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受全国表彰!

喜 讯

10月31日-11月3日,中国作物学会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度会议在湖南长沙举行。


会上,对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进行了表彰,我校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暑假大学生赴山东省东营市‘九曲黄河農情意’”实践调研团、“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暑期赴山东省东营市重走习主席之路‘豆志昂扬’”实践团队均获得“2022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最具影响力小队”“2022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优秀小队”荣誉;指导教师宁堂原、张大健被评为“2022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优秀指导教师”;田梦霞被评为“2022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先进工作者”。



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是2015年由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组织全国近50所涉农大学的农学院,发起的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以知贫、识贫、解贫为目标的师生联合活动。2022-2023年联合实践共有来自50余所涉农院校的589支小队、463余名指导教师和5000余名学生参加。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解民生、治学问的良好风貌。


优秀指导教师


张大健,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长期围绕大豆产量、品质相关农艺性状的分子机制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了高产与品质优异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建立高产株型育种与优质高产育种技术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项,选育了3个大豆新品系。研究成果为大豆分子育种设计提供重要资源,为大豆产能提升和种业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宁堂原,教授,农学院植物科学与信息党支部书记,农学专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现代农作制度、生态农业、盐碱地高效利用等方向研究。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在土壤耕作与固碳减排、肥水高效利用、盐碱地生态高效利用等多个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主讲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一流课程,荣获“山东省创新创业导师”“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各类荣誉十余项,指导大学生获得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创新组银奖、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先进工作者



田梦霞,农学院辅导员,注重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育人实效,先后组织、指导15支队伍奔赴各地市开展社会实践,所指导团队事迹受到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多个主流媒体平台报道。主持、参与校级课题4项,获山东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等荣誉、奖励5项。



最具影响力小队、优秀小队


赴山东省东营市“九曲黄河農情意”实践调研团


团队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东营市农高区,实地探索新农业形势下,农业发展新出路;考察调研,学用结合,走访多家农业合作社,了解盐碱地农业情况;指导教师宁堂原教授录制高产高效农业指导视频,推广农技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记录、总结,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多场,团队事迹被大众日报等媒体平台报道三十余次,影响广泛。


赴山东省东营市重走习主席之路

“豆志昂扬”实践团队


紧跟国家农业政策导向,怀揣农学人的热忱和情怀,团队赴东营市义和镇开展实践学习。在义和镇,团队学习了当地的红色文化,感受了当地的淳朴民风,开展了“爱护粮食-粮食从哪来”的志愿宣讲,并通过走访多家农业企业,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东营耐盐碱作物的生长情况,参与到耐盐碱大豆的大田杂交工作,激发了我们农学学子投入祖国乡村建设的决心。实践情况受到作物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共青团东营市河口区委、百年义和等公众号的报道。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来源:农学院

通讯员:纪春景

编辑:王诗慧
审校:胡学俭 李庆亮 张钦龙 赵然

登高必自

-山东农大融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号:sdauxcb
新浪微博:@山东农业大学
投稿信箱:sdaunewmedia@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