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中山陵鲜为人知的12件事

苏杭日记 2021-02-16

旅途愉快

HAVE A NICE TRIP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

中山陵从建成到如今90年过去了,南京中山陵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儿?今天苏杭爷来说说中山陵不为人知的那些事吧。






不放一枪和平接管中山陵

1949年4月24日凌晨,人民解放军35军105师315团前卫营2营在该团副政委刘志诚和石副团长的率领下,他们进挹江门,过鼓楼,当行至新街口时,刘志诚隐约看到了街中心竖立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不由肃然起敬。



他们继续从新街口转向东,沿中山东路行至中央医院(现南京军区总医院)门口时,已走了20余华里。这时天已大明,部队停下来休息。刚坐下不久,侦察员报告,中山陵门外还有国民党一部分部队未走。



没想到,他们与国民政府负责管理中山陵的代处长范良和拱卫大队大队长王全中校刚一接触,就顺利达成了协议: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卫大队把枪支弹药造册交给解放军,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就这样,解放军一枪不放就和平接管了中山陵。



破旧立新坊

1926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奉安在南京东郊钟山时,中山先生手书的这“博爱”二字即出现在中山陵入口处的花岗石牌坊上。



然后在上世纪60年代爆发的十年动乱初期,名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阶段,“造反派”们以“博爱无阶级属性”,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对立,划入“四旧”范围而必须破除,并贴上了“破旧立新”的标记。



392的玄机

南京中山陵,一共有392级台阶,是不是巧合,孙中山先生去世时是民国14年,也就是公元1925年,孙中山先生总统任期92天。



中山陵392级台阶,自广场至祭堂坡度逐段加大,由博爱坊望祭堂,仰角为9度,由碑亭仰望祭堂,仰角提高到19度,拾级而上,步步增添庄重、崇敬之感。



中山陵自基到顶一共有392阶台阶,迎面的这一段共有290阶,分为8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孙先生逝世时中国的人口是392000000人!



天下为公墓志铭

1926年3月18日,也就是在中山陵工程刚刚动工不久,孙中山丧事筹备委员会第23次会议作出决议:推定汪精卫写碑文,胡汉民撰墓志铭文,吴稚晖作传文,张静江担任记文。可是,过了将近两年时间,碑文内容还没有确定下来。1928年1月7日,孙中山丧事筹委会慎重研究后认为:“以总理之伟大,非墓志铭、传记文字所能包括一切,致以不用为宜。”遂决定仅由谭延闿书写碑文。



后来章太炎自告奋勇要写墓志铭,可以说蒋介石又讨厌他。



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



中山陵的风水

中山陵之来龙往东直走,没有在中茅峰高坡处吐气,即非龙脉所在。背靠方山如屏,薄而无壮。



穴无砂水抱护,明堂倾泻、旷野等诸多蔽端,与"龙真穴的"的要诀可以说相差十万八千里… …



天眼看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



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孙中山的同盟会

在日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也就是今天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的直系祖先。



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民报》为机关刊物。这标志着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国歌头几句就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吕彦直的灵感

钟山埋中山,设计师想到了钟!孙中山临终遗嘱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并勉励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必须努力”。受此启发,吕彦直采用的是自由钟图案,它又称警示钟图案,其平面呈现木铎(警钟)形。



铎是古代一种器物,其声宏远“使天下皆达道”,铜身铜舌者为金铎,铜身木舌者为木铎。武士奋金铎,文士振木铎。木铎有传达命令,振鸣警众,宣扬教化的作用。吕彦直木铎图案的设计把孙中山的思想比为木铎,以“唤起民众”,其设计图案,寓意深刻。



⑨国共两军同站岗


解放军一枪不放便和平接管了中山陵。国民党的拱卫大队把枪支弹药造册交给解放军,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1949年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



从1949年4月24日和平交接到1949年7月底前,中山陵园属于军管的特殊时期。1949年8月,解放军胜利完成了接管和护陵任务,撤出中山陵。随后,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山陵园管理处”,隶属于市园林管理处。



护陵不容半点疏忽

刘志诚作为驻守和保卫中山陵的解放军最高级别指挥员,他十分清楚肩上这副担子的分量,时时刻刻都在告诫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护陵绝对容不得有半点疏忽。


中山陵附近山林茂密,洞穴很多,为消除安全隐患,刘志诚经常布置搜索山林。南京解放初期,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听信谣言,以为解放了就可以将国家财产随意占有,一些人聚众公开盗伐中山陵的林木,有的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围殴守陵士兵。



为了加强对中山陵园的保护,刘志诚向4月28日新成立的南京市军管会提出申请,派公安部队进驻陵园,协同守陵部队加强巡护,并抓获和处理了一些首要分子,盗伐中山陵林木之风才渐渐平息。



中西合璧之作

中山陵在建造风格上,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建筑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传统陵墓中常有的建筑形式,而封建帝王陵墓中常出现的等级威严的石人(文武大臣)、石兽等“糟粕”,则予以摒弃。



同时中山陵还吸取了西方建筑的先进理念,比如钢筋水泥的运用就是一例,在传统建筑中,采用的黏合材料只有黄土、米浆等。最后,中山陵将一个个孤立的建筑用宽大的石阶、平台、大片绿地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的现代陵墓,这座民国时期由中国建筑师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建筑群,也成为民国建筑的经典之作。



宋孙为啥不合葬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提出与孙中山合葬或附葬于中山陵?廖承志在《我的吊唁》一文中解释说: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她从未想过身后作什么特殊安排。




台湾有些人说,她可能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她想也不曾想过这些。中山陵的建造构思,她不曾参与过半句,也不愿中山陵因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为此花费国家、人民的钱财。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大家都在看


花来了,痴来了!

江南野菜

崔永元采访方方

多国鼓噪要求中国“割地赔款”

最适合女人下江南的10个地方

发哨人艾芬突然“吹哨”

腌笃鲜里的江南味

“汉嫂”又一波开骂来了

江南野菜

“五毛”涨“七毛”

解放台湾最佳时机来了

谁最江南?

如梦如幻的故乡徽州

《红楼梦》诗词配图配音版

不要钱就可看的20部日本精选电影

20部精选世界佳作影片和国产解禁片

杭州老巷子

《再别康桥》,徐志摩的江南情怀

五年前吹出来2020生活的样子

40年前一对美国夫妇下江南

大陆到台湾老蒋的一生真实写照

“五毛”带路人金灿荣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跑了王小胖失业了

BBC《全景》:神秘而又封闭的朝鲜

国产禁片8部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