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20个产业强弱对比,看完215页的301调查报告,我们知道了美国贸易战的真实目的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导语:暂时整理了这20个行业,中国胜的有:能源、家电、通信设备、钢铁、房地产5个行业,略输的有:电信和游戏两个。其余的都差距较大,软件和半导体、医疗机器、农机、快消品更是望其项背!


来源:今日头条@乐天大王


中国GDP现在已近美国7成,我这里列了20个行业,对比一下强弱。


1、能源-石油


全球石油公司营收前十名,两家中国的,分别位列一、二名。美国只有一家埃克森美孚,排第四。



2、 手机


2017年手机出货量前5名,中国占了三席,美国占了一家,排第二名,虽然是第二,但利润高,根据目前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2017年第4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营收在1202亿美元,而苹果占了614亿达到51%,利润,占比达8成。手机这块出货量远超美国,但利润相差相常大。



3、房地产


美国最大的四家地产公司:D.R. Horton公司、普尔特房屋(Pulte Homes)、桑达克斯(Centex)、莱纳(Lennar)其中最大的D.R.Horton的2017年营收120亿美元,也就700多亿人民币的金融,跟恒大万科3、4千亿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中国胜。


4、飞机


飞机全球第一名是美国波音,全年营收超900亿美元,和第二名的欧洲空客几乎垄断200座以上的大飞机市场。中国对比的企业是中国商飞,目前中国的商飞C919大飞机刚刚首飞,还没上市。差距非常大。



5、汽车


汽车前十名,美国有两家通用和福特,分别排第3和第10。中国只有一家上汽,排第8名。美国两家公司的总营收几乎是上汽的3倍。



6、家电


美国只有一家叫得响,就是惠而浦,2016年全年营收207亿美元,中国家电企业海尔300亿美元,美的240亿美元,均超过了它,好像今年格力也超惠尔浦,家电这块,美国完败。


7、通信设备


美国是思科,营收490亿美元,对标的是中国华为556亿美元(未计手机业务),中国略强一点。


8、电信运营商


世界10大电信运营商,有三家是美国,而且前两名都是美国的,中国有两家上榜,就是中国移动和电信,排第三第八,第一名美国AT&T公司,华为手机当初就是和它合作,想打入美国市场,后来被美国政府给否决了。这块美国强。



9、互联网


美国facebook,中国腾讯。营收,Facebook是腾讯的1.4倍。


2004年上市的腾讯,在2015年之前营收基本是超过成立于2004年的后起之秀Facebook。但是从2015年开始,Facebook的营收就逐渐跟腾讯拉开差距,到了现在,2016年第四季度,Facebook营收88.09亿美元,腾讯营收64.19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4倍。


