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CAUer,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6-24


两个月拿到飞行驾照

54岁成为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

三年后作为“年青人”

完成“2050”环球飞行

CAUer张博从不给人生设限、不断突破

完成一次次看似不可能的挑战

永远年轻,攀登高峰










人物简介






张博,曾就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199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并在2008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授予的“杰出校友奖”,他也成为该校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09年,获得国务院侨办颁发的“百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2014年,他用时58天取得私用飞行员执照,创造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航空学院建校70多年历史上考取飞行执照用时最短的记录。现任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和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带着梦想一起飞”


所谓环球飞行,是指从地球某地飞起,必须回到出发地,穿过地球所有的子午线,由同一位飞行员驾驶同一架飞机或飞行器完成所有飞行任务,航线绕地球一周,总航程超过南北回归线长度36787千米。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全世界有10000多人次成功登顶珠峰,进行环球飞行的只有400多人次,而且没有一次是从中国的国土出发。”挑战中国的首次环球飞行,张博动力十足,“我要去填补这一空白!”



2016年8月7日,张博团队从首都机场开始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

“计划从北京起航,经过俄罗斯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再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向南飞过加拿大进入美国西雅图,向东横穿北美大陆,经过芝加哥、华盛顿、纽约飞至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再经过北极圈、格陵兰岛、冰岛,随后飞入英国、欧洲大陆,最后进入土耳其再沿丝绸之路飞行,经过中亚五国后,回到祖国境内,沿新疆、甘肃返回北京完成环球飞行”, 张博介绍到,环球飞行经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哈萨克斯坦等23个国家,约50个经停点。



这一环飞计划十分缜密,途中可以尽揽风景,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从伊斯坦布尔到兰州阶段,作为中国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宣传大使,张博还完成了“空中看丝路”的壮举,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在三万英尺高空飞越丝绸之路的人。

路途中,张博一行用印有敦煌故事的丝绸礼物和各界朋友进行交流交换,并先后进行了取土留念活动,“无论是美洲还是欧洲,不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寻常巷陌,我和团队也在飞行过程中大力宣传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经过49天,航程40818公里的环球飞行后,9月24日,张博的飞机抵达北京,中国首次环球飞行圆满成功!

当飞行结束时,张博并没有急着走下舷梯,而是抚平陪伴他一路的五星红旗,“行程中每次降落时,我都会高举五星红旗走出机舱,这份属于炎黄子孙的骄傲和光荣,要展现在全世界人面前。”



完成第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为弘扬“让世界离年青人更近,让年青人离世界更近”的理念,在参加完由全球志愿者共同发起的有关科技和未来的“2050”科技活动后,张博作为与众不同的“年青人”,带着这份激情和梦想,又开启了第二次环飞。



不同于第一次,此次飞行历经时长68天,航程4.1万公里,更富有冒险和挑战精神。

“这种超越过去的精神,传播‘让世界各地的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的理念,是我开启第二次环飞的追求”,同时,张博所使用的飞机也专门绘制了“2050”的标志。“飞行后飞机留在2050博物馆,成为‘2050年青人’的一部分!”

两次成功的经历后,第三次环飞如约而至。

这一次,张博开启的环球飞行历经79天途经20多个国家,飞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经历从零下30度的严寒和零上45度的酷暑,实际飞行52572公里,成功完成并刷新了三次环球飞行记录。


飞行途中拍摄到的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


张博驾驶钻石DA62活塞式双引擎螺旋桨飞机

完成第三次环球飞行


飞行结束后,张博将他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写下了《环球扶摇九万里——我的68天飞行手记》《九万里风鹏正举——我的68天飞行掠影》和《从北京到北京——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纪实》,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立志科普读本《带着梦想一起飞》也已经策划出版。



超短时间拿到飞行驾照!


环球飞行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于已逾知天命之年的张博来说。

一开始,当大家知道张博决定要进行环球飞行时,都表示不信,毕竟“年过半百”,但他毅然决然决定要挑战一下,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年轻的干劲!



由于工作事务繁忙,张博仅仅凑出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安心学习,尽管心态年轻,但体能毕竟无法与青年相比,仍然会对张博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他来到伊利诺伊大学(UI)航空中心,在帕克兰学院接受系统的飞行训练。

“能飞的时候都在飞,不能飞的时候都在学”,这是张博在学习期间的日常,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张博很累,但是仍坚持不放弃。

功不唐捐。飞行驾照的四场考试——笔试、飞行前单飞考试、口试、上机飞行,张博均一次通过!“学习期间所进行的艰苦训练和超乎寻常的心理考验,不仅提升了我的飞行技术,更让自己有了一颗足以完成环球飞行考验的‘大心脏’”,张博表示。



“人生,是用来突破的”。怀揣年少时遨游蓝天的梦想,带着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张博完成了挑战,也让中国首次环球飞行的远征成为现实。



忆往昔求学时光


“当时生活水平不高,但学习氛围非常好,同学们都在刻苦努力学习”,回忆大学时光,张博提到最多的,是严谨和淳朴两个词,1983年,我从祖国西北的甘肃,一路过关斩将考到北京,张博深知高考不易,唯有以优异的成绩才能进入大学,这百里挑一的选拔,让每位学生都攒足了刻苦奋斗的拼劲儿,淳朴认真的学风,严谨无私的师风,是中国农大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2016年9月25日,中国首次环球飞行到达仪式

在张博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经济条件有限,但我们同学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经济补助。国家和母校,为我们求学提供了很大帮助。”考过来,还要学下去。国家和母校对莘莘学子支持,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勇气和定力在知识的海洋里上下求索。

 “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唯有拥有全面的知识才能有所作为。希望学弟学妹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用开阔的思路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同向同行。

任何人都很难预测自己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引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愿望。因此想要应对信息化时代,就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我在担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时,以此为平台不断锻炼自己,广泛接触社会,使自己在日后应对风险挑战时,更加自如、游刃有余。”


2009年5月,张博回到中国农业大学做客“名家论坛”


“在探索的同时,也要注意精力分配,一定要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信息探索中去,把信息变成自己的储备。除了日常学习,还要多做一些社会交往,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帮助。希望学弟学妹们眼界开阔、知识全面,拥有民族与国际视野。

带着梦想一起飞,张博的梦想一直是更远的蓝天。幼年时对天空的向往,事业有成后仍不丢失的探索之心,推动着张博踏上飞行的航程。在张博眼中,年龄不是梦想的限制,始终心怀拼搏和探索精神,才是真正年轻。“永远保持探索,就永远有活力。”



张博在《环球扶摇九万里》中这样写道:“人生是用来突破的!人生的可能性亦如天空一样没有尽头。”人生不设限,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命运的局限尽管永在,不屈的挑战却须臾不可或缺!”这是《环球扶摇九万里》飞行手记的结语,更是张博的人生写照,亦是他对学弟学妹的期待。



于蓝天中远征

在飞行中圆梦

九万里风鹏正举

热爱、探索

山高海阔,一路前行!











文字 | 齐顺然 李懿展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张舒然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勾琳萱 郑诗盈 宋梦洁 吴笑含 姜承希 丁思远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青春不散场!毕业季活动预告来啦!

高考怎么吃得好?中国农大来支招!

在阿勒泰,比于适更吸引我的是……

好学好看好玩的神仙大学,你爱了吗?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