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搜第一!这款“救命药”突然火了,医生提醒→

建德发布 2024-04-26

氯雷他定是什么?

相信很多“过敏星人”对此都不陌生

这是一种专门用于

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

过敏性结膜炎、花粉症

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抗组胺药



4月17日

话题#氯雷他定#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眼下正是各种过敏原活跃的季节

以氯雷他定为代表的抗组胺药

是不少过敏人群的“救命药”

网友们纷纷发问

我的救命药怎么了?


飞絮高发期

抗过敏药需求上涨

氯雷他定是一种

用于治疗过敏症状的常用药

为了缓解过敏症状

近期成为不少网友的随身必备



相关数据显示自3月中旬以来大众对过敏症状相关治疗用药需求量大幅上升环比3月上旬氯雷他定的搜索量增长1.5倍“过敏性鼻炎”关键词

搜索量增长2倍


“过敏星人”的噩梦——飞絮

目前已进入第二轮盛飞期

近段时间有不少网友表示:恼人的飞絮开始飘了隔着屏幕都觉得痒!



飞絮看似浪漫,实则恼人尤其对过敏人群很不友好
更糟心的是这可能远远还没结束……据气象台专家介绍4月16日至21日整体平均气温将进一步上升天气条件利于杨柳飞絮的产生和飘飞

杨柳飞絮将进入第二次高发期


医生提醒:务必遵医嘱

此次氯雷他定登顶热搜

在网友评论中可以发现

很多人有长期依赖抗组胺药的情况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长期使用抗组胺药

有没有副作用?

有哪些注意事项?


杭州市三医院许海波医师提醒:“氯雷他定毕竟是一种抗组胺药、受体拮抗剂药,常见副作用就是嗜睡,我们一般建议晚上睡觉前服用。针对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开车的患者谨慎服用,特别是饮酒期间同时服用抗组胺药加重认知和精神运动障碍。”


许海波医师表示,过敏性鼻炎一般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治疗我们以局部用药、鼻喷为主,发作比较厉害时,比如季节交替时会推荐吃一段时间氯雷他定,时间在2-4周,2周后过敏性鼻炎一般会慢慢好转,好转就要把药慢慢停下来转为局部用药(鼻喷)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有网友表示,季节性过敏扛一下就过去了?


事实上,不严重就不用药、靠生扛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任由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能会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一旦严重过敏反应发作,经常是迅速蔓延全身的症状。因此,对过敏性疾病必须加以重视,阻止它由轻到重的进展。


“氯雷他定”并非唯一用药

除了氯雷他定

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平台指出

“西替利嗪”也可以抗过敏

这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疑惑

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

两种药品到底有何区别?



据科普中国,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都属于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可以阻碍组胺和受体结合,让组胺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但属于不同种类的化合物,不过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一些小样本的研究,发现在过敏性鼻炎和缓解蚊子叮咬的治疗中,西替利嗪改善症状比氯雷他定的效果好,但是比氯雷他定容易出现镇静作用(比如嗜睡)。


目前没有数据表明急性荨麻疹使用哪种药物疗效更优,几项针对慢性荨麻疹的研究提示,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的疗效可能略优于其他药物。


用药小结

1. 谨慎选择药物。抗组胺药只适合在医生指导下,用于缓解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尤其是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老人、儿童,用药需谨慎。

2. 注意用药的时间和剂量,即使临床上被认为非常安全的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一般也不宜连续服用超过一个月。由于存在用药的个体差异,如果症状没有改善,不可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其他药物或治疗方式。


3. 服用抗组胺药期间不能喝酒,否则会加重肝脏负担,抑制中枢神经。


4. 不能在皮试之前服用,氯雷他定会阻止或降低皮试的阳性反应发生,影响结果。


5. 不与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抗生素联用,这两类药会导致血液中氯雷他定含量增高,容易加重不良反应。


6. 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抗组胺药的肝肾毒性非常小,但有文献资料显示,部分一、二代抗组胺药可能有潜在的心脏毒性,虽比较罕见,但本身有心脏病或心血管风险的人,需长期使用抗组胺药时要留意。

这些过敏性疾病近期高发

“自救指南”收好

以下是针对四类高发的过敏性疾病

整理的实用“自救指南”

⬇️⬇️⬇️


01过敏性鼻炎

它是最常见的过敏疾病,南方地区多以室内尘螨、霉菌、动物皮毛等为主要过敏原,可常年发作;北方地区除了室内过敏原外,花粉过敏也比较多见。


此外,换季时空气成分改变、气压变化,还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俗称“气管过敏”)。


过敏性鼻炎可不只是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这么简单,还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分泌性中耳炎;重度过敏性鼻炎,若不积极治疗,还可能引发哮喘,一旦急性发作会威胁生命。


如何应对?

