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NS 相关汇总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2022-06-01

一次性进群,长期免费索取教程,没有付费教程。

教程列表见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

进微信群回复公众号:微信群;QQ群:460500587



微信公众号: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ID:Computer-network

域名系统(英文:DomainNameSystem,缩写:DNS)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DNS使用TCP和UDP端口53。当前,对于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


开始时,域名的字符仅限于ASCII字符的一个子集。2008年,ICANN通过一项决议,允许使用其它语言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名的字符。使用基于Punycode码的IDNA系统,可以将Unicode字符串映射为有效的DNS字符集。因此,诸如“XXX.中国”、“XXX.台湾”的域名可以在地址栏直接输入并访问,而不需要安装插件。但是,由于英语的广泛使用,使用其他语言字符作为域名会产生多种问题,例如难以输入,难以在国际推广等。


DNS最早于1983年由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原始的技术规范在882号因特网标准草案(RFC 882)中发布。1987年发布的第1034和1035号草案修正了DN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第882和883号草案。在此之后对因特网标准草案的修改基本上没有涉及到DNS技术规范部分的改动。


早期的域名必须以英文句号“.”结尾,例如,当用户访问 www.wikipedia.org 的HTTP服务时必须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wikipedia.org.,这样DNS才能够进行域名解析。如今DNS服务器已经可以自动补上结尾的句号。


NTP 和 DNS 放大攻击


DNS 原理浅析


Linux DNS 服务器安装、配置和维护


DNS 欺骗浅析


局域网DNS劫持实战


利用DNS AAAA记录和IPv6地址传输后门


通过DNS传输后门来绕过杀软

微信公众号: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ID:Computer-network

【推荐书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