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中文之美绽放在世界舞台”,这位上大老师“圈粉”无数!

请收藏 上海大学 2024-04-15

从教30年

以至纯至简的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

对待教学

在国际教育领域

悉心培养知华友华学生

为学生成才贡献力量

她是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常峻老师


Part 01.

个人简介:

常峻,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和理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民俗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大学教学竞赛三等奖、上海大学本科生优秀导师、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获国家汉办第六届“汉语桥”留学生汉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参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非遗保护语境下高校人文教育的调整与改革”、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研究”、参与上海市哲社委托课题《上海市志·民俗方言分志·民俗卷(1978-2010)》传统节日部分的撰写和调研工作。


1

传承文化 守正创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常峻从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到后来投身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拥有民俗文化专业背景的她深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扎根于教学实践之中:“我一方面进行语言教学,一方面也始终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教学。我希望将民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起来,尝试在交叉研究中实现语言和文化教学的融合”。

 

常峻参加“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常峻积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路径,致力于“让中文之美绽放在世界舞台”。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常峻认为,“教学与科研并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理论的提升”,两者需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她在双学科交叉研究的碰撞下教授中国学生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也引导国际学生从国际视角了解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面向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留学生开设“中国民俗”学科基础课,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中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培养多元文化理解能力。

 

在课堂外,常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传播意识,积极组织国际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她带领留学生参加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所指导的研究生分别获得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优秀教案奖,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个人赛-中国学生组(文化类)一等奖、个人赛-来华留学生组二等奖,上海大学创新创业三等奖等众多奖项。她与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组织留学生中秋节月饼DIY、参观博物馆、节日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认识中国国情,感知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智慧。


常峻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

 

2

汉语架桥 联通世界


 

采访过程中常峻老师不止一次提到热爱汉语国际教育这份事业。在她的心中,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因为热爱,所以满怀热忱投身于此;因为热爱,所以遇到困难也甘之如饴。她表示在国外时,自己总会很开心地与学生交流,春节的时候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请他们品尝中国菜,虽然不擅长剪纸,但是会努力地找一些吉祥图案去学习剪刻,和学生一起来布置房间。


“看到同学们了解中国春节等节日文化,并且从完全不了解中文,到慢慢能够自如交谈,再到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作为教师的我感到非常骄傲,很有成就感”。常老师迄今已指导过爱尔兰、土耳其、越南、泰国、捷克、毛里塔尼亚、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多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生。


3

春风化雨 亦师亦友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对于学生,常峻一直关注着每位同学的学习生活和情感变化,陪伴他们成长。

 

“我倾向于和学生像朋友一样自由地讨论、谈心。”常老师和学生们在相处和交流中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悉心指点,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寻找研究的兴趣点。“通过反复讨论,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提供给他相关的知识,唤醒自身的知识储备,点燃其自我参与的热情。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和成长的空间。”“我们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不要拘泥于学科界限,跨学科综合研究现实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勤奋钻研、厚积薄发,在兴趣中学习会很快乐,很有成就感。”朴实的话语里承载着常峻老师对同学们的真切期待和美好祝愿。

 

常峻与她的中外研究生们


常峻表示自己愿意也很高兴能够和学生们成为朋友,认真倾听、共同见证。她会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遇到有挫折的学生总是耐心劝解、鼓励。“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困难和挫折,觉得很难的时候可能被推一把,就能有勇气迈进一步。”同学们也都喜欢找常峻咨询专业问题,倾诉人生挫折,分享成功喜悦。学生眼中的常峻亦师亦友,而她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感染着自己的学生。

 

常峻参加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采访时,常老师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日本东京大学访学时,她遇到了毕业多年的几位日本留学生和一位在日本工作的美国留学生,大家聚会时,那位美国留学生突然拿出了一本小册子,对常峻说道:“常老师,您还记得这个吗?”常峻认出,那是一本当年自己为大家制作的毕业纪念册,“我觉得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或许有点简陋,上面有学生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的一些生活照片,还有一些比赛、朗诵等日常场景。”没想到的是,这位美国学生多年来辗转美国、德国、日本等地,竟一直将纪念册带在身边。另一位毕业后在中国航空公司工作的日本学生也在手机上翻出了一篇文章让常峻看:“老师,这是当年我作为毕业学生代表的发言稿,是您帮我修改的。”学生朴实的言语诚挚动人,令常峻深受感动,“我想,这就是我们做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常峻在美国参加汉语教学研讨会


作为教师,最大的快乐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怀着一份热爱,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专注教学,常峻坚守教师岗位30年,这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享受或许是对“教书育人”最好的诠释。常峻不只是这么说,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做一名真正的教师,立德树人、坚持不懈!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

文字:陈晟萱

责编:吴沁

往期推荐

中华文化走出去!上海大学上榜!

“多学一点,我获得的愉悦就多一些” ,这位上大学子奔赴心之所向!

上大,花开!你听,这是春的脚步……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