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血尿不能掉以輕心,可能是腎病警號 |獨家醫聞

吳王依雯 獨家 2024-04-12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一位朋友的媽媽,發現小便顏色呈粉紅至紅色,原來是血尿,但持續幾天之後沒事了,就沒放在心上,直至數月後,在政府診所例行覆診長期病時,向家庭醫生提起曾經小便呈粉紅及紅色,醫生立刻安排做相關檢查,發現原來已經是腎癌第三期。醫生建議馬上動手術把患癌的一邊腎臟切除,並配合化療以減低癌細胞擴散的風險。



另一位朋友的80多歲父親,同樣也是發現自己小便時有血尿,經醫生轉介檢查,懷疑尿道感染發炎,獲處方消炎藥,一星期後情況好轉後就沒再跟進。不幸地,血尿沒事了,但眼睛出現問題了,相隔不久突然眼底出血,需動手術清洗眼底血塊,防止視網膜被拉扯脫落。醫生解釋,病人之前血尿有可能是血糖沒控制好,血糖指數持續偏高,令尿道容易受感染和發炎,也導致腎臟微細血管破裂出血,若然患者能及早察覺警號,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或許就能減低眼底出血風險。萬幸的是,因為血尿和眼底出血的警號,令病人立刻去看專科醫生,並即時開始嚴格控制飲食,加上專科醫生調較適當的藥量,才不至於嚴重影響到腎臟的功能。


兩宗真實個案,同樣出現血尿症狀,原來身體已經俏俏地向病人發出了警號。醫生解釋,人體腎臟有200多萬個擁有排毒過濾功能的腎小球,皆由頭髮絲般幼細的微細血管組成,當身體出現異常,例如受腎癌細胞影響、糖尿控制得唔好,或受細菌感染等,都有機會出現血尿情況。


腎病是香港第六號殺手,也被稱為「無聲殺手」,因為早期病徵不明顯,到有感不適為時已晚。例如初期腎癌並沒有明顯症狀,直至腫瘤變大才會出現不適,容易被忽略的症狀包括:1)血尿——尿液顏色呈淡粉紅或深啡色;2)腰部有無痛腫瘤;3)高血壓;4)間歇發燒;5)貧血;6)單側腰痛或沿着肋緣下背痛。


巿民如要減低患腎病風險,日常生活必須注意:1)健康飲食,避免高鹽、高脂、高蛋白,多吃蔬菜水果;2)避免濫用藥物,要按醫生處方服藥;3)保持適當運動;4)控制血糖;5)戒煙戒酒。


另外還需注意幾個腎病的警號:1)每日排尿次數和尿量;2)腹部有否腫脹;3)肌肉痙攣,如血液電解質失衡引起的手指或腳部抽筋;4)身體感到疲倦乏力;5)貧血或高血壓等。


若然出現以上病徵,必須及早諮詢醫生,避免延誤診治。而本身有腎病家族史或三高人士均屬於高危人群,就更需要加強警覺。




吳王依雯


作者是菲臘牙科醫院管理局成員、香港養和醫療集團臨床管治委員會成員、香港養和醫療集團護士學校管治委員會成員、香港養和醫療集團倫理委員會(研究)成員。曾任北區醫院及大埔醫院管治委員會主席、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主席、醫院管理局新界區域諮詢委員會主席、醫院管理局成員。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流感嚴重個案急升,四分之一兒童受感染 |獨家醫聞

半身不遂康復有方法?|獨家醫聞

「濕疹」問題竟然可以消失?|獨家醫聞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