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报!人大法律援助项目被评选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全媒体中心出品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首都文明委公布了2023年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名单,经校团委报送的“以法为炬,普法启明、惠民暖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项目被评选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01

项目介绍

“以法为炬,普法启明、惠民暖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项目是法学院指导,人大法律援助中心运营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多年来,该项目始终坚持以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诉讼代理为主要抓手,凝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热心学生,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社会输出着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公众号拥有3万多名关注者,遍布全国各地。

在普法宣传方面,法律援助项目在市司法局、团市委等单位支持下开展,打造“青春船长·法治启航”等精品项目,走进人大附小、团结湖中学、北京市十七中小学部等中小学,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文化。

在法律咨询方面,法律援助项目坚持线上和线下双线联动,既通过邮箱联结法律援助中心和社会弱势群体,以出具“法律意见答疑书”的方式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又积极依托与最高人民法院、海淀区人民法院、消费者协会值班等单位的合作值班项目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高效地开展援助工作。

在案件代理方面,据统计法律援助项目正式处理代理案件逾100件,帮助当事人填写立案登记表近15900份,聚焦于劳动纠纷、交通肇事纠纷等简易民商事纠纷,高举法治旗帜,维护公平正义。

02

人大法援人

法律援助项目以引领和推动高校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打造出了一支本硕博联动、学思行合一的专业化学生法律服务团队。该项目的运营团队——人大法援人,始终秉持“以我所学,奉献社会”的核心理念,在躬身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锤炼实务本领,始终致力于让社会贫弱者感受到法律的温情与公正,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人大青年力量,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时至今日,法律援助项目已经累计派出志愿者15000人。目前280位志愿者正活跃在本年度志愿活动中,其中还有26名骨干活跃于幕后为志愿者开展活动保驾护航。同时,该项目还作为面向全体人大团员和青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一环,鼓励带动全校团员青年投身民主法治建设,培养高素质学生法律服务团队。

03

志愿者(骨干)代表心声

关于法律援助项目,他们说:


能够把自己有限的大学生涯投入到无限的法律援助事业中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一路上携肩志同道合之人,在赠人玫瑰之时也收获着点滴温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尽吾辈之力传承人大法援之光。

——陈丽金

投身法律援助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以法为炬”的魅力,以自己所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点点贡献,努力使自己最本真的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如火焰般明亮照亮人们的心灵。法律援助是我们愿始终坚持的事情。人大法援,我们一直在路上!

——杨欣媛

在人大法律援助中心,我学会了厘清当事人的需求,也学会了爱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对他人具有同理心,给他人情绪上的支撑。在这里,我收获了友谊、认可和成就感,这些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惟愿吾辈法援人能不忘初心,始终保持情怀和温度,始终对法律援助保持热情与真诚。

——汤佳瑜

“让悲观者有力,让无力者前行”是我在法援最深刻的体会。相比于在实习实践中的“空中楼阁”,在法援里,接触到更多是当事人之间理不清的情感,普通人一地鸡毛的生活,一个个无奈又心酸的案件。正是这些真实的、可触碰到的鲜活故事,一次次提醒着我学习法律的初衷。这些为他人提供微末帮助,又获得真挚感谢的经历,希望能让将来的我们无论在哪里,都不忘来路。

——潘烁

法律援助项目让身在象牙塔的莘莘学子走进了广袤的现实,传递了公平与正义的点点星光,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法治建设的田野上,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黄丹青

未来,学校团委将联合法学院持续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珍惜荣誉、踵事增华,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始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为他人送温暖的坚定前行者,引导更多人积极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激荡出更大回响,不断为谱写好首都精神文明和道德风尚建设的新时代华篇作出新的人大贡献。

指导老师:洪   荞

文案:王熠、杨欣媛

图片:人大法律援助中心

编辑:高艺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