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江“小巨人” | 芯旺微电子:“缺芯”危机之下,助力车规芯片实现国产替代

小羊 你好张江 2022-08-30



近日,随着工信部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全国已有近5000家中小企业上榜,其中超300家企业在A股上市。根据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在张江,也有这样一批企业入选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他们极具创新活力,深耕各自领域,努力攻坚克难,解决“卡脖子”问题,最终实现创新升级。“你好张江”带您走近张江的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



🔗

专精特新





芯旺微电子




MCU是什么?

MCU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各类家用电器、大到电力机械公用设施,背后都有MCU。所谓MCU即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也称为单片机。它是集成了内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计数器、以及I/O端口为一体的一块集成芯片。


在此硬件电路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将要处理的数据、计算方法、步骤、操作命令编制成程序,存放于MCU内部或外部存储器中,MCU在运行时能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取出并执行。


我国是汽车消费和生产大国,全球汽车年产约9000万辆,其中1/3在中国。但MCU的生产提供话语权掌握在欧美日等国的少数半导体巨头手中,国产芯片市场份额不足1%。因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并随之而来的停工停产,MCU产能大幅减少,导致了全球性的汽车芯片供应危机。


2021年以来,汽车巨头相继减产,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0日,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已达934.5万辆。本轮汽车“缺芯”直接反映出了MCU这一国内“卡脖子”难题,国内市场急需破局者。


总部在张江的芯旺微电子是国内最早面向汽车和工业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芯旺微电子于2017年、2020年分别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则被工信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十多年来,芯旺微电子一直专注基于自主KungFu处理器架构的高可靠、高品质MCU器件研发设计,其FAE总监卢恒洋提到:公司创始团队在做产品规划和市场调研时,一致认同要避开低端芯片同质化严重的红海市场,瞄准中国的汽车、工业应用领域,直接对标海外优秀的芯片大厂,致力于打造高可靠、低功耗、高性能国产芯片的新高地。

高标准和高起点意味着公司也将面临比消费级芯片厂商更大的压力,尤其是为了打造极具差异性的MCU产品,芯旺微电子放弃了大部分芯片公司使用ARM核的短平快路线,从创始团队中抽出部分核心骨干专注于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KungFu内核,如今搭载KungFu内核的MCU产品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十余年,并在汽车、工业、AIoT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


基于KungFu内核MCU的商业化进程


2009年,芯旺微电子量产大中华区第一颗Flash+EEPROM工业汽车级MCU,开启自主研发车规芯片新征程。KungFu内核是芯旺微电子自主研发的的基于精简指令集的CPU内核,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完善的工具链,包含8位处理器内核KungFu8、32位通用处理器内核KungFu32、数字信号控制器内核KungFu32D、以及多核系统内核KungFu32DA。



2019年,芯旺微电子推出基于KungFu内核架构的32位MCU,面向汽车、工业、AIoT领域,将高端芯片国产化关注度推向新的高度。目前市面上的32位MCU产品,针对不同的应用或者主打高性能、高可靠性,或者主打低功耗,尚无一款能兼顾三方面需求的产品。


而KF32系列在保证和提升高可靠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在低功耗、高可靠、高性能三方面的极致均衡,补齐了这三者不兼容的短板,树立了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32位MCU新标杆。KungFu MCU凭借优异的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已应用于全球多家世界五百强和国内知名企业的产品之中,累计出货量超过数亿颗。




📝


“时代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家位于“上海硅谷”张江的芯片企业,芯旺微电子享受了不少来自张江的政策红利,其中包括研发费用支持、人才租赁补贴、小额贷款、落户政策等。


“这极大地吸引了不少创业企业和科技人才。张江的优惠政策覆盖面很广,人文环境优越,风景秀丽,沙龙讲座、体育健身、图书阅读、交友平台一应俱全,大大地丰富了生活。芯旺的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有梦想有行动,践行‘核芯科技改变生活’的初心。”卢恒洋说。



背靠张江丰富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芯旺微电子紧扣时代发展的步伐。疫情带来的汽车“缺芯”难题即将迎来更大的挑战——业内针对汽车销售旺季素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整个汽车芯片市场供应不足,且情况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


“缺芯”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尤为深刻,当前我国自主车用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不足5%。在卢恒洋看来,“缺芯”让大家意识到要齐心协力走自主研发道路。



卢恒洋坦言,芯片产业正处于发展快车道——国内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高,国家政策利好,再加上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所有企业只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做好国产芯片产业。


“我国的芯片产业目前和国际水平相比肯定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必须想在短时间内赶上,要做好芯片设计、生产加工、测试验证等各个环节,并且每家企业把自身的业务做好做强,这样才能够提升整个汽车芯片行业的水平和能力。”未来,芯旺微电子将不断朝着从“自主研发”到“替代进口”和“出口竞争”并行的方向努力,对标国外一线大厂,解决缺“芯”难题,提升国产车规MCU市场占有率。


往期推荐

张江“小巨人”|图丽信息:以“技术积累+工匠精神”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2021-10-25

张江“小巨人”|达观数据:NLP+RPA+OCR=?

2021-10-18

张江“小巨人” | 韦翰斯生物:单基因检测如何“鼎力相助”优生优育?

2021-09-27

张江“小巨人”| 奥浦迈生物:在百亿级赛道致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2021-09-13

张江“小巨人” | 云迹科技:用AI和数据赋能服务机器人“破圈”

2021-09-06

张江“小巨人” | 高仙机器人:“这一块地就是我的世界”

2021-08-3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