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也是一个车窗风景收藏家吗?

小刘 NOWNESS现在 2022-04-12

🪟🍃

“看得见风景的车窗”


从去年至今,摄影博主 @Thomas看看世界,一直在微博上更新着一个有趣的摄影系列:“火车看中国”。在他的镜头下,“可可西里雪山下的公路与光缆、沱沱河站外密集的防沙网墙、以及戈壁滩上孤零零的4G信号塔”,都成了被小小车窗框起来的别样美好。

©️ 拉萨-林芝铁路车窗外的风景,图片来自微博 @Thomas看看世界

作家周国平也曾经在散文《车窗外》中形容过这种坐在车里往外看的感觉,“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如果你也是一个车窗爱好者的话,一定会理解这种“流动的梦境”般的感受。这次,我们找到了一些爱在旅行中看风景的艺术家们,带你一起进入他们的白日梦。



01 车窗外的上世纪

Saul Leiter


五十年代美国彩色摄影的先驱Saul Leiter,一直以擅长呈现明媚的色彩和柔和的气氛而闻名。作为一位“懒散”的摄影师,五十多年来,他所拍摄的地点都几乎位于自己所住的街区附近。观看Saul Leiter的摄影作品,就像乘坐一部通往五十年代的时光机,上世纪纽约街头的天气、人物和景致立刻跃然眼前,那些他在雨雪天透过车窗所拍摄下的画面,也透出了别样的朦胧和温情。

©️ Saul Leiter

虽然Saul在五十年代拍摄了大量照片,但因为当时并不流行彩色摄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作品都没有得到业内与大众的欣赏。直到2006年,在作家兼策展人马丁·哈里森(Martin Harrison)的帮助下,Saul将自己的部分照片整理成书籍《Saul Leiter Early Color》,并于同年举办自己的第一次个展,外界才终于注意到了这位出色的城市风景记录者。

©️ Saul Leiter

作品公布之后,人们无不被Saul的照片中那些日常、巧妙而又温馨的视角所打动,马丁·哈里森就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摄影风格,“他在曼哈顿的漩涡中寻找宁静的人性时刻,在最不可能的环境中打造出独特的都市田园。”

  ©️ Saul Leiter

2012年,以摄影师本人为主题的纪录片《In no great hurry(不急不躁)》在纽约首映,在片中,暮年的摄影师用不疾不徐的平静语调,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道出了自己不像同时代其他摄影师那么热衷表现的宏大议题的原因,“我恰巧相信简单事物的美,我也并不认为痛苦比快乐更加深刻。”

©️ Saul Leiter

纪录片上映之后不久的2013年,在距离90岁生日一个月前,Saul在家中安详辞世。而他镜头中的那些隔着车窗和玻璃的、模糊疏离而又美妙的城市风景,自然也跟着这些作品一起,成为了人们永恒的纽约记忆。

©️ Saul Leiter



02 火车之旅

Damian Heinisch


2013年,来自德国的摄影师Damian Heinisch经历了一次漫长的火车之旅。他从乌克兰一路坐到挪威,路线斜穿了大半个欧洲。与此同时,Damian也把自己在一路上透过车窗遭遇的见闻,都一一拍成了照片。

  ©️ Damian Heinisch

表面上看,这本摄影书似乎只是简单的游记,但根据摄影师自己的介绍,其实这些照片处理起来相当复杂:首先,他要盯着相机持续拍摄几个小时;然后将所拍到的照片一一冲洗出来,并在其中“提取人的存在”;最后,还要将所选照片按旅途前后顺序排列进正确的时间线,这场旅程的回望才算至此完成。

©️ Damian Heinisch

这次旅程看似平凡,其实是Damian对自己、父亲和祖父,三个人各自生命中移民他国的长途旅程的记忆探寻。三次旅行中的火车,也成为了他们漫长记忆的共同载体:

©️ Damian Heinisch

1945年,Damian的祖父踏上从波兰格利维采去往乌克兰一个劳改营的列车,最终客死他乡,只留下了一个记录着漫长列车行程和在劳改营艰苦生活的日记本。1978年,由于失业和生存困难,Damian的父亲又踏上了从格利维采去往西德的列车,并在那里展开了新的生活。因为三代人在旅行时的年龄都是45岁,Damian便将他的这次创作命名为“45”。

2018年,Damian又将几次列车上的记忆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一次:他在房间的桌面上放置一排投影仪,仪器投射在墙上的光影仿佛一排列车车窗。他将照片按照时间顺陆续播放,配合室内同时播放的火车轰鸣声。影像与墙上不时闪过的车窗风景融合,坐在椅子上观看的人,会感觉自己就像身处一辆前行的火车上。

