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看到当下分钱,有人看到之后反腐

达叔一 达叔天演论 2023-02-09

这是达叔的第831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2022最后3个月的选择,决定未来5年的命运 ,写了关于1.7万亿规模的贴息贷款项目。

今天在粤东,给两批经销商培训。

粤东说,我在国庆放假后第一天,10月8号,周六,一天时间我连续接到3个电话,都是广州打来的。

说的都是同一个事,赶紧起来抢钱,贴息贷款,我再一打听,知道这事非常大,我都算反应比较慢的了。

然后半夜十一点,我就给你们发了消息,赶紧过来培训,我把身边所有朋友都叫过来了,一起看看怎么分这杯羹。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达叔问,你为什么这么紧张?要半夜三更发信息。

粤东说,江湖上有句话,人生发财靠康波,大周期里套着小周期,大家都想赚钱,上面不撒钱,你怎么赚?

我们中国人,奋斗了这么多年,什么时候突然感觉有钱了?

2009年是个分水岭。

为什么?

四万亿的刺激下来,各行各业的人都赚到钱了,资产价格猛涨,家里有点房产的人,都变成百万富翁了。

然后,距离水源越近的地方,赚的越多,然后财富开始逐步分化,有了本金之后,认知高的人,利用膨胀起来的资产,玩出了更多花样

我们医疗人,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波崛起的?

早期是搞仿制药,后来做设备的人第一波崛起,就是2003年的SARS,下一次就是2020年的事件。

做口罩的、做呼吸机的、做核酸检测业务的,都完成了阶级跨越,原本要挂掉的企业,不仅活过来了,还上市了,个人也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达叔问,你对贴息贷款,怎么看?会考虑后期的还债问题么?

粤东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我给你分享一个,20年前左右的案例,我在广州上学,当年也有一个类似这样的贴息贷款案例,鼓励大家超前基础设施建设。

我上的那个大学,原来是一个二本,在广州都排不上号,但是当时的校长特别有魄力,一口气贷了几个亿,给学校扩建,当年是轰动事件。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他把手里的一个二本院校,彻底搞起来了,甚至还搞出了一个大学城,现在在广东都是有影响力的。

钱,需要还么?

很多钱,都是不用还的,尤其是关键时刻、帮国家出力贷出来的钱,你贷的越多,做的事越大,后续越有机会以贷养贷,代代无穷

如果你理解不了这个事,你去看河南的郑大一附院,宇宙级医院。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按照你看到的所有政策来理解,国家三令五申,是不允许做超级医院的,是不允许大三甲医院无限制扩张的。

那为什么会有郑大一附院?

2021年,一年营收近219亿,换算成每天的营收,就是一天6000万,这要是在河南省内做企业排名,能排进30强。


2


那河南的郑大一附院,被河南操盘手处分了么?这个医院的扩张,被制止了么?

并没有。

不仅没有,而且还在继续扩张。

河南其他经营不下去的医院,超大规模的省立医院,还被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了。

所以,很多政策制定出来,是给部分人遵守的,但总有例外,每个政策总有它的局限性,也有认知上的盲区

你要是想弄清楚郑大一附院为什么可以继续扩张,而不是被肢解或收缩,得先问另外一个问题。

郑大一附院,为什么可以顶风崛起?

之所以能崛起,是因为河南、郑州,需要这么一个超级医院、需要一个宇宙级医院。

当郑州的所有医院院长,都被一条规定限制住的时候,哪个院长能够站在规则之上,洞察河南省更深刻的底层需求,哪个院长就能崛起。

河南更底层的需求,是什么?

就是河南一亿人口,必然就会产生有钱人、必然也会产生更高质量的医疗诉求。

如果河南省内没有一家医院可以满足,那么这批患者,就会去北京、去上海、甚至去武汉,肯定不会留在河南。

这批患者的流失,就是河南财富的流失。

在财富流失面前,个别的规则就是可以重新商讨的、甚至篡改的

于是郑大一附院的崛起,明面上是逆风而上,是要被领导批评的,而实际上是顺应了河南的需求东风,是要被领导默许、甚至表扬的。

然后,科室承包、床位承包、推动科室人员和下层医院建立联系,获取更多患者,挖更多有技术的、其他医院医生。

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

你对这种虹吸效应,可以骂,可以不满意,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种玩法,对这个河南省来说,是一种划算的生意。

肉,都烂在了自己家的锅里,没有跑

等这个医院规模起来了,成为了宇宙级的医院,所有做医疗生意的人,但凡想做河南的生意,进不进郑大一附院?

