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击看她“变身”:专业的张医生⇄温柔的张老师

立志成为大先生的 中山大学 2024-02-10

医生的日常是面对无数病患,患者们带着病痛,期冀一线生机来到医生面前。老师的日常是站上三尺讲台,学生们求知若渴,师者殷殷教诲。而这些,都是张晓红的日常。


讲台上下,医者与师者身份重叠;诊室内外,技术与学术双线发展。她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从医数十载,致力于解除传染病患者的病痛;她也是中山医学院传染病学系副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和青年骨干医师。



采访当天,采访组一下电梯,就在感染性疾病科门口看见等候我们前来的张晓红医生。她戴着方框眼镜,没有穿白大褂,穿得很干练,当她带着微笑点头致意,与采访组一一握手时,老师的亲切感又在她身上浮现。这种清澈温柔的治愈感,会让人忘记她获得过的种种奖项和荣誉,而仅记住她医生和老师的身份本身。


在中山大学,张晓红如何一路走来,成为一位好老师、好医生,张晓红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晓红医生的故事。


从医,是她的传承

……


张晓红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在原第一军医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工作。 


“小时候,每天吃完晚饭后爸爸一定是去办公室的”,张晓红娓娓道来,“那是当时是军医大的办公楼,在四楼的最西边的一个角落,是病理解剖的标本室,很大一间房里面一排一排的玻璃柜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人体标本。当时爸爸在一个角落里,开那个角落的灯,其他的都关着节约电,然后就给一个黑板给我,他就在那看显微镜一动不动。”医学的种子这样在张晓红的心里埋下了。


谈到选择学医,张晓红坦言,“其实我最开始是想干眼科的,想从事眼科也是受到电影《人到中年》的影响。”这部1982年上映的电影,在过去几十年之后,仍然让张晓红觉得印象深刻。


《人到中年》剧照


“学生时代都很单纯,当时看了潘虹在电影里演的眼科医生,我们就觉得眼科太好了,就很想干眼科。”对于青年时期的张晓红而言,与其说她当时认定了眼科医生的职业方向,不如说是电影中女性医生角色坚韧向上,救治病人,无私奉献的形象打动了她,使她对于从医生涯更加心生向往


机缘巧合之下,毕业那一年,张晓红没有选择到眼科工作,最终选择了传染病科室。而从事传染病研究却给了张晓红意外之喜。


“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的,有病原体就有治愈的机会。”不同于绝大多数内科疾病,只能控制的特性,传染病如痢疾、伤寒、流感等等大都能够治愈。“能治愈一个病,就很有成就感”,张晓红的眼里闪烁着光芒,每每治愈的病人亦是她的意外之喜。


从医32年,张晓红坚持与每一位病人细致地对话,以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案。


在病痛之外,她还尽己所能地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病人都是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医生的,一方面怕自己的病很重,另一方面怕又影响到家里,影响到工作,影响到周围。他们压力也蛮大的。”张晓红希望自己不光能从技术的角度帮他们,还能从心理、从人文的角度让他们感觉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小郭(化名)是张晓红治愈的一位丙型肝炎患者。2016年小郭被检查出丙型肝炎,她当时一边准备大四的考研,一边治疗丙肝,忍受着副作用,加上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也不知道这个病能不能治好,心理压力很大,“那一年,我每次想来,都会觉得很‘黑暗’”。


小郭回忆起那段时光,她尤记得,有一次她去医院照常检查的时候,张晓红对她说,“小姑娘,别担心,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 。当时小郭一出科室就流泪了,“因为我知道张医生在陪着我一起与疾病作斗争。”


感谢信


张晓红的“专业”和“温柔”,让许多患者对她的无条件信任。她说到,

有的时候病人越是信任你,你就觉得那个责任越重大。


有一个来自福建的病人,得了肝癌,来广州找我看病”,张晓红专门找了外科手术做得很好的同学,让他好好关照这个病人,好好做手术,“他问我说,你这么紧张,是你的什么人?我说,就是一个普通病人”。因为信任,张晓红对每位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


育人,是她的赓续

……


1991年,张晓红在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后便在护校讲课。


“当时我们还是手写的幻灯片,一张张透明的玻璃纸,在上面写,拿去放。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很兴奋,护校的学生跟本科的还不一样,他们那时候还属于专科。孩子都比较小一点,上课特别认真,小姑娘们一个个瞪着眼睛听,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是张老师与讲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张晓红谈到学生