电商,美国亚马逊对标中国阿里。


Amazon


  • 市值:4586亿美元

  • 收入:2016财年收入1360亿美元,净利润24亿美元

  • 直营电商( Retail Products)收入:914亿美元

  • 第三方卖家(Retail Third-Party Seller Services)收入:230亿美元

  • AWS收入:122亿美元

  • 其他(FBA/Prime会员费等)收入:94亿美元


阿里巴巴


  • 市值:3548亿美元

  • 收入:2017财年收入1582.73亿人民币,净盈利为578.71亿人民币

  • 电商平台收入(天猫/淘宝):约1160亿人民币

  • 阿里巴巴国际站收入:约80亿人民币

  • 阿里巴巴国内站(1688):约60亿人民币

  • 国际零售(速卖通):约30亿人民币

  • 阿里云:66亿人民币

  • 其他(菜鸟/互娱):70亿人民币


亚马逊的营收是阿里的6倍,但利润比阿里少。


亚马逊的市场主要来自欧美这样的发达地区,阿里主要以中国为主,目前亚马逊和阿里在东南亚进行激烈争夺,形势上亚马逊占上峰。


搜索


美国GOOGLE对标中国百度。GOOGLE营收794亿美元,是百度10倍左右。这块的差距更大。



10、半导体


全球前13名,看不到中国大陆的影子,前13名6家是美国的,英特尔、高通、博通占据前三甲。半导体这块,美国是绝对的霸主。



11、钢铁


全球钢产量前十名,有五名是中国,美国未有一家上榜。这是中国强项。


12、化工


化工企业,全球前十名,美国有三家:陶氏、埃克森美孚、杜邦。中国只有一家,排第三,美国赢。



13、工程机械


以上是2016年的数据,全球前十,美国有3家,第一名和第7、9名,总市场份额23%。中国只有一家上家上榜,徐工集团,排名第8,市场份额3.7%,完败。



14、农用机械


农用机械是美国的天下,全球前三名全是美国的。第一名迪尔营收超300亿美元,其中农机业务8成。中国做得好的农机企业一拖和雷沃只有十几亿美元,不到迪尔的十分之一。



15、医疗器械


金额以百万美元计。前球前十,美国有6家,处于垄断地位,中国未有一家上榜。



16、软件公司


软件公司,这块美国最为强大,全球前14名全部是美国公司,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是东软集团,营收只有5亿美元,排在40名。原来软件业才是中国最大的短板。



17、游戏公司


全球前十名,美国有五家,总业绩147亿美元,中国只两家腾讯和网易,总业绩103亿美元,美国胜。



18、快消品


全球前十名,美国有五家,中国未有一家上榜,完败。



19、粮油


提到粮油,最出名当属国际四大粮油公司,当年郎咸平教授就是说这四家粮企控制了全球的定价权: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四家粮企有三家是美国的。


  • 美国ADM营收:619亿美元

  • 邦吉营收:426亿美元

  • 嘉吉营收:1000亿美元


中国对标的只有中粮集团,2017年营收4800亿人民币,换成美元700多亿。中国又输。


20、服装


全球前十有7家是美国的,中国有两家公司上榜,申洲国际和安踏体育。中国又输。



暂时整理了这20个行业,中国胜的有:能源、家电、通信设备、钢铁、房地产5个行业,略输的有:电信和游戏两个。其余的都差距较大,软件和半导体、医疗机器、农机、快消品更是望其项背!



看完215页的301调查报告,我们知道了美国贸易战的真实目的 

特朗普签署了准备对我国发动“贸易战”的备忘录,他的发言一如既往充满个人特色(延伸阅读:逐字逐句分析特朗普在签署“贸易战”备忘录时到底说了些什么):


一是煽动:“我们遭到了许多其他国家和组织的规则滥用,他们为了占美国的便宜而聚在一起”。


二是威胁(bluffing):“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是有史以来国家之间最大的,我要求他们立即减少逆差1000亿美元”。


三是交易思维(deal making):“我相信,在很多情况下,也许所有情况,我们最终会谈判达成交易”。

 

从特朗普过往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似乎可以摸到一些规律:先是严重威胁;再是谈判和妥协;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例如朝核问题。


谷歌上对“north korea”搜索的词频,显示了特朗普“bluffing”的威力——当他在2017年8月在twitter上发表“fire and fury”之时,紧张态势似乎一触即发,而等金正恩承诺停止核试验,特朗普准备会见金正恩时,局势缓和。

 


如今“贸易战”(trade war)的词频也有类似的走势,在经过周末爆炸式的发酵之后,似乎进入了谈判窗口和缓和期。


 

特朗普要什么

 

说到谈判,最重要的是知道对手要什么。

 

是特朗普声称的降低贸易赤字吗?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中国在货物贸易上有顺差,而美国在服务贸易上有顺差。贸易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的竞争力。中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的管制有关。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中国商务部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影响力比特朗普想像的要少得多;其次,与“中国”的贸易战会激怒更广泛的国家,其中一些是美国的亲密盟友。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美国挑起贸易摩擦是愚蠢的决定,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过高,这是美国人自己的问题,跟加征关税无关。


——诺贝尔经济学奖者,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

 

关税也不太可能给整体经济增长带来太过严重的影响,但是,从边际效应看,关税将会增加美国的通胀,减缓经济增速,减少美国的出口竞争力。而这还没有考虑我们的贸易对手将会采取的报复性手段。


——资产管理公司GMO

 

以上均为经济学常识,我们去年也曾分析过。(延伸阅读:《特朗普“纸牌屋”的下一张牌——贸易战威胁》

 

发动贸易战,很难改善贸易赤字,高额关税更可能反噬,令美国经济承压、通胀上升。特朗普也因此被一些美国学者嘲笑缺乏经济学常识。


特朗普可能没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但他绝对不缺乏常识。

 

那么,是因为中期选举吗?


