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四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圆满落幕

导读

2020年12月28日,“第四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办,会议主题聚焦“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本文字数:4031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2020年12月28日,“第四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承办。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年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60余名与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会议现场


线上参会人员


一、会议概况


本次会议主题为“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四五”开局之际,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和战略布局,以前瞻的视野,深入剖析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的新矛盾、新需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新时代对行业发展的要求。本次会议旨在增进国内工程规划研究人员的交流,分享工程规划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探寻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会议围绕“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深入交流 “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会议分为开幕式、技术交流、学委会工作会议三大板块。会议由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资深顾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谢映霞主持。


 

主持人:谢映霞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 资深顾问


致辞嘉宾:张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开幕式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泉致辞。他指出,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会议,既能满足疫情防控要求,也使会议组织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可以推出一些疫情防控方面的专题,探讨工程规划领域应对疫情防控的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抓紧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能效,积极探寻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三位工程规划学术委员做主旨报告,交流围绕“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所遇到的新挑战与新要求展开。


龚道孝:《 “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及体系化建设研究思考》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院长


龚道孝院长首先解读了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中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要点,并介绍了“十三五”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成就与主要问题。他结合相关政策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与规划目标,并指出今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任务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和补短板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绿色健康发展,对接“新基建”发展“新城建”,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升级。


黄富民:《新时代、新契机、新征程——江苏省市政道路设施“十四五”规划探索》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


黄富民总工从“十三五”工作回顾、“十四五”面临形势、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主要任务与实施推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五个部分介绍了江苏省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探索。“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叠加的核心发展时期,更是“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基础设施规划,要不断夯实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完善区域安全供水能力与污水综合处理能力,不断推进内涝防治建设,全面提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夯实全流程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精准攻坚与提质增效,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加强应急防控,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安全,有效促进智慧融合。


赵萍:《新要求、新体系、新征程——浙江”十四五”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委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分院院长


赵萍院长介绍了十九届五中全会与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了五级三类四体系的全新空间规划体系,要协调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关系。新体系下的建设要求体现了全域全覆盖、刚性管控、刚性管控。“十四五”基础设施规划具有时代性、空间性、系统性、安全性、数字型等特征,“十四五”以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持续投入,问题引导的存量规划日益增多,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规划需预留弹性空间和冗余量,专项规划必须放入国土空间的语境下编制,多规合一势在必行,综合治理类的系统性规划将大量增加。要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注重灰绿(蓝)结合的韧性应对方式,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应急备用的钱将大量投入,以人为本,扩大队伍建设,注重全民参与防灾减灾。专项规划手段必须更新,定量化的数学模型将大量应用,专业人员应尽早储备。


三、学委会工作会议


学委会工作会议板块,重点探讨工程规划行业发展与学委会能力建设。与会委员就“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新矛盾、新需求、新趋势,积极交流、建言献策,为“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经验分享与建议。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彦峰副所长提出,市政行业要积极应对“十四五”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健全市政规划体系建设,强化规划审批,并处理好市政基础设施近远期转型与衔接问题。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冯一军副总工提出,“十四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目标设置要体现体系性与可持续性,对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办法要进行探索与思考。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治刚副总工程师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中,缺少对市政基础设施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引,建议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技术导则的探索。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聂洪文总工程师提出, “十四五”期间,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的同时,也要重视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罗翔副院长提出,要重视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作用,在配合好国土空间规划外,要思考如何让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发挥作用,指导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建设。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富民总工程师提出,在规划体系改革的背景下,规划设计单位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多研究,多探索,促进多专业磨合,形成共识,编制好各项规划。要提高对“十四五”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从中央关于建立规划体系文件的要求角度来看待编制“十四五”规划的作用,“十四五”规划对整个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导作用,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与会委员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会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在我国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落实系统观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与人民安全的新发展理念。会议对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理论与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品质和建设效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资深顾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谢映霞对三位委员所做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报告数据详实,展现了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展望了“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各位委员在讨论环节,对工程规划行业发展及 “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对学委会换届、委员增补及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更好地促进学委会今后工作开展。当前正值“十三五”收官之际,即将迎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系统化观念统筹考虑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结合规划体系改革新形势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主动作为,有序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领域迈进新阶段。学委会方面,今后要组织开展相关专题的研讨会。在换届与委员增补方面,要不断壮大队伍,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学委会能力建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邵益生总结指出,本届工程规划年会选题好、立意新、组织完备,让大家学习到很多东西。国家对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做好体系化、补短板,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在以下四个层面可以提前思考,做好技术与人才储备。一是规划的系统化,一切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要以此为核心;二是绿色发展,目标是碳中和,基础设施减排对绿色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三是智慧管理,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四是科技创新,要加强学习,用科技引领规划发展,寻求突破与进步。最后,建议学委会对疫情期间,工程规划行业应对疫情方面所做的贡献与探索进行梳理总结,更好地为行业提供经验借鉴。


学会工程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院长龚道孝对张泉理事长、邵益生书记与各位委员的发言表示感谢。今天的会议让大家受益匪浅,对大家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会后将进一步整理归纳。对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我们要基于空间规划,更要跳出空间规划,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指引,除了空间的属性外,整个市政基础设施的政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也对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建议出台针对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建设规划等的技术指引,把市政基础设施做透做深,要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的问题。学委会换届与委员增补方面,将继续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要求进行班子与委员的改选工作,今后将会进一步拓展规划院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度,同时也将采取顾问、专家、年轻专家等多种委员组成形式,实现人才储备与梯度管理。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彭剑:市政工程详细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新型基础设施到来,空间规划如何关注应对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他们在珠海开了个会,深入讨论“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