如今,作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传染病学系副主任,张晓红尽管身兼数职,却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张晓红每年教授通识课《远离传染病》和专业课《传染病学》,此两门课均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重视教育是我们的传统。从最早 80 年代的时候,当时中山医科大学的校长,感染科的彭文伟教授开始,他就很重视教学,感染科一直保持着这个优秀的传承。


等到张晓红接手的时候,她把所有的教学资料整理成体系。“我带你们看看我们的文件柜,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整理得很好。”张晓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文件柜——从本科的理论课、见习、实习,到研究生教育所有的资料都整齐地摆放在文件柜里

 

摆放整齐的文件柜


感染科建立了一个制度,每隔两三年便会更新一版,现在已经第七版了。他们有非常清晰的架构,有一个专门负责学科建设的教学秘书,有一个负责见习的,一个负责实习的,下面还有两个感染科里的教辅员,每一个病区还有一个教研秘书,所有问题都详细记录在册。


目前,张晓红正在牵头规划中山大学的传染病教学新发展。为了把教学做好,张晓红健全了教研教学管理架构,做到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有人负责跟进管理。她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明确了“通专融合”“临床和基础融合”“线上线下混合”以及“虚拟教研室建设”几个教改方向和目标,并带领团队持续推进。


其中,“通专融合”是她的第一个目标。


传染病的流行会威胁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了普及健康知识,张晓红长期以来都致力于让非医学本科生和公众都掌握一些传染病防控知识。


在中山大学,张晓红从2009年起就组织开设了本科生通识课《远离传染病——常见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由专业医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传染病防治知识,多年来受到各校区学生的欢迎。而她不仅是校内学生的老师,也是“社会的老师”——在社会上,张晓红也积极投身科普工作。


张晓红介绍《远离传染病》课程


2009年,张晓红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来自某地的丙肝病人数量出现增加的趋势,她立即上报,并当即组织团队成员前往当地进行深入调查。张晓红团队调查发现,当地对丙肝的认识十分有限,常常导致丙肝患者延误诊治。她们当机立断,开始围绕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对当地医护人员展开培训,更新丙肝知识,对百姓进行科普,并进行免费筛查和义诊,帮助当地医院建立起丙肝规范化诊疗流程,有效阻断当地丙型肝炎病毒继续大范围传播,以最便民的方式发现和治疗患者。


回首来时路,寄语青年人

……


当问起对青年学子有什么寄语时,张晓红这样说道

第一,是保有热爱,热爱会使我们不知疲倦;第二,是从小事做起,精益求精。不要急,不要去跟别人比,不要看别人跑得快,要看谁跑到最后,到达最高峰。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是张晓红跟我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求学路上,张晓红因热爱而与医学结缘;工作生涯中,张晓红因热爱而不断求进。


“之前一个学生,我一出门诊她就跟着我出诊,晚上没事就跑到病房里来,一门心思要当医生。但她是学预防医学的,不是临床,当医生还蛮有障碍的,不过她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现在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说到这里,张晓红不禁欣慰地点了点头。


无论是当医生,还是做其他的工作,都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但只要怀揣热爱,那么挫折与困难都不会成为抱怨沮丧的起由——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所热爱着的事业。张晓红用言传身教向她的学生们表达着“热爱”的重要性。


学生时代,张晓红工整的笔记


采访中,张晓红提到,曾经也是医学生的作家冯唐有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张晓红将它化用为“不着急、不害怕、不放弃”。这是张晓红从医和从教的态度,亦成为张晓红教导学生的“金标准”。在张晓红眼中,医学不能用纯自然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科学的血脉亦浸润其中,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医学知识储备,还要有人文的关爱”。


张晓红与采访团队


热爱医学

永远保持接纳知识的好奇心

不怕吃苦

时刻怀有治病救人的同理心


张晓红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们

在医学道路上忙碌奔走

始终不疲倦地向着更高峰攀登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山大学不断加强卓越教师培养,引导教师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为表彰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学校组织了第十一届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10位老师获“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在今年教师节,学校举办表彰大会,旨在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营造热爱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我们特推出“教学名师”专题报道,通过讲述中大名师的故事,发挥名师的榜样力量,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弘扬教育家精神。







 --- iSYSU ---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吴思颖 洪梓淇 冯茵晴

图片来源:洪梓淇 张妍 张晓红

排版:刘芳菲 刘丰源

一读:余婷

初审:张妍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点击看她“变身”:专业的张医生⇄温柔的张老师

立志成为大先生的 中山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