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通报:两姐妹溺亡!防溺水再提示!

5月26日

广西平果市马头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今年5月以来

已有多名儿童、青少年不幸溺亡

令人心痛!




01

5月15日下午,四川南充市蓬安县清溪河橡胶坝附近,一名18岁的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

025月13日晚,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一则信息称,海南澄迈一名6岁女孩走失,家人急寻。5月14日,走失女孩已确认不幸溺水身亡03

5月8日,广东湛江廉江市,下午放学后,一学校7名初二学生结伴到水边玩耍,3人溺亡

04

5月5日,云南昆明北市区银河北庭小区一名7岁男童在小区景观池溺水,经120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据不完全统计

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堪称“第一杀手”家长的看护和安全教育

是孩子最好的“护身符”!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家长孩子都要了解!↓↓↓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一定要牢记!

↓↓↓

防溺水“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这些自救措施请让孩子牢记危急时刻能救命!↓↓↓

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一起起案例也反映出

很多人对溺水存在认知误区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溺水后都会大声呼救吗?有游泳圈就一定安全吗?

关于溺水,这九个真相请掌握!

↓↓↓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 综合整理


 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