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赢麻了。。

达叔一 达叔天演论 2023-11-03

这是达叔的第1119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别做个喷子,别往人身上吐口水。。

探讨稳定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自己的基本盘,比来回摇摆,更有价值。

外科问,我看到你前几天,在文章里,帮一个外科专家,搞了一个糖尿病足的投融资会。

有效果么?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达叔说,帮他们团队,建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微信群。

感兴趣的人,来自于专业投资机构、经销商老板、产业园负责人、以及他们潜在的竞争对手。

都在关注,这一块的进展。

在腾讯会议里,搞了一场线上直播,回答了一些问题,做了比较多的业务探讨。

我问那个医生创始人,哪里看到这个账号?

他说,身边朋友推荐的。

说明这个账号,在医疗行业内部,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我之前做的微天使投资、天使轮投资,正在显现效果。

口碑,是一步步形成的

当别人想做一个事,能主动想起你,你就是品牌

达叔之前,在文章里做过两个判断:

1,集采之后,会有很多创新类产品,就不进医保了,只做高端市场;

2,集采+反腐后,一批医疗专家进入非公医疗,至少会加快多点执业,给自己重新再找阳光收入。

这两点,近期在星球里,连续有几个人,来找达叔,分享他看到的现象。

第一个是,原来做人工耳蜗的,产品也进入集采,高端设备以后只卖民营医院。

你想用更好的产品,不好意思,公立没有。

第二个是,星球里有非公医疗的合伙人,在招某个领域的专家,去做多点执业。

达叔帮他发了个朋友圈,上海某顶级医院的头部专家,立马就响应了。

而同样医院的其他专家,也纷纷在院外,开了自己的诊所。

以后,在上海想看一些专家号,挂号费两千,是正常现象。

想挂便宜的专家号?

排队,一个月以上。

价格是市场经济里,最有效配置资源的工具

无论你怎么改,都不可能同时实现,便宜、高效、服务好

因为,这是全世界医疗的不可能三角:

任何一个组织,在特定时间内,能集中精力,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实现一个具体的目标。

就谢天谢地了。

任何一个,拍着胸脯,向你保证,能实现“多、快、好、省”,既要又要还要,都能给你搞定的。

基本,都是江湖骗子。

一定有某个成本,某种代价,在你暂时看不到的地方,等着你。

做任何事,都有成本意识,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即使强如美元霸权,都会有一个特里芬悖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它的任性。



2



外科问,如果我未来创业,你觉得有机会么?

达叔说,很难。

你是做大外科的,在公立医院体系内,你在鄙视链的上端,比其他边缘科室赚的多。

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你的业务,很依赖于这个体系

手术室、麻醉师、各种器械、消杀灭菌等,都得体系给你配好,然后你才能发挥。

离开这些呢?

你只能去其他医院飞刀,本质仍然是另外一个体系,给你提供了这些设备。

你想自己做,就得自己投入这些固定资产,没有足够的患者量,就无法在成本上摊销。

你就得亏。

而且,你做了这些年,都没有验证,来找你开刀的患者,到底是冲着你来的,还是冲着你所在医院来的。

绝大部分人,一旦离开平台,连个狗都不如。

立马,就失去价值,也失去收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公立体系,才敢给员工开这么低的工资,还不用担心员工离职。

因为操盘的知道,是你离不开我,而不是我离不开你。

貌似是平等的双向选择,其实弱势的一方,是极其卑微的。

藏在收入低的背后,另一个原理是,可替代性非常高,你随时走,岗位随时都有人做。

反而是那些,靠个人水平,不过度依赖体系赋能,没有太多固定资产投入的家伙,有机会赚的更多。

尤其是那些,高客单、高毛利、轻交付、轻监管,基数又足够大的医疗群体,大概率比医院赚的多

医院都是亏的,而个人却可以实现财富崛起。

穷庙,富和尚。

外科说,我身边也有医生搞到了流量,但没赚到什么钱,商业化变现能力太弱。

就像你今天在星球里,回答那个老师一样。

是个好老师,却不是个好商人。

能把产品做好,却没赚到大钱。

达叔说,上次在上海举办的闭门会,有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他有大几十万的粉丝。

有赚到钱么?

有。

接一条广告,两万块。

但是,他不敢多接广告,也不敢有其他形式的变现。

为什么?