有可能。特朗普在发言中提到: (贸易赤字高企)“这就是我被选举出来的理由”。


2018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将是检验特朗普是否兑现竞选承诺的一个时间节点。记得竞选之时,特朗普是如何打的贸易保护主义牌吗?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关税。如今,挑起贸易战、显示强势,再加上如能从谈判中得到些许让步,将有助于中期选举席位。


去年8月特朗普在朝核问题上表现强硬之后,支持率止跌回升,今年以来上升更加明显。把特朗普推上总统宝座的民粹主义力量,仍然不可小觑。

 

特朗普的支持率

数据来源:Gallup调查,浅绿为支持率,深绿为不支持率

 

如果这就是故事的全部,本次“贸易战”看起来与过去的历次贸易冲突并无明显不同,特朗普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商人——一切为了利益,一切皆可谈判。

 

等一等,3月22日到现在,美国其实释放了大量的信息。除了签署备忘录会议上的各方发言,还有301调查的fact sheet,以及,301调查报告全文(标题为“根据1974年301条款关于中国在科技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和做法的调查发现”,以下简称301调查报告,链接见文末)。美国财长姆努钦与刘鹤对话所围绕的,正是该份调查报告。


那么这份215页的报告主要说了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读后感,那就是:别以为商人不讲政治。

 

美国最大的关切不是贸易赤字而是国家长期竞争力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比喻,在“301调查”中,美国政府既是警察(判断外国政府是否有错)、检察官(提起诉讼),又是陪审团(甄别证据)、法官(决定是否采取报复性措施)。

 

那么301调查报告就可以看作是这一“法庭”会采纳的关键证据。


这篇报告有没有提到一句赤字规模?没有。有没有提到中国哪些行业对美贸易赤字高企?也没有。

 

 

看起来很模糊是不是?


来,我们换个说法。这篇报告实际上是对中国科技发展、技术引进、产业升级等相关政策的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及,中国引进和利用高新技术的较为成功的案例的详细总结。

 

这跟美国有什么关系?


报告这样说:


“技术和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令美国经济保持竞争优势。


事实上,中国取代全球产业领导者(包括美国公司),以实现全球市场支配地位,已经是中国政府的明确政策目标。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国政府致力于获得和吸收国外技术,促进本土创新,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代外国竞争者。中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机制。


最终,中国要求或施压进行技术转移的行为、政策和做法,削弱了美国公司知识产权价值、降低了美国的全球竞争力,阻碍了创新投资。因此,令美国商业承压和受限。”

 

说到讲政治,这篇调查报告显示出对中国产业战略极为熟悉和高度关注。它广泛引用多篇规划和蓝图,包括“中国制造202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等。感兴趣的读者可见文后链接自行补课。

 

在引用“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301调查报告重点强调了其中对关键部件和材料实现自主保障的内容,而在原报告中,这些内容藏在并不显眼的一个小专栏里。

 

数据来源:中国制造2025

 

当关于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分析铺天盖地之时,有理由相信,美国贸易代表处以及特朗普并非不了解贸易逆差的根源。但是,他们最担心的,不是贸易逆差,而是是中国通过获取技术、发展基础工业的自主保障,在全球产业中占据优势,威胁到美国最根本的竞争优势——技术和知识产权

 

不以贸易赤字为出发点,而是以中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为出发点,遏制中国的意味非常明显。

 

美国关切的行业:汽车、航天和云计算


调查报告不仅梳理了我国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也详细举出了例子,从中可以看到是哪些领域是美国的真正关切和未来可能的谈判议题。

 

1.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汽车(NEVs)


调查报告特别提到了长安汽车的合资模式。


 “长安模式”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视国外合资合作方为资源,在政府、国外合资合作方和企业三方联动之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起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301报告援引国资委网站文章

 

“中国通过合资公司获得了先进的汽车制造科技后,试图提振本土品牌,外国汽车厂商在“外投资目录”中越来越受到限制。”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则提及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报告认为,


“工信部要求合资新能源汽车厂商在电池、驾驶系统或者控制系统方面具有知识产权”,相当于强制外国新能源汽车将他们的技术转移给他们无法控股的合资厂商,以获得市场准入。

 

对汽车领域的强调恰恰说明了报告的出发点不是贸易逆差。事实上,我国对美汽车贸易基本平衡,2015年对美逆差0.4亿美元,2016年顺差0.4亿美元。

 

2.航天领域


中国“利用购买力来促进本土供应链发展,以生产中国制造的飞机,尤其是C919,是中国首次本土制造的大型商用飞机。”


报告认为,C919的采购过程是国家主导的,在这一过程中,合资公司是用来获得技术的关键机制。

 

