反思,经由此,最终又在中国现代主义的难题中回到反讽和抒情这一诗歌张力场。
50《海豚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新诗文本释读》 颜炼军 著
本书是作者多年新诗细读批评结集的专著。从卞之琳、朱自清、穆旦、纪弦、海子、张枣、宋琳、西渡、沈苇等现当代重要诗人的作品或相关诗学问题,全书有经典名篇的再解读,也有对文学史忽略作品和新近诗人写作的阐发和关注。作者力图融通知识、情理、经验与诗意,一方面聚焦文本,透视字里行间,烛照壶中天地;同时亦努力穿针引线,旁及中外的诗歌和诗学问题,拓展出宽阔的互文世界。另外,书中许多篇章萃取自中学或大学课堂讲义,写作过程中,作者十分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普及性。


非洲潜力译丛51


《大自然为了何人?——超越人们参与式保护的反论》[日] 山越言,目黑纪夫,佐藤哲 著  樊晓萍 译
将欧美的自然保护思想原封不动地引进非洲的自上而下式保护策略带来了各种对立。这是当地人民与外来者的对立,是站在大自然方的外来者与站在人类方的外来者的对立,也是当地人民各种行为之间的纷争。本书将探讨“人民参与式保护”能否成为解决策略,同时探究其未来。


52


《为了不争执的生计实践——生态资源与人的关系》[日]重田真义,伊谷树一  著  金玉英 译
在非洲大陆中,不同社会、文化集团之间的接触与人们的越境将创造新技术。围绕资源的对立往往成为纷争和内战的原因,但是,这种革新可以拓展新的资源利用之路,只要它以日常的人力资源为基础,那么就能保证再生的平衡。在谋求通过统合多种技术和价值观而共享自然资源的人们活动中,我们可见和平的、持续的社会形态。
53


《开发与共生的夹缝——活在国家与市场的变动下》


[日] 高桥基树,大山修一 著  金稀玉 译
初级产品热引发的经济增长与格差的扩大、开发的活跃化……这些自然而然与围绕土地和资源的对立相关联。那么,是否非洲尽是大小不一的纷争与内乱呢?恰恰相反,在大部分地区,人们即便相互碰撞但和谐共生。本书通过日常的对立和协调的现场来分析非洲人民的交涉能力、协调能力的特征,探究回避纷争与内乱的智慧。
54


《超越武力纷争——在对抗的制度和战略中》


[日] 远腾贡 著  陶魏青 译
非洲各国正逐步摆脱由殖民地主义的遗产和新自由主义近代化所带来的凄惨的混乱。与国家和法律引起的判罪、惩罚(因果报应式正义)不同,本书关注被害者的要求(揭露真相、陈述经验、谢罪赔偿等),拷问以修正由于犯罪而被歪曲的人际关系的“修复式正义”为本质的非洲“移行期正义”的实质。
55


《平息纷争的文化——不完美性与拼贴的实践》

[日] 松田素二,平野美佐 编著  徐微洁 译
承认无论谁都不完美。这才是非洲文化内在的世界观。纠正以下谬误的可能性就在于此——相信自身的“完美”性,将对其他事物的不宽容和攻击作为“拯救落后事物的”正义正当化的近代西方的谬误。本书通过缜密的民族志,析出推进回避、和解非洲日常实践中的纷争的能力。




历史56


《面包与马戏团——历史社会学和政治多元主义》

[法]保罗·韦纳 著  尚慧 译


本书从社会学和政治层面深入讨论西方古代世界——从古希腊城邦到罗马帝国的“社会捐助”制度。贵族、富人、皇帝对平民各种形式的捐助——竞技会、悲剧比赛、修建公共建筑等等,在西方历史上被视为一种“奇特的现象”,这被视作利他主义或人道主义、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形式,同时也是富有阶层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而这引发的回报将是平民对他们的赞助者的忠诚和公共责任感。本书是一本颇具可读性的历史名著,在古代历史、社会学方面影响深远,在当代历史研究中的引用率也非常高。此书的出版将给历史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视点,同时其所讨论的话题也可引发广大普通读者的兴趣和讨论。


57



《罗伯斯庇尔:最分裂我们的人》[法] 马塞尔·戈谢 著 王印 译
罗伯斯庇尔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雅各宾专政时期的最高领导人,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主张处决国王路易十六,被一些人视为恐怖统治的元凶,但他自己最后却在“热月政变”中被送上了断头台。作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至今罗伯斯庇尔仍然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家们激烈辩论的议题。罗伯斯庇尔既拥有无条件的支持者,也有不少人对他进行粗暴的贬低。他究竟是一位“不可腐蚀者”还是嗜血的“暴君”?这种分裂实际上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两种面向和两种对立的观点。一面是自由,另一面是恐怖主义,罗伯斯庇尔把这二者联系在了一起。本书对罗伯斯庇尔的演讲和思想发展轨迹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给法国和世界留下的遗产。


58



《文人与书》[法]丹尼尔·罗什 著 张茜茹 译
本书综合分析了18世纪法国文人的知识活动:书籍的出版、他们的文化社交活动等等。与此同时,还考察了法国知识分子的各种圈子,发现他们是如何根据自己社会阶层的特点,以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特有的“精神工具”参与启蒙运动的。作者查阅了大量18世纪的档案、信函,邀请读者重新审视这个时代,重新解读历史的意义。


59


《法国人与非洲人,1530—1880》


[美]威廉·科恩 著 刘梦佳 译
在这部开拓性作品中,威廉·科恩追溯了对黑人的消极态度是如何深深植根于法国文化的。通过研究形成这些观点的力量,科恩揭示了法国与非洲、西印度群岛的奴隶殖民地以及法国本土的黑人之间持续存在的不平等互动。18世纪的哲学在消极刻板印象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他们在宣扬人类平等的同时,培育了19世纪的生物种族主义学说,尤其是体质人类学。在讨论了这些形象的形成过程后,科恩分析了演化的社会关系类型。本书展示了三个世纪以来种族主义思想的演变,以及法国特有的科学种族主义的发展,对于任何正在讨论欧洲与非欧洲人的关系,以及种族主义、种族、身份、殖民主义和帝国等问题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必读之作。


图文编辑:王寅军
TIPS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们每一期的推送可以进入“六点图书”公众号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省略号将我们“设为星标"
并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支持我们
也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六点助手微信,助手会将你拉入“六点图书读者群”第一时间了解新书动态,共同探讨文化思想议题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六点图书—

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