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光与影拆解自己,来一次测试

Madbadlizard NOWNESS现在 2022-04-12

注视一块墨渍,你能看到什么?注视一束光呢?在夜晚睁开眼睛,如果你看到火焰,闭上眼睛,光就能触摸你的内心。此次Dior Lady Art十一位全球合作女性艺术家之一的李姝睿,是离光最近的那一个。








在上个世纪,精神分析是人们最热衷的话题, 他们相信图像在人眼中的倒影,反映的才是人的潜意识。而如今,视觉图像本身已经成为无所不在的新宗教——到处是闪烁的光点和屏幕。

今日短片中的艺术家李姝睿从古老的罗夏测验中得到启发,她从抽象的内心对脆弱而纤细的中轴线的依赖,看见了具象的灰尘对玻璃幕墙的引力,她顺着自己的目光,把光点汇集、拆分、放大……发现了蝴蝶翅膀震颤时,光与空间的连接和演化。当她把作品从画布搬上Lady Dior手袋,这个独特的容器像她的画笔一样,让光在此止步,也让时间止步。

“我希望它是一款跨年龄的包。”

短片中,光与影间,李姝睿在跳动的色彩中缓缓叙述着她的故事。这位女性艺术家在明暗的变化下,开展了一场与Lady Dior手袋别具一格的“谈话”。让我们在其先生——实验音乐人李带菓创作的音乐中,把眼睛和耳朵交给她和他,去接近一个闪烁着光的图腾的奇妙世界。 

艺术家李姝睿




“木子李,女朱姝,目部睿。”这个拆解光的女孩用同样的手法拆解自己,毫不手软。80年代初生于中国重庆,04年从川美毕业,05年来到北京,那年她创造了一幅名为《光》的作品,从此她迷上了光,像那个神话故事里追逐太阳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地展开了对光的追逐和描绘。

曾经被学校老师质疑“为什么这么不会画”的李姝睿,逐渐发现画什么不重要,她用自己的坚持反抗曾经试图塑造她的学院写实体系,在亲手打开的那片光中越走越远。

“光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象征体,它对于我既是力量也是愉悦,它就是我的一个宗教。它对于我意义和功能的变化也是随着我的个人阶段性需求来的。总的来说,它对于我的意义越来越重,它构成了我审美的表达。”

在人类所有的感觉中,视觉是如此重要,以致人们总是将眼睛所看到的认为是理所当然。人们借助光看见一切,却很少有人想要去看看光的样子。1972年,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分析了现代人的观看方式:“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


“绘画是即兴的,选定画框的尺寸、材质,

再去即兴地决定颜色的走向和范围。”

Exercise, 2016(丙烯,帆布)

Deep White, 2017(丙烯,帆布)

人们可以借助光的力量注视一切,除了光本身。当代人被放置在一个几乎无从逃离的观看体系内,而李姝睿像是那个误入后台的淘气小孩,她看见了观众不该看到的东西,索性停留了下来,把光拿在手里玩得起劲。

“我关注光与空间是因为它们是两个特别基本的元素,可以反映不同时代,不同种族对人的身体在一个空间中的使用的目的、需求,是很综合性的两个指标。从这两个元素入手,它们如两把界尺一样衡量不同文明和人种对身体的把握。”

Polar Lights No.13, 2012

“光”和“空间”是李姝睿作品中的关键词。与1960年代风靡西方的光普艺术(Op art)所体现的机械感与精确计算的视错觉不同,李姝睿提起画笔描绘光近乎出于本能。这种本能使后来每一个接近她作品的人,能够从身体内部接受到光的宁静与力量。约翰·伯格认为,注视使我们将看见的事物纳入我们所能及的范围。

李姝睿笔下的光一边向内思索,一边向外延展,探讨身体反应的同时包裹周围的空间,甚至空间中散落的光也无法避免地被吸入观看的当下与此刻。她所创造的光包含着无穷丰富的层次。


“作品并不需要过分的解说,

而是它自然的存在,并被观众遇到。

说不定这样会感受到一些新鲜感,

之后还会念念回想一下。”

在李姝睿看来,“当我开始创作‘光’系列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光普艺术。选择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是很本能的,在我基因里的。而我对于光的概念一直是与空间不可分离的。我非常努力地使得我的作品可以影响人的想法,灵魂,和身体,超越语言的界限,和逻辑的惯性;使得我的观众可以体验并且进入到我的艺术构想世界中。”




李姝睿的作品常被看作是抽象的。但她的创作出发点从来不是为了抽象。从2005年开始画光,7年后才有机会在北京做了第一次个展,她认为如今人们对抽象的关注反应了新一波的消费趋势,而与抽象艺术自身的修炼无关。

