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

天府发布 2024-06-04

本篇文章约2400字,阅读需要7分钟




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截瘫人群实现自然行走、人工耳蜗帮助听力障碍群体打开“有声”世界、现代科技赋能残疾人职业成长……如今,在天府新区,越来越多的AI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残障人士的无障碍生活,残障人士也积极拥抱现代技术成就人生价值。


今天(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助残日活动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在公园城市首提地,科技向善、技术惠民,现代科技的快速演变正持续改善着残障人士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在科技帮助下走出家门、勇往“职”前、融入社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和人生价值,迎来属于自己的二次“新生”。



PART.01

拥抱科技

以科技为笔也能绘出精彩人生


三维数字建模、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些前沿科技能与一个下肢功能缺陷的90后女生从事职业发生关联。


1993年出生的林雪幼时因意外造成双腿神经损伤,导致下肢功能障碍。从小热爱计算机的她一路求学、参加专业培训,辗转几次求职经历进入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渐渐从一名新手成长为服务数字孪生城市开发与应用的专业三维建筑模型师。


↑正在工作中的林雪(图据受访者)
“我很庆幸我在求学以及专业技术选择上的坚持,也得益于公司包容、平等的工作环境,让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得到大幅改善。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的一生。”言语间,林雪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虽然面对快速迭代的技术演变,但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坚韧且乐观的心,在不断学习、追赶技术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正在工作中的林雪(图据受访者)


“我们希望做的是通过AI直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来赋能我们的残障人士,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独臂女孩”左晓萃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开始进入互联网电商领域,在此期间,她相继创立自己的新零售服装品牌,并及时介入电商直播风口,成功打造抖音无人直播女装类目头部IP。


↑左晓萃正在讲解“AI智能直播系统”项目


2023年,左晓萃将其创业公司迁回家乡天府新区,成立成都天府胜宇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团队发力AI智能直播系统研发及应用。该系统上线半年时间就为公司带来400万左右的营收,目前已服务600多个企业和个人。


“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成立国内首个残疾人MCN机构,为他们免费提供直播培训,帮助他们孵化自有IP,引导每一个残障人士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上与常人无异甚至超越常人的美好生活。”左晓萃说道。




PART.02

科技助残

赋能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每次穿上这套设备站起来时,感觉全身都舒展开来,也让我真正感受到自己与常人无异。”2013年,25岁的林寒因意外坠楼,腰椎断裂,脊髓神经受损严重,双下肢丧失行动能力。2015年,他遇到了来自天府新区的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在招募外骨骼穿戴实验人员,成为了第一位成功穿戴布法罗机器人科技公司自主研制的外骨骼设备的截瘫患者。


↑林寒演示“外骨骼机器人”功能


经过不断摸索、尝试和练习,林寒如愿实现了“站起来”的梦想,随着布法罗“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林寒已经能够凭借“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撑像常人一样正常行走。


↑林寒依靠“外骨骼机器人”实现正常行走(图据受访者)


在特奥会上,林寒靠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圣火传递,这一幕,让全国观众为之动容,也让无数腿疾患者看到了希望。


“‘外骨骼机器人’这项技术不仅让我成功‘站起来’,更让我的工作和生活都迎来了‘新生’。”如今,林寒已成为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专业产品测试人员,正在与研发团队一起,不断改进优化产品性能,来帮助更多肢残人士站得更直、走得更稳。


↑林寒向公众介绍“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性能


据悉,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当前正在研制基于脑机结合架构的外骨骼产品,实现用“意念”控制外骨骼与肢体真正结合,推动科技助残走向炙手可热的世界人工智能科研前沿,为科技助残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造福更广泛的人群。




PART.03

科技向善

稳稳托起残障人士美好生活


当科技遇上“人情味”,给广大残障人士带来的是更多的便捷与温暖。


从科技型辅助器具,到脑波控制智能仿生,从视觉动捕AI技术、到残疾人就业智慧服务平台……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天府新区厚植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沃土,催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一大批现代科技助残企业应运而生,科技助残已然成为天府新区落实新质生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场景。


在天府新区,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外骨骼机器人”,已助力全国1.5万余下肢功能障碍人士站立、行走;澳科利耳医疗器械(成都)有限公司正以全球领先的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帮助各年龄段听障人士重获听力;成都天齐增材智造有限责任公司自研的3D打印个性化颌面接骨板产品,将帮助各类颌面部缺陷人群重塑“新颜”……一项项硬核科技,“智能感”满满,“人情味”十足,让残疾人更加平等、有尊严地融入社会,为“残健共融”理念增添生动注脚。


↑科利耳人工耳蜗植入体 (图据企业官网)


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指引下,天府新区始终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高质量发展中“一个都不能少”。数据显示,天府新区现有1.4万余名持证残疾人,过去一年投入专项经费300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近十年来,天府新区聚焦残疾人养老医疗、托养服务、康复救助等方面重点发力,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由20%增长到96%。


“进入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工作需要更广泛的力量加入,其中科技助残力量尤为重要。”四川天府新区残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残工委将进一步发挥新区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优势,为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残疾人工作领域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支持,引导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在残疾人康复、辅具、就业、无障碍等领域的应用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热搜爆了!常某、王某,被判不准离婚


▸会客厅里,奏响意大利爵士乐章


▸智慧医院什么样,西博城里看

记者:陈学志
摄影:陈学志
编辑:李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