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稿】由记忆中的故乡四季景色想到的

卢文杰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5-09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推出【规划人谈“居”】有奖征文活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www@planning.org.cn。


本文字数:2415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 | 卢文杰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规划师


我的家乡是云南南部的一座小城,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在距县城十几公里的乡下度过。虽已离开家乡近二十载,但故乡的四季景色常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让我切身感受到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的时光变换,成为我对人居环境思考的源点。


都说云南四季如春,而我记忆中的家乡却四季分明:多彩的春、繁茂的夏、忙碌的秋、温暖的冬。


眼下春意盎然,那就从春天说起吧。春节前后,故乡的迎春花已开得热闹,阳光下金灿灿的。冷不了几天,风就大起来,田间地头的果树依次开花。最先开的通常是梨,满树洁白,远远望去好似枝头挂着一团团白色烟雾或云朵;接着是杏、桃、李,田地里的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红的、粉的、白的……“打春”过后,树木开始抽芽,随着天气转暖,一天一个样,用不了几天就郁郁葱葱了。


春天的山桃花  ©木青


乡亲们早已开始犁地靶田、张罗种豆撒秧。清明前后,秧苗已长到可移栽到水田大小。冒着连绵细雨,人们成群结队排成行,站在没过膝盖的泥田里插秧。稀疏整齐的秧苗为水田添上淡淡的绿色,随着秧苗长大,田里的绿色越来越深。


暮春的稻田  ©作者


伴着连绵细雨,大地上的绿色生命苏醒过来,野草野花、不知名植物一起长起来,“绿色”霎时覆盖了大地。阳光暴雨的催化下,万物疯长:酸杨梅由绿转红,杏子由绿转黄,马桑由红转黑,不怕酸的小孩吃得满嘴“鲜血”。适宜的雨热环境,山里的菌子应时而生,人们呼朋引伴进山拾菌,在丛林草间反复寻觅,各凭本事获取大山的“鲜美馈赠”。


初夏的杨梅、紫泡儿 ©木青

夏天的牛肝菌 ©木青


烈日暴雨,正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乡亲们顶着烈日、冒着暴雨,翻地、除草、施肥;庄稼吸收着阳光雨露,尽情生长。伴随暑假漫长夏日的,总是吃腻了的桃子、李子、酸梨,摘不完的豆角、茄子、番茄……午后的天井里,萦绕耳际的总是无休止的蝉鸣;傍晚的田间小路上,阵阵稻香伴着成团的蚊子扑面而来……


盛夏的李子 ©木青

夏天的稻田  ©作者


暑假快结束时,稻田已变得黄绿相间,稻穗饱满低垂,乡亲们开始筹备收谷子。收谷子是每家每户的大事,割谷子、晒谷子、打谷子等连续一周多的活计需看准天气、一气呵成。如果中间下雨淋到,那就会影响谷子质量。因此,在天高气爽的秋天,遍地金黄的田野里总是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晒场里高高低低的谷堆草垛,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收完稻子,山地里的花生、玉米、芋头、南瓜、红薯等作物也相继成熟。须赶在霜落之前完成收割,否则庄稼就有冻坏的风险。于是,在短短数周之内,一担担的花生、玉米,一牛车一牛车的南瓜、红薯往家运,天井里、晒场上、房顶上都是堆成小山一样的玉米、红薯、南瓜……


秋天收获的玉米  ©作者


秋收之后,又得筹备耕种“小春”作物了。记忆中的故乡冬天是温暖阳光下黄绿相间的大片田野:金黄的油菜花、待拔的大萝卜、深绿的大片洋葱和蒜苗;记忆中的故乡冬天是村后干爽的山丘:枯黄的茅草上挺立着苍翠的针叶松,满山的油橄榄挂满干瘪的果实,阵阵山风吹过,松针呼呼作响;记忆中的故乡冬天是家门口生机勃勃的菜园:种满豌豆、莴笋、牛皮菜、青菜、白菜……只有按照时节种下去,才能呈现冬日的生机景象,才能保证该有的收成,以至不饿肚子。按照时令、年复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冬天的田园 ©作者

冬天的山丘©木青

冬天的田园 ©走路


转眼,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已近二十年。在城市里,四季时节的变化似乎已变得没那么重要。我对季节变化最直接的感受主要来源于气候(气温)变化,其次是植物的季节呈现,再次是时令食物的季节唤起。而一些城市景观好似在有意无意淡化四季的精彩,“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蔬菜大棚及种植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原本特殊的时令食物不再稀奇,一年四季吃到的食物差别不大。“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的景象好似离现代都市越来越远。诗词中反复吟诵的四季景色许多也只好靠想象了。


近四十年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不可否认,家乡当下的四季景色和记忆中的应该也有了不小变化(个人记忆也仅是截取了某些深刻片段),但记忆中的故乡四季景色一直是我对人居环境思考的源点。


人居环境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意识活动在大地上的投射。家乡的四季景色呈现,不仅是目之所见的“形式之美”,更是人们因地而生、因时而变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人居环境营造。故乡的四季景色并非是“为美而美”的刻意营造,仅是最为普通的乡村景致,更多是为生活、为生存而适应自然节奏、顺应自然节律的自然呈现,是千百年来先辈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经验的不断累积汇总和呈现。在与自然斗争、协调、适应的过程中,人们卡着四季节奏,以最小的投入、最省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接受馈赠”,以此来创造美好富足的生活环境。而所呈现出的“四季景色”不过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附带品”。


当下,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美丽宜居示范村、宜居宜业宜游示范村、特色田园旅游村”等定位(口号)不绝于耳……十里桃花林、百亩菜花田、千亩茶树山、万亩蔬果园等景点应运而生,这些原本稀松平常的乡村景致,在互联网传播效应下成了快速打造网红景点、“快速推进乡村振兴”的标准动作。而对于背井离乡的大多数人来说,真正怀念的或许还是家乡的那座山、那条河、那片田野、那些祖祖辈辈驯化耕种的作物……那才是让人记得住的乡愁。


说回到日常工作,当我们试图用“规划”去解决所有问题、去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时,我们常常陷入无休止的苦恼。然而,没有“规划”的乡村也存在了千百年。或许,规划(或说村庄规划)应该只看作一粒种子,充满了生机活力和各种可能性,也“制定”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规则),我们不用去控制那朵花,但种子种下去,花会长出来!


当我们绞尽脑汁思考营造适宜人们生存生活的城乡环境时,或许应该更多地回到当地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回到真实的人地关系中……认真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这里原来是什么样的,思考未来该是什么样的……因时因地因真实需求地去找寻那一粒合适的“种子”。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投稿】城归何处——保定古城的规划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乡“居”30年流变:三代房子,三代人的故事——乡村记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投稿】规划人谈“居”:姥姥家的院子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