3.云计算


报告称,中国优先发展云计算部门,想要提高自主云计算能力,到2020年在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方面达到系统性突破。有提案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限制了外国投资,并收紧了经营权,同时中国政府还利用监管的模糊性,令国内云计算公司受益和获取国外技术转移。


 

对于我国涉及技术的对外投资严格戒备和防范


如果美国想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理应欢迎国外对美投资。然而,调查报告对于我国对美国投资充满戒备和防范。


“在中国制造2025的若干个部门中,中国和外国竞争者的技术差距非常大,弥补缺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加速学习过程,中国似乎在支持国企和国家支持的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相关优先部门中进行收购。”


——301调查援引美国商务部报告


中国对美投资科技相关行业分布

包括:汽车、航空、电子、能源、医疗和生物科技、信息和通讯技术、工业设备(包括机器人)

数据来源:美国301调查报告


接下来,是一长串收购案例清单。


让我们看看白宫心目中那些可能实现了优势技术转移的收购。


  • 航空领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及其关联公司的多次收购,标的包括包括Epic飞机,Teledyne 科技公司,Cirrus飞机等。


  • 集成电路领域:亦国投(亦庄国际投资发展公司)联手集创北方并购电源管理芯片设计公司iML。


  • 信息科技领域:蚂蚁金服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生物识别技术创业公司EyeVerify;智度投资收购美国数字营销公司Spigot。


  • 生物科技领域:中化收购先农达; 华大基因收购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


  • 工业设备和机器人:北方重工收购美国罗宾斯公司。


除了对美投资领域外,美国对于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也有着令人惊讶的广泛而细致的观察。


调查报告总结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各个主体和框架,包括中投、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此外,还提到了两点:


一是私人部门海外投资受到政府的影响。报告引用海航CEO“听从命令,不会做任何政府不支持的投资”;王健林“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最近的资产出售时机与国家政策和宏观环境相关”等,得出结论:政府通过审批流程等引导对外投资,私人企业海外投资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而是受到了政府决策的巨大影响。


二是军民融合,提到中国首只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成立。这只基金出现在2016年的一篇报道,“国内首只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日前在四川绵阳成立,该基金总规模20亿元,其中40%将投向绵阳军民融合项目”。

 

至此,从我国对外投资的领域到投资主体,美国的考虑和动机已经非常明显:

  • 重点涉及中国制造中欲加速弥补技术缺口的行业

  • 重点涉及有国有背景和支持的投资

  • 重点涉及可能与军用技术相关的领域。


至于贸易赤字,特朗普醉翁之意不在酒。

 


贸易战的走向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高度相关,全面贸易战的爆发,正如核战争,既不是目的,也不会是结果。


但是,此次美国意图掀起贸易战,具有一定战略目的,遏制中国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动机非常明显。如果类比战争,这次更类似于冷战或者局部战争。

 

在这个基本判断下,我们认为,贸易战会有两个特点:


一是博弈加强。如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所说,技术是长期的考量。经济和贸易领域实现合作共赢,是双方近期的最优理性选择。但美国为了长远的战略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经济利益,并非没有可能


的确,美国内政一致性存疑,特朗普能执政多久也是问题。但在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等在全球领域影响力大增之时,“中国威胁论“有所抬头,遏制我国从美国国内政治上可能获得一定民意支持。美国可能通过301调查开启要价,并可能反复持续。

 

二是美国最终要价在于技术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转移机制方面,可能要求我国放松相关行业准入限制,例如对于技术转移的要求、对于外资参股汽车公司的比例限制、对于新能源合资公司的知识产权要求等。对于中国投资,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对科技相关以及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资限制。

 

人才方面,调查报告注意到,中国在硅谷建立研发中心和人才基地,与大学开展项目合作,并通过一些政府项目招聘美国高科技工程师。未来美国可能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来”增加限制。“千人计划”等国家支持的人才引进项目,在美国可能受到更多干扰。

 

对于投资策略的意义


从中短期看市场影响,我们比较了美国过往的发起301调查的经验,主要选取了三个时间段。方便起见,我们统一简称“贸易战‘时期,虽然2010年的调查并未发展成为严重的贸易摩擦。其中,1985年起对日本,以及1991年起对中国,均有所反复,持续了数年,我们归为同一时间段。

 

起始点

事件

持续时间

结果

1985年

对日本发起针对半导体产业的301调查

5年

日元升值;美日签订“结构性贸易障碍协议”,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

1991年

对中国相继发起针对市场准入、和针对知识产权的301调查

6年

我国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90年代先后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颁布《反不当竞争法》等

