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塔寺论谈:聚焦《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讨老城未来 | 学术季

导读

9月26-27日,学术季之“白塔寺论谈”2020主题活动·“老城·新街”在新街口街道办事处举办。论谈活动从控规实施、老城保护、街区更新、民生改善4个方向展开讨论,综合探讨老城未来的可能性。


本文字数:3811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白塔寺论谈”由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和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共同主办,由“白塔寺再生计划”实施方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寓意“坐而论道、谈笑风生”,致力于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西城区落地实施提供一个权威解读、经验分享、思想碰撞的平台。


“白塔寺论谈”2020主题活动之“老城·新街”于9月26-27日在新街口街道办事处举办。论谈活动共计4场,共邀请十余位专家进行主题分享和交流对谈,分别从控规实施、老城保护、街区更新、民生改善4个方向展开讨论,综合探讨老城未来的可能性。


“白塔寺论谈”主场以“展望2035·共话美好未来”为主题,聚焦《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入学习核心区控规的各项细则,并加深规划领域专家学者与街道、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论谈上半场由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工委书记王波主持,下半场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所所长刘巍主持,受邀演讲嘉宾包括: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杨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新街口街道责任规划师徐健,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茅明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唐燕


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


主持人:王   波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工委书记


“白塔寺论谈”是首次与大家见面。此“论谈”与彼“论坛”一字之差,寓意有别,这个名字甚至旁边的引号都体现着领导的关心和集体的智慧。我们致力于营造坐而论道、谈笑风生的写意。2020年8月21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论谈和夜话应运而生,我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权威解读、经验分享、思想碰撞的平台,为控规落地实施做出新街口的贡献。 


张立新

西城区委副书记


这次“白塔寺论谈”以“老城·新街”为主题,其中,“老城”提示我们肩负着老城保护的责任,“新街”既概括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暗含了论谈举办的所在地新街口街道。希望大家记住白塔寺,记住新街口,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老城区得到更好的保护,实现复兴。“白塔寺论谈”的设立和推广,对促进老城保护更新、解读学习《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保护老城风貌和实现现代生活是摆在控规实施中的一个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政策机制和实施路径的创新,我们将以街区保护更新为抓手,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推进控规扎实有效落地。当前西城区正在实施宫门口东西岔保护更新项目,作为核心区控规发布后首批实施的老城街区保护更新项目,我们将努力打造老城保护的示范项目。


杨浚:以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发展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实现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首先介绍了首都规划“四梁八柱”的形成背景。2014年总书记第一次视察北京后,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一核两翼”的规划。其中“一核”就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两翼”分别为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其后,回顾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共编制了7版城市总体规划,从1953年第一版《改建与扩建北京规划要点》,到2017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最新一版总体规划确定“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新的城市空间格局,历版总体规划对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比较历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其实质是围绕着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回答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和“怎么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随后,介绍了最新版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并将总体规划的内容概括总结为7个主要部分,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和阐释。这7个方面分别为:(1)以更坚决的态度,落实城市的战略定位;(2)以更宽广的视野,放眼京津冀谋划首都未来;(3) 以更长远的眼光,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 ;(4)以更刚性的底线约束,划定三条红线;(5)以更科学的要素配置,统筹“三生”空间;(6)以更真诚的行动,着力改善民生;(7)以更深化的改革,构建规划统筹实施机制。规划批复后,为了推动新版总规的实施,建立了“事前有组织,事中有督查,事后有体检评估”的规划实施体系,总规实施3年的评估结果表明,6个方面工作得到了优化提升:(1)城市战略定位得到落实,首都功能得到优化提升;(2)城市规模得到严格控制,切实做到减重、减负、减量发展;(3)底线得到严格坚守,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确立,“两线三区”大格局得到进一步清晰和完善;(4)“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六大空间秩序得到优化;(5)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完善,城市韧性,包括空间韧性、设施韧性和组织韧性不断加强;(6)以治理“大城市病”为重点,围绕“七有五性”民生需求,城市运行系统进一步完善。