想进,就得把裤子脱了,得交出最低价,以价换量,就变成一个超级巨无霸的小型集采,还是河南操盘手获益。

达叔问,你们粤东地区,有这样规模的医院么?

粤东说,规模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就在我们旁边,在整个粤东地区,也是有学术水平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这家医院的院长,趁着这个机会,再进一步做大做强,再开几个院区,彻底虹吸整个粤东。

对我们这些医疗从业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达叔说,所以我昨晚说,这几个月的时间,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几年的医疗格局。

在上海,10年前,我还在做药,负责了上海的一家医院,原来是上海最大的老干医院。

后来在上海,逐步没落了。

为啥?

一个主任说,上海曾经有块地,要给那个院长,去扩张建新的院区,院长没要,就给了其他医院。

一步错,步步错

再后来上海搞5+3+1工程,给中山、瑞金、华山等医院在郊区扩建新院区,也没有那个医院啥事。

再后来,原本上海第二梯队的医院,在一批新锐院长的带领下,针对信息化改造、免疫疗法等新技术,正在努力对第一梯队医院,弯道超车。

多年之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这几个月,肯定是拼各个院长野望的时刻


3


粤东说,我给你分享一下,我看到激进的操作。

在部分县级医院、甚至中医院,为了响应医疗的千县工程,都在大规模造楼,趁着这个机会,报了一大批设备。

原本需要投放的,不要投放了,花钱买;

原本需要挂网招标的,不用了,可以在这个贴息贷款里,直接指定品牌,把需求和品牌型号直接报上去。

至于批不批,批多少,先报了再说。

最夸张的一个案例,一个医院去年的营收才1500万,属于我都没正眼看的医院,报上去要买一个4500万的设备。

厂家给我打电话问,这是你的客户,是你做工作了么?

我说没有,我去问了客户,客户说时间紧、任务重,瞎填的,最后批下来了1.7个亿,我感觉那个院长知道,以后肯定还不了,也没打算还。

达叔说,有部分做银行的读者和我反馈,他们现在接到任务,就是把钱发出去,具体买什么、怎么买,他们压根就看不懂。

贷款额度先给出去,至于你们最后怎么买,买多少,都是可以后期再调整的。

这说明什么?

第一轮厮杀结束之后,后面连续半年到一年的厮杀,是极其残酷的

所有玩家,都知道你手里有钱,各种关系都会来找你,你说这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你是院长,你之前手里没有太多钱,麻烦事还是比较少的,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现在,突然有钱了,甚至有了几个亿的预算,省里的、市里的、各条线的人,都来给你打招呼,你这个钱该买谁的,不买谁的?

哪条线上的人,是你能得罪起的

粤东说,第一,把钱分掉,分给科室主任去做决策,这样风险就能分散掉,让他们自己分头去做工作。

第二,重大项目,玩集体决策,不玩一言堂。

达叔问,这样效率是不是就降下来了?

粤东说,想要安全,不都得降低效率么

否则,为啥很多大组织都要层层审批、各种事都要有监督、审查、合规部门?

追求效率,那是小公司干的事,追求安全和稳定,那是大公司干的事。

你把这个逻辑,放在个人身上,也是如此,当你穷的时候,你就得天天一门心思想着提高赚钱效率,甚至挺身走险。

但是,一旦你变得有钱了,你的风险意识就起来了,很多事都会变得保守,变得非常谨慎。

能把钱守住,就不错了,压根就不想着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回报。

达叔问,那你觉得,这批钱花完之后,未来2-3年会不会在医疗行业内部,掀起一波反腐风暴?

粤东说,会。

刀口上舔血,做核酸业务的,不也被抓了一批么?

先出来干活,等活干完了,再秋后算账。

道理都是一样的。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新书,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购买一起《唤醒自己》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工作推荐,43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