因为他的领导,同事们,都在看着,都是他账号的订阅者。

他觉得,自己玩一玩可以,一旦赚钱了,身边人都会找他麻烦的,不利于他的职业发展。

达叔问,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

他说,2万。

达叔说,那就是年薪30万,如果你自媒体的收入,能达到一年赚300万,干一年自媒体,够你职场十年的钱。

你还愿意干职场么?

他说,我职场还有发展空间,估计还是会犹豫。

达叔问,那一年不是300万,而是赚3000万,你干一年,够你职场赚100年的。

还犹豫么?

他说,那不犹豫了,肯定就出来干。

达叔说,你看,绝大部分事,都是可以谈的,那些坚定和你说,没得谈的人,可能只是价格不合适。

而至于他同事的不开心,他干一次,干十次,他的同事都是不开心。

你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伺候同事开心的。

那真能赚3000万么?

很难。

但在医疗行业里,在微博时代,就已经有医生做到了这个数量级了

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你思考的点,不应该是能不能能不能赚到3000万,而是应该努力一把,放肆一把。

拼命干几个月,放开了接广告,再找高人指点,增加各种变现途径,看自己的上限是多少。

如果放开了搞,自己仍然不满意,仍然觉得职场更重要。

那安心搞职场,是可以的。

是不用后悔的。

怕就怕在,那些一辈子只喝过白开水,没喝过茶、没喝过酒、没喝过可乐的人说,他最爱的是白开水。

等遇到酒,他会后悔,觉得自己前半生白过了。


3


同样的逻辑,在房产里没赚过钱的人,会相信房产能赚钱么?

不会。

而那些在楼市里,拿过结果,赚过数百万、上千万,经历过两个完整周期的人,就比他人稳的多。

甚至,是看不上其他领域里的钱。

月月还房贷,苦的跟鬼一样,仍然坚信,自己再过几年,资产能再增加上千万。

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实践过、经历过。

在认知里,信用货币超发没变、土地财政没变、人口流向没变、工业化+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没变,未来趋势就不会变

没尝过甜头,没经历过的人,会坚信这个趋势么?

不会的。

全跑了。

一旦没有赚钱效应,任何一个资产标的物,都会树倒猢狲散,有个毛信仰。

外科说,我也加入了一些财经群,里面所有的人,几乎都是骂骂咧咧的。

亏惨了。

但突然有人感慨,在这个群里待久的人,会有一种错觉,把大清都亏亡国了。

而在现实的世界里,该吃吃、该喝喝、该旅游旅游、景区、酒店、餐厅里都是人。

在另外一些人的嘴里,包括电动汽车在内,变成了全球第一,又是赢麻了的现象。

哪个才是真相?

达叔说,有个案例,打架的正反双方,都说自己赢了,而且都给出了具体的理由。

长征

走长征的人说,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播种ji,两万五千里,完成了乾坤大挪移。

一路连战连胜,攻难克艰,找到了新的根据地。

是胜利。

而在背后追的人,在日记里也写,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注意用词,我们课本里学的是,第五次反围剿,而写日记的人很明确的写:

是“追剿”,不是“围剿”。

更准确的描述是,“追”而不“剿”。

因为写日记的人,这次主要目的,并不是消灭这批人,而是逼迫这批人,按照既定顺序,退入西南地区。

这时的云贵川,都是地方军阀在割据,你退进去,他就以“剿匪”为名,中央军进入西南,并控制西南。

为啥一定要控制西南?

因为,写日记的人,在日记里已经预判到,中日必有一战,上海、南京会失守,必须得迁都。

迁到哪里?

选中了西南,也就是重庆。

这次在后面追而不剿,是写日记的人和他的德国顾问,已经商定的策略。

当时压根就没把跑路的人,放在眼里,此行主要目标是扫清西南,建立抗日大后方。

从这个角度看,写日记的人,也认为自己实现了目的,胜利了,赢麻了。

两批对立的人,当时都认为自己胜利了

你为什么容易焦虑?

你以前只听过一个胜利者的版本,没听过另外一个

等都听了,会发现,两拨人打架,竟然都赢了。

当时还都认为自己赢麻了。

那谁输了?

被彻底消灭、沦落为代价的家伙,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发声了。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星球,第三期了,为感谢之前各位星友的厚爱和支持,特推出优惠券:

保存下方海报,用微信扫码领券续费,可以优惠365元

新人优惠券:

欢迎+V:dashener666 业务链接,不失联。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达叔问答,52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