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更多对话发生 | 三月已读

杨三十 朋友家 OurHome 2022-11-16



一些调整 ⚠️


1.这是最后一次一个月份量的「每月已读」了。发布的时候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截止到这次,我们一共发了8个月,共计152本书。


2.从下次开始,「每月已读」会转为半月刊,即,会在每个月中和月末各发布一次。因为说实话,好多月初看的书,到月末时感受已经大为不同了。


3.从下次开始,每次发布「每月已读」后的周末都会做一场「朋友在看啥」,邀请朋友们一起来更即时地聊聊各自最近看的东西。


八月已读     九月已读     十月已读 

十一月已读     十二月已读

一月已读     二月已读




Echo
已读


萧红的散文。很多是关于和萧军一起的生活,关于他们生活的窘迫。萧红总是可以把一个细节、一点感受,如同慢动作回放般拆解开来,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多有参考演绎。

借用萧红写萧军的一句话:“起先我很奇怪,两个人的感觉怎么这样相同呢?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饿,才把两个人的感觉弄得如此一致。”因为贫困,才会如此感同身受。



萧红的小说。未完结,但前面两部已足够出彩。

主人公身上有些阿Q精神,也有人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中那个人,但我只看见了自己。有一段是马伯乐很生气,就下楼去吃包子,吃完气也就散了。之前和杨磊吵架,我摔门而出,去附近小卖部买辣条吃,特别生气就买两袋,坐在学校门口吧唧吧唧吃完气也就没了,仿佛辣条没有分给杨磊便已经是一种惩罚。

还有一段是趁着战乱,马伯乐一家租船去了汉口,船上条件实在糟糕,船老板一番演讲唬住了乱世中的众人,他敛财的行为也就成了为了众人的付出,而忘了为了去汉口自己的付出和争取。这段情节也让我反思,是否很容易忽略个人意志的作用,往小了说,人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但过怎样的人生最终还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看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之后,就想找一些改编成电影的作品看,没想到老电影是个大矿,找着找着就发现了一些关于老电影的书,但由于缺乏基础知识,这本书看得一知半解吧,不过对建国后的电影发展史和各代导演的作品有了粗略的了解。











十分惊讶沈从文居然是这样的,除了《边城》,他还有很多的作品,也不是想象中柔软的、眷恋一片山水的文人。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他与自然的连接、阅读带给他的内在精神变化、好友的意外去世带来的冲击、对去往更大地方见世面的渴望,这一切都和我自己的人生轨迹有很多重合度,在每个转折点上的心态也十分相似。他总说自己是「乡下人」,有乡下人的局限。我何尝不是,一旦接受了这一局限,做起人来反而舒畅了起来。

这本书是贾樟柯推荐的,贾樟柯是看侯孝贤推荐的,侯孝贤说是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个体经验的珍贵,而后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深有同感。



这本书包含了《湘行散记》、《湘西》和一些其他的小短篇。

前者是1934年重返故乡所得,坐船上行,记录了一路上的景色和形形色色讨生活的人。后者是1938年重返所得,着重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物产和当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外界对湘西世界想象的一些误解,有一些地方志的味道。

阅读过程中突然体会到了沈从文所强调的、原始生命形态的健康、协调、自然,也看到了人们强劲的生命活力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沈从文以「乡下人」的尺寸和份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不被社会制定的规范约束。此处并不是要反社会,人的物化本就是不人道。对于一个从小看惯杀头、进过军队的人来说,他的意志绝不软弱,强力意志藏在了书中。



她简直写出来我的前半生。

虽然没这么波澜跌宕,但从低层走向城市、思想变得成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她很勇敢,那我也要这样勇敢。苛求外界没有用,只能自己去活出来。可以想象为什么萧红会推荐,在这里可以看见女性真切的反抗。



最近在看电影,就找了一些导演的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很动人,说实话看完我啥也没记住,但让我确信自己是可以写诗,可以创作的。

他的电影故事性不算特别强,会有很多自然的元素和日常的质感,看电影的时候会去分析为什么他这样去调度,可是跟着文字,就会发现他对自己感受的展现。这和贾樟柯书中的一些理念是一致的,有时候抛弃情节的确可以从电影中收获更多个人的感动和回忆。

最后一章的批判,很直白,但暂时还没有经历可以去感受先码住。



运动是电影里很重要的部分,舞蹈又是运动里很重要的部分。

着书里的内容去尝试、去放空,让自己回归到自然的状态,怎样展现风、冷空气及所处世界的其他?这些关于表达的问题开始浮现。

中性面具」的概念也很有趣,虽然我没有这样的面具,但我可以代入进那样的状态,让身体去表达。毕竟有时候,身体其实比头脑更清醒的。



 
杨三十
已读


本来看到这个封面、内文的版式、向不同人邀稿不同主题的形式,我已经心灰意冷了,居然意外的很不错。

虽然出版环境和国内还挺不同的,但每位作者都把他们的经验写得很诚恳,确实可以从中一窥编辑的世界,并且学到不少习惯。尤其喜欢一篇把做编辑所面对的好作品与商业作品间的纠葛写成的小说,和讨论小说类作品中的政治正确问题的另一篇,非常戳中我——作为一个需要在当前充满非此即彼的暴力性的社会意识环境中做创作的人,要如何艰难而坚定地找到自己行动的路径。



我其实觉得一般,虽然是以假乱真的纪实小说,但看着看着会有一种被那些过于纤细的末梢牵走的抵触,尤其是看到第四篇,无论是细节展开的手法还是内容,总会一种已经在前三篇吃够了的感觉。

并没有去过多涉及战争前后种族、人与人之间因为国家性的暴力造成的复杂情况,不过也因此使用了更文学性的语言,去讲述那种似乎永远身处异乡的感觉,很多地方明明是一句关于细节或是动作的简单描写,却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看豆瓣有很多类似「选题很好却处理得很浅」的评论,原本想或许是那些人太过于追求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性的洞见,而对于重庆大厦里发生着的故事具体的样貌并无兴趣,更多面的矛盾于他们而言或许是南辕北辙。

不过看完再回想,确实很难说处理得很好,尤其是对于那些口述材料的处理,很碎片,不连续,更没有文本的逻辑。关于「新自由主义」的态度,可以让人警醒一下自己,是否对它的反抗本身也是一种精英的思维,但简单地把重庆大厦积极意向上的特例状态,归因于商业上的「自由」,而不讨论商业自由带来的剥削,也确实很难说不是过于乐观自大了。

抛开这些,书的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关于「内地‹-›香港‹-›非洲/南亚」这样一条贸易链条的梳理,把全球贸易状态里的这一角落蛮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包括里面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他们迥然不同的故事。





刚开始看的时候,一种极其的难过迅速占领情绪,以至于有两个星期都很想看又不敢继续看这本书——我太想生活在一个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了,也太想大家可以生活在一个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了。还好后半本里有很多内容在前面几章零星都讲了一些,自己也可以更抽离出来看这件事,毕竟这个愿望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比起对于经济贫富差异的缓解,基本收入的阐述为我揭开了另一重不平等——安全感的不平等,攫取了大量经济、政治利益和话语权的群体,和生活预期充满不确定的群体,两者在安全感的感受和获得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将导致更大的行为差异与不安的陷阱。

由此延展出来的、对于类基本收入项目评价的标准也是一套令人着迷的体系:

“唯有能改善社会上没有安全感群体的受保障程度,才是符合社会正义的政策。

“如果一项政策对特定群体施加某些未同步对社会上最自由的群体施加的控制,这项政策就不符合社会正义。






朋友家
Our Home

预约微信:Onion-z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