©️ Damian Heinisch

除了家族的记忆,Damian也希望通过这次旅行探寻二战对于欧洲的深远影响。在他看来,虽然如今的欧洲虽然早已走出了几十年前的战争阴影,但其实,战争对个体的影响依旧长远且代代相传。所以,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旅行,其实也可以说是摄影师本人的一次精神之旅。



03 旅行窗外

Letizia Le Fur


以车窗为相框,摄影师Letizia Le Fur将自己在世界各地坐在车里旅行时,眼前那些一闪而过的景象都定格到了相机里。法国乡间小路上热闹的集市,和在车窗前探头探脑的牛;摩洛哥色彩缤纷的小镇上,身着浅紫色长裙、坐在树下交谈着的的妇女们;甚至非洲毛里求斯小岛上挤满了人的巴士,都成了Letizia记录下的内容。画面中刻意留下的车窗边框,让观者也获得了“和摄影师一起坐在车里旅行”般的奇妙体验。

©️ Letizia Le Fur

Letizia于1973年出生在巴黎一个叫做圣但尼的郊区小镇,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她,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学习期间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所以从她的作品里,你很容易看到绘画般的构图,元素和色彩,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像画画一样摄影。”

©️ Letizia Le Fur

Letizia热爱旅行,也喜欢用镜头记录路途上的故事。旅程中,除了那些难得一见的社会景象,她还会常常将目光投向车里那些因疲倦而沉睡,或者打开手机却若有所思的人们。

©️ Letizia Le Fur

介于现实和想象之间、甚至有些超现实的色彩是Letizia的作品让人过目不忘的一个重要原因。她对于特殊色彩的执着,一方面来源于童年时在郊区成长的灰色经历,“我来自一个丑陋无所不在的环境,在丑陋中寻找美丽是一种生存技巧,所以我希望把色彩推到现实的极限。”另一方面则出于对古典神话的痴迷,受此影响的Letizia,在作品中也带上了这种梦境般的神秘与朦胧。

©️ Letizia Le Fur

这或许也就解释了,为什么Letizia作品中总是会出现那些凭海临风、不知正在何处的车窗——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并不是Letizia记录现实的路途中“看见”的,而是她自己修建的、另一条逃离现实的路。



04 温柔的车窗

Jang Dong Won


从2017年起,来自韩国的年轻摄影师Jang Dong Won开始将自己在街道、旅途和房间里拍摄的照片陆续发表在网络上。虽然拍摄地点看起来并无特别,但照片里浪漫柔和的色调和抚慰人心的治愈感,让他获得了五十多万粉丝的关注。其中,那些车窗视角的作品,更成为了他在社交媒体上的代表作。

©️ hello_dongwon

瑞典深绿的远山和浅蓝的湖泊,夹在嫩绿的田野之间的意大利村庄,冬日的纯白札幌,颜色像桃子一样的傍晚天空和轻飘飘的云朵,这些美如仙境的场景就像一幕幕实时滚动的春日电影,被坐在车上的Jang Dong Won及时地记录了下来。

©️ hello_dongwon

Jang Dong Won说,自己的照片大多由手机拍摄,然后会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剪裁和调色。2019年,他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摄影书《什么东西能给你安慰?》,就像书名里提到的那样,摄影师希望通过照片里的细腻日常来打动我们的心。

©️ hello_dongwon



05 无法停留的风景

增田贵大


在正式拿起相机之前,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日本摄影师增田贵大(Masuda Takahiro)每天都需要在往返于广岛和大阪的新干线上度过好几个小时。为了在这几个小时的枯燥无聊中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对摄影本来就略有基础的他,几年来陆陆续续拍下了许多车窗外“无法驻足观看”的风景。

  ©️ 增田贵大

身为风景的局外人、坐在远处眺望的拍摄视角,让增田贵大的摄影作品中,自然景观所占的面积远远大过人类本身,微微模糊的画面氛围,也因此显得格外遥远宁静,跟列车超过200公里的时速形成了鲜明的“极快与极慢”对比。

  ©️ 增田贵大

春天樱花树下野餐的年轻人,田野里正在劳作的老人,路旁工地中正在干活的工人,湖边独自遛狗的男孩,都被增田贵大一一捕捉。2017年,他还以自己常坐的这趟列车的名字“NOZOMI(希望号)”为名,将这些照片整理成册出版。

  ©️ 增田贵大

拍摄这些窗外点滴的意义,就如同知名摄影师森山大道为这本书所写的评语那样,“高速行走的列车窗外,总是以线性姿态流动的外头风景其实是一些极为真实、无法揣测的点所构成的集合体。而在镜头下静止的这些点,则传递出了那些名为‘日常’的样貌。”増田贵大至今还在坚持拍摄他的车窗定格,还把其中的一些作品发布在了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中。



🕙✉️🕙

 来聊 

 你在车窗边都拍到过哪些风景?



撰文/小刘

编辑/Svet

排版 /Jasmine

NOWNESS



更多「生活中的摄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