2010年

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启动“301调查”

2个月

中国同意修改政策中涉嫌禁止性补贴的内容

资料来源:云锋金融整理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很多不同因素同时作用于市场;通过历史比较,我们希望能为评估“贸易战”影响提供一个参照角度。

 

美国股市并未因贸易战而改变上升走势。

 

 

美国通胀在贸易战后并未出现明显上涨。


 

美元走势每次差异较大。在美日1985年“贸易战”之后,美元持续大幅贬值;而另外两次中,美元改变了此前贬值的趋势,进入区间波动。

 

 

美国贸易赤字通常继续扩大。

 

 

贸易战对象的股市并未受到太大影响。2010年,中美贸易争端迅速解决,A股下跌关系与贸易事件关系不大。


 

从历史比较看,贸易战这一单一因素很少成为市场转折点。但本次贸易战适逢股票市场估值较高、宽松货币政策转向,在本已趋于谨慎的市场中,事件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参照1985年美日和1991年美中贸易战,未来2年,形势可能持续反复。

 

本次贸易战的影响应当更多从长期看。

 

美国具有科技领先优势的公司,将具备更高的技术壁垒;通过“贸易战”威胁而开启谈判,预计美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趋于降低。美国高端制造业和科技独角兽公司投资价值更加显现。


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部门,我国对美直接投资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中美之间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竞争会加剧。


我国技术学习和产业升级方面外部环境恶化,预计我国在调查报告中所提及的高端制造业和一些高科技领域相关公司将被倒逼,压力之下励精图治者将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本文作者:马文慧,陈荟竹


中美贸易失衡从何而来?

中美之间不断增长的产品和专有技术(know-how)贸易,源自于两国专有技术之间初始的巨大差距。本文为摘要,全文详见《比较》第38辑及财新网:http://opinion.caixin.com/2018-03-26/101226470.html

文︱阿玛·比亚德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Glaubinger 讲座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 McVickar 讲座教授

中美之间不断增长的产品和专有技术(know-how)贸易,这都源自于两国专有技术之间初始的巨大差距。该模型与古典静态贸易的比较优势模型有本质的不同,该模型显示,对中国来说,最优的发展路径就是在与美国的贸易中保持顺差并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

目前的讨论并没有很好地说明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有两种批评旨在解释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经常账户赤字。一种指责美国大规模的预算赤字;而另一种则将其归咎于美国对全球投资者巨大的吸引力。然而,暂且不论它们是否有助于解释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但是却无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会在这个赤字中占据如此大的份额。

其他评论家指出,中国的政策中有重商主义的成分。在货币领域,外界认为中国人民银行阻止人民币升值,这不仅使中国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对冲其出口盈余,以实现贸易平衡;而且还导致了某种形式的资产回流,主要表现为海外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非货币领域,中国被认为是“全球储蓄过剩”的典型例子(从 1990 年开始),其储蓄远远高于国内的投资需求。这两种解释都假设中国总的贸易顺差规模是非常大的,但实际上,2004 年中国贸易顺差仅为 320 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中国 GDP 的 2%,还不到世界GDP 的 0.1%。这种适度的规模反映了中国对欧洲的贸易只有非常小的贸易顺差,以及其与亚洲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逆差。因此,应该说中国的重商主义是半心半意的,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是针对美国的。

上述评论也没能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实施重商主义政策的动机。大众媒体的解释是,中国促进出口是为了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那为什么中国要采用迂回的机制去补贴国外消费者,而不是直接在国内开展公共工程项目呢?其他理论表明,由于海外客户提供的技术性支持,出口部门带来了积极的溢出效应。尽管我们对这种可能性心存疑虑,假设中国政府确信生产出口的鞋子和衣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改变,那他们为什么要储备这么多的出口所得呢?为什么采取低回报的外汇储备形式而不是投资于国内高回报的项目?