石晓冬:发挥规划引领和治理作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首善之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从4个方面介绍了与核心区控规相关的重点工作。第一个方面是规划的编制。核心区控规的编制是总体规划实施102项任务的第一项,于2020年8月21日由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强调规划的重点是“两个突出、六个注重”,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注重中央政务功能保障、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街区保护更新,注重改善民生、注重城市安全,并针对控规实施做出要求。


第二个方面是控规的相关体系,包括:(1)开门编规划的体系,体现“开门问策、集思广益”;(2)面向实施的技术体系,从街道细分街区、地块,分层分级分类指导;(3)面向保护更新实施的体系;(4)控规的成果体系。在成果体系中,提供导则和图则作为参考性文件,加入规划实施要点,与实施紧密结合,便于执行。导则和图则的实际作用以新街口为例,通过对街道历史背景和现状情况的研究和调查,新街口街道划分为7个街区,并对地区进行定位,重点关注文化设施,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以及对城市设计提出具体要求,通过项目库的方式将控规落实在空间上。


第三个方面为规划的目标,即“纲维有序、高效运行的国家中枢;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

最后一方面是关于规划的实施。明确首都规划是中央事权,发挥首规委的职能作用,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央地之间、部门之间、两区之间、部门和两区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重要性。


主持人:刘   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边兰春:老旧小区改造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历史街区的更新两个重要方面,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的思考、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对老旧小区改造与完整社区建设,以及怎么回应服务城市、创造美好人居环境这4点,分享了对于过去工作的思考和对于未来工作的看法。同时,结合如福建的完整社区营造、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北京劲松和双井街道、杭州上羊街社区居委会等国内案例,以及法国里昂、英国拜克住区等国外案例,提出在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街区更新工作中需要这3点认识上的转变:(1)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在居民自治的基础上推动街区更新改造;(2)从过去强调开发,到注重开发地块背后的邻里更新;(3)将空间的改造和社会的自治相结合。


徐健:老问题,新思路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新街口街道责任规划师



北京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街道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政府的街道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同时也要面对更复杂的问题,责任规划师作为联系规划和实施的桥梁,要助力街道做好城市建设与更新,要研究新问题,提供新思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治理“大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自己的贡献。报告以点带面,结合实例,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责任规划师对工作的一些思考,供大家讨论。


茅明睿:新基建与微更新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基建”与“微基建”的概念,引入“微型新基建”这一概念,作为应对城市更新、特别是街道更新的新工具和新方法。通过双井的街区微更新的案例,作为城市开放公共空间使用的“井点一号”,作为自助式再生资源回收与文化空间使用的“井点二号”,以及可持续更新的设计节,完整详细地从场地调研、活动发起、活动组织、营造理念、设计方法等整个设计流程,介绍了“微新基建”的实际应用方法。特别介绍了循证设计的运用,仿真模拟的过程,以及实施后,通过计算机视觉分析、物联感知分析等方法进行的方案后评估。通过真实的案例,验证了新基建与微基建的结合对于街道、城市更新的价值:让空间变得可感知、可运维、可运营。


唐燕:迈向更混合更有活力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变革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特别研究员



聚焦讨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功能管控。首先对功能混合的必要性予以分析,通过日本东京城市综合体等案例,提出功能管控工具变革的实际需求。然后比较国内外包括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的土地功能管控方式,为北京控规如何激发更好的城市活力和实现更混合的功能组织提供经验借鉴。在具体实施方法上,探讨提出六个工具箱的做法来进行城市建设的功能混合引导,分别是:功能混合正负清单、用地混合比例要求、垂直混合规定、激励机制、特别意图区以及动态维护工具箱,期望控规从过去的图则管理转向“图则+政策”的双重引导,以维持和激发城市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本文来源:世界建筑(ID:WA_magazine)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季 | 探讨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更新制度建设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北京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未来15年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