①药物治疗。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抗白三烯药物等来缓解症状,但务必按照医生的处方规范用药。


②脱敏治疗。又称为免疫治疗,可分为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但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目前主要针对过敏原为粉尘螨和(或)屋尘螨的等过敏原明确的患者。


③鼻腔冲洗。常规使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缓解鼻塞和鼻痒。


④远离过敏原。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定期开窗通风,勤洗勤换床单被褥,常晾晒床垫,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花粉飞舞时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衣。


⑤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锻炼,如游泳、散步、慢跑和瑜伽等,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且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


02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咽痒、咳嗽、胸闷气短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气促、喘鸣、呼吸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旦哮喘发作,当务之急是脱离过敏环境,使用能迅速、有效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

如何应对?

目前广泛使用的药物是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通过吸入装置控制病情。


如果是季节性哮喘发作的人,可咨询专科医生的建议,诊断是否可在高发季节前就开始持续规律用药,直至度过高发季。


一旦哮喘发作,如果喘息较重,应坐位或半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用药;如果是严重哮喘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完整说完一句话、喘息声音响亮、脉搏过快时,要及时送医治疗。


03过敏性皮肤病

春季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主要有过敏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肤病、湿疹等。


如果发现身上长了大片的片状风团,伴有明显瘙痒、红肿,就要警惕过敏性荨麻疹,过敏原可能来自感染、药物、昆虫叮咬或接触了某些过敏物品。一般以预防过敏原为主,同时采取糖皮质激素配合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接触植物花粉、洗涤用品、护肤化妆品等出现了小丘疹、红肿、红斑、灼热、水疱等,要警惕是接触性皮炎。可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炎止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光疗等。


如何应对?

难治易复发的患者,还可通过斑贴试验、抽血查变应原等方式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


春季注意对皮肤的保养,清洁、保湿、防晒是关键。当出现皮肤问题时,切忌乱用药或使用偏方,勿抓挠或用热水烫,应及时就医。


急性发作期适当忌口,平时对于食物过敏原阳性检测大于二级的食品应小心食用;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舒缓压力,对减少过敏的发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04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高发期如果出现眼痒、频繁揉眼、结膜充血发红、频繁流泪、有灼热感、畏光、分泌物增加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尤其是还伴有鼻腔过敏、皮肤过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确定是否患有过敏性结膜炎。


如何应对?

对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组胺药、抗过敏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适当冷敷或用生理盐水清洗眼睛,切勿揉眼。


反复发作的患者需明确并去除过敏原,常有植物花粉、尘螨、湿冷空气、动物毛发等。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原还未得到确定时,也要先注意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减少与动物、花草接触的机会,少吃海鲜等,尽可能地避开可能的过敏原,同时要锻炼好身体,提高免疫力,以减轻过敏发作。

还可以如何防护?

戴口罩!穿长袖!

除了使用抗过敏的药物

很多“资深患者”表示

最好的应对方法

其实是戴好口罩!


此说法也得到了医生的认同

↓↓

北大医院耳鼻喉科隋海晶医生提醒

易过敏人群外出时要

“全副武装”遮挡飞絮

中午尽量少出门

在室内要注意关闭纱窗

外出回来可清洗面部、鼻腔和口腔


过敏性体质及患呼吸道疾病

特别是哮喘的人群

最近一个月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若出门,要尽量远离有飞絮的地方

避免吸入

要戴好口罩、护目镜,穿上长袖衣服



来源/中国日报、潮新闻、都市快报

编辑/唐添琪

一审/李宛谦

二审/纪婕妤

终审/杨文强

----<猜你喜欢>----

你是过敏人群吗

点个“”和

告诉小布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