从痛恨贸易顺差和货币积累的古典李嘉图观点来看,中国的重商主义是一个政策错误。但是,诚如我们看到的,李嘉图模型(以及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标准理论)都没有认识到落后的两个特征会影响技术先进和技术落后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

首先,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发达国家技术发展不均衡的产物,因此,发达国家技术含量最低的行业恰好就是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

其次,落后意味着缺乏消费知识。落后经济体的消费者可能根本就不熟悉富裕国家生产和消费的很多商品。这不仅包括时尚或前沿的东西,如视频游戏,还包括像化妆品和罐头这类在西方曾经是高级产品而现在是司空见惯的产品。

由于上述两个特征,贸易模式会发生变化而不是维持不变。两个技术先进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并没有包含对未来比较优势或对对方出口商品需求发生变化的预期。但是,当一个技术先进的经济体同技术落后的经济体进行交易时,如果落后经济体获得了先进经济体的一些(不是全部)专有技术,比较优势就会发生改变。同样,当落后的经济体首次向先进经济体开放时,匮乏的消费知识可能会阻碍对先进经济体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需求。但是,这种影响随着消费者熟悉那些商品而逐渐削弱。

我们的视角还说明了落后经济体在采用貌似重商主义的政策时的微妙权衡。落后国家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顺差,使他们有能力购买先进国家的专有技术。然而,零散地购买专有技术,可能存在技术和合同上的困难,且在经济上也是不划算的,因此,落后国家的最优选择就是,把贸易盈余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一次性大批购买专有技术之需,或者用贸易盈余来偿还之前因购买专有技术而欠下的债务。而且,如果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或其他制度缺陷阻碍了购买专有技术所必需的资金的积累,那么维持一个能产生贸易顺差的汇率,并持有美元储备可能会提高落后国家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落后国家消费知识的匮乏阻碍了对进口品的需求,进而导致贸易顺差,这有可能使保持低汇率这样的政策干预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过低的汇率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远远高于其长期购买专有技术的需求。

虽然,从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十年来的经济模型已经将发展水平的差距纳入其中,即便如此,也不能为本文的视角提供多少参考。有关技术不对等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文献主要关注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林德的研究表明,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程度相比,发展阶段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程度一般要深。

马库森为林德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富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在墨菲和施莱弗的模型中,富国生产和消费的产品质量要比穷国高。我们的模型与墨菲和施莱弗的模型有相似之处,即富国和穷国的消费模式不同。但是由于背景不同,因此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别。墨菲和施莱弗的文章写于苏联刚刚解体之后,他们解释了为什么东欧的生产者没有什么东西可卖给西欧(反之亦然)。而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越来越繁荣,而从美国的进口却不是这样。进一步说,他们的模型认为富裕的西方和贫穷的东方之间的消费差别是由收入差别导致的。在他们的模型中,典型的东欧消费者与典型的西欧消费者一样,也喜欢高质量的宝马车,但是由于购买力实在有限,他只能选择购买低质量的拉达车。但是,在我们的模型中,当中国刚开始对外贸易时,典型的中国消费者居住在农村地区,他们对汽车完全不了解。就算对汽车的了解改变了他的偏好,他同样不会以任何价格购买任何质量的汽车。同样,他们的模型假设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和收入仅仅依赖于不可转让的人力资本。在我们的模型中,人力资本是无差异的,劳动力的生产率仅仅依赖于技术的引进。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只能内生地积累)不同,中国可以在不影响西方生产率的情况下从西方购买先进的技术。

我们的这个模型来自菲尔普斯和萨缪尔森关于中国经济随着世界技术不均衡的巨大进步而崛起的模型。在菲尔普斯的文章中,中国和美国(更一般地说是西方)一度是相似的,因此它们不是贸易伙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逐渐开始发展制造业,西方国家也在制造业上拥有了相对于中国的人为的比较优势。一旦中国开放并开始与西方进行贸易,中国和西方都能从古典李嘉图贸易中获益。但是,后来中国从西方获取了先进技术,其贸易伙伴的比较优势因此减弱,中国又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我们从几个方面对上述文章进行了延伸。首先,上述文章没有讨论,中国究竟是通过学习或盗版来吸收西方的技术,还是通过授权或购买获得西方的技术;如果是后者,中国如何为购买技术付费。这里我们借鉴了比亚德的意见,即欠发达国家的出口对发展的意义在于,出口为进口发达国家的专有技术而不仅仅其商品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了中国在从开始对外贸易到再回到自给自足状态的过程中获取专有技术以及消费者学习西方产品的动态变化如何影响贸易模式的演进。我们还讨论了,制定一套有助于贸易沿着最优路径演进的政策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为《中美贸易的动态理论:对失衡的解释》引言部分,全文原载《比较》杂志(第三十八辑)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1. 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2. 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3. 2017年度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

  4. 免费送货对网络购物的影响越来越大

  5. 2018年中国智慧餐饮行业研究报告

  6. 2017年生活服务业消费满意度报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