订书机,2006(不锈钢)

155厘米,2009(木板,乳胶漆,丙烯,铅笔)

黑桥巴别塔,2012-2013(木板 绘画)

“画面本身没有明确的图像,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就更需要有效率的途径。我喜欢画大尺幅的作品,会让身体有包容感,画面的平衡感需要精准打磨,传达才会更准确、更充分。抽象没有形象,要走心,控制的难度更高。”

在“蒸发之前的时刻” 系列中,一排形状整齐的圆形绘画并排悬挂在绘有类似大理石纹路的大尺幅纸本上。每个圆形的颜色有细微的差别,看上去如同巨型的水滴。在灰黑色大理石纹的衬托下,它们像潺潺流水中凝结的晶莹冰珠,温柔,平静,有力。每个圆形向一个汇聚高光的点渐变,那些光点似乎拥有奇异的魔力。

The Moment Before Evaporation, 2018(丙烯,帆布)

宇宙来源于光明还是黑暗,2011

(亚麻布,丙烯,木板,地毯)





某一个瞬间,李姝睿被问及当下脑中所想,她回答:“多种多样颜色的光,黑光,立体的空间,黑洞,不符合3D思维的空间的草图,我儿子的脚,透明的灰色的变形,强迫性的失调,削铅笔,一些会在你闭上眼睛时跳跃的色块,一幅200年前的画着月亮的中国画,流动的水,低频的噪音,量子力学,一个阴影的镜面反射,罗夏测验。”

192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赫曼·罗夏(Hermann Rorschach)创立了一种投射法人格测验——这一测验由10张有墨迹的卡片组成,被称为罗夏测验,或罗夏墨迹测验(Inkblot)。这些图片形状对称,本身没有意义。

墨迹测验

被试者会被持续追问图片像什么,为什么像,哪一部分像等一系列问题。比如有人在图片中看到了一只熊,那为什么是熊?哪里是头,哪里是脚?哪里毛茸茸?如果被试看到熊在动,那么是哪里在动?那一点让你觉得熊在动?熊在怎么动?

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需要被记录和编码的重要数据。编码完成后,今天的医生会把代码一一输进罗夏的软件中(80年代以前都是手动查表),随后软件将生成一份10-20页的人格报告,报告内容涵盖自杀风险、压力管理、自我感知、抑郁、精神分裂、躁狂等十余个方面。 

罗夏测验的统计表格

2011年,李姝睿创作了《罗夏测验3号》,与古老的心理学游戏进行了遥远的时空对话。她的作品重现了墨迹测试中神秘图案的形状特征,灰白的大片墨迹被晶莹剔透的紫色和蓝色的光点所取代。李姝睿借用一个古老而充满争议的心理学测试的外壳,用一种似是而非的方式保留了名称,却置换了内容与形式,在一个新的容器里填满了光的原子。


“我的罗夏测验是是大家依赖的那个中心,

是你去感受、去反省的那个中心,

是一个关于敏感度的测验。”

罗夏测验3号,2011(丙烯,帆布)

由李姝睿设计的 Lady Dior 手袋





传奇实验乐手李带菓发行过一张专辑以自己的妻子为名——《李姝睿》。他平日演奏琵琶、大提琴、卡林巴、b-box,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乐器,但在这张专辑里他只演奏一种:琵琶。他使用无数种演奏方式来弹奏这一古老的乐器,听上去时而如同暴风骤雨,时而如小溪潺潺。 

《李姝睿》,2016

这张专辑的缪斯,艺术家李姝睿正是那个把一百种乐器化为一种,把大珠小珠落玉盘化为笔下神迹的人。





Lady Dior手袋诞生于一九九五年,以其极具建筑感的线条,诠释了品牌的现代典雅风范。每年经不同艺术家的多次重新演绎与艺术创作,为这款手袋源源不断地注入艺术内涵。

2018年第三期Dior Lady Art艺术合作项目,首次完全由女性对Lady Dior手提包进行重新设计。

由李姝睿设计的Lady Dior手袋

包括李姝睿在内的十一位女性艺术家,来自全球各地,年龄与国籍各不相同。从面料、材质、色彩及至吊饰,每位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期望与渴求,以各自的审美对这款手袋进行着再创作。



制片人 / Shaway Yeh

监制 / Yaohui

导演 / Liting Hong

执行制片 / Feier Ren、Yiran Zhou 项目经理 / Gabby Wu

摄影指导、灯光指导 / Yichuan Huang

创意协助 / Coco Ho 妆发 / Deng Zhang

后期 / Lin Xuan、Minghao Li 混音 / Hazel Chen

音乐 / Daiguo Li


撰文 / Madbadlizard

编辑 / Mark


部分素材由艺术家李姝睿提供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