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五十四: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与治理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3-11-22

导读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城规院”)承办的“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与治理”学术对话于2023年9月25日上午在武汉成功召开。


本文字数:5094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以下简称“规划年会”)于9月23-25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为响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号召,推动规划科学建设和规划行业融合发展,9月25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城规院”)承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新技术应用分会协办的“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与治理”学术对话,特别邀请7位来自高校、规划设计机构、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与治理”平行分会场


人民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总纲领,智慧城市是实现人民城市的重要手段,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重技术轻应用,数据“聚而不通、通而不用”等问题,对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视不够等问题。构思未来城市的顶层设计、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从群众需求角度出发提供主动式、场景式服务和完善城市治理,促进以民为本的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


本场平行分会学术对话聚焦“新兴技术影响下城市发展有何趋势”“科技赋能的人民城市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如何引导技术向善,让技术更有温度”“如何构建面向城市安全的智慧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技术”五大议题,围绕省城规院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就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全国其他区域的城市建设与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主席发言:邱衍庆

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已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包括资源高质量利用、社会高质量发展等,这就在空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业务监管智慧决策支撑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革新规划理念和技术,推动规划智慧化、特色化、高质量、生态化转型。


邱衍庆董事长认为,大数据技术是推动规划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逐渐减退,但城镇化的步伐不会停步,城市群、都市圈、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城市安全、智慧运营和低碳发展等都是焦点,规划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技术转型发展的需要,省城规院在企业“十四五”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科技化转型战略路径,将智慧科技板块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培育板块。邱衍庆介绍,省城规院在智能规划探索技术转型、数字化业务开拓新市场、平台升级支撑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在智能规划探索技术转型方面,打造高端智库,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智能分析技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以“低碳模拟评估技术”赋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以及利用“时空知识图谱技术”赋能自然资源业务实施监测;数字化业务开拓新市场方面,省城规院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还有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技术产品都有在各地进行应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方面,省城规院使用了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信息平台4.0版本,实现了“业财行技”一体化管理的目标。省城规院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重塑企业发展基因,促进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城乡规划行业和智慧城市领域添砖加瓦。


本次学术对话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规划师罗勇主持。


会议主持:罗勇

学会理事、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规划师


罗勇表示,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业内的年度学术盛事,前沿的学术思想、创新的研究方法在这里碰撞和融合。随后,罗勇介绍了本次学术对话的议程,以及出席会议的嘉宾。


张新长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张新长院士指出,时空信息技术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遇到四大技术瓶颈问题:一是人地割裂,缺乏相互作用的综合感知;二是由于跨模态数据融合壁垒,难以“看清”城市脉动本质;三是感知粒度数据与机理模型之间割裂,制约复杂城市环境整体认知能力;四是缺乏预见性和全局优化决策与服务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张院士团队通过产学研结合,构建了“智能感知—智能融合—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服务”的技术体系。其中,在智能感知方面构建了以人作为最小粒度感知单元、多特征协同的人地一体综合感知技术体系;在智能融合方面构建了大场景、多模态时空数据的高效组织、时空特征关联、多层次可视化技术方法体系;在智能认知方面构建了人地时序大数据的智能认知分析方法体系;在智能决策方面构建了多任务融合的城市运行体征的动态监测模型;在智能服务方面自主研发了数据、技术、业务融合的时空信息智能化平台。通过上述技术体系的构建,形成了“数据全域融合,时空多维呈现,要素自动配置,支持辅助决策”的城市智能治理新范式和“集中统一共享,分层分级管理”的新模式。未来,利用城市级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的分析预测,对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新型智慧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龙瀛:未来城市空间2.0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建人与执行主任


龙瀛教授基于清华大学与腾讯研究院联合编制的wespace2.0未来城市2.0研究报告,阐述了近年来10技术影响下未来城市空间的背景与内涵、技术驱动、发展展望、创造展望、总结与展望。他提到,从本质上来说,新科技和城市空间的关系,更多是通过改变绝大多数的人,在空间上的形成投影,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城市空间。龙瀛同时展示了技术驱动下城市空间尺度下居住、办公、交通、休闲四大城市功能空间场景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两大城市设施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转变,强调未来空间的数字化运营会越来越重要,未来趋势的融合会越来越重要。最后,龙瀛指出未来城市空间创造的主体将是多元化的,要处理好科技发展对未来城市空间也是有正负外部性的,强化主体融合拥抱科技,驱避利害,未雨绸缪。


詹庆明数字政府框架下的智慧城市设计——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中心城为例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导

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詹庆明教授以城市经营和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指出在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驱动下,城市管理者开始关注智慧城市建设,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服务和提升城市品质。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詹庆明列举了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杭州市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光谷中心城市的智慧城市案例等,指出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推进经济调节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以及公共服务数字化,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协同闭环的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改革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韩琼:科技赋能的城市顶层设计

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大有国联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韩琼研究员以科技赋能的城市顶层设计为主题,强调要回归科技技术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发展,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确立科技的先进性,推动高技术的接入。如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通过Quantyview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建立了贵州省全省海拔负2500米以浅的省域玻璃国土体系。同时在贵州全面支持“数字勘查”,推进了全省地矿勘查数字化转型。在新一轮找矿突破任务中,在原来探明锰矿约4000万吨基础上,现在探明8亿吨,锰矿储量亚洲第一,彰显科技赋能的效果。二是科技发展是更新迭代的,规划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让新技术为规划赋予更强大力量。如尊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小型生活垃圾清洁热解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于7月19日入选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第五批库,作为行业技术领先的产品,可应运用到城市顶层设计中,让我们的规划在该行业布局处于领先地位。三是通过布局高科技含量的产业 ,赋予规划生命力和价值。如当前荣获多项专利的冻干消杀技术产品转化落地 ,以及农光互补技术产业的扩大布局等。四是要全盘考虑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问题,更要考虑到科技项目是否能落地的深层次的原因。五是利用好省院的国企属性和规划优势,提供政策、融资渠道,从策划、设计、实施全过程解决政府痛点,向前一步,提前为政府谋划,加快实现项目落地。六是当下规划设计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抓住生态、低碳等风头项目,如推动EOD模式的实现、以及时适CCER重启之际积极开展碳汇调查,推动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保的跨界融合发展,抢占先机,实现以科技赋能城市顶层设计。


罗彦数字化时代:从人的视角提升规划设计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部分院副院长


罗彦副院长通过职住通勤、学校配套、街道功能和公交服务等领域的数智化研究和规划实践探索,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以数据赋能精准而差异化识别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而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一是基于轨道追踪技术,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北京、成都等不同尺度和区域的案例进行剖析,发现收入差异让通勤人舍近求远,因此青年人群更依赖轨道交通,而住房保障尚未有效满足;二是基于空间分析技术,以北京、上海为例,识别出影响就近入学的主要瓶颈是空间覆盖和学校资源的差异;三是基于“Wifi探针+人脸识别”技术,以拉萨八廓街为例,精准识别出本地居民和游客等不同人群对街道功能的需求差异;四是基于知识图谱技术,以浙江嘉兴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有客流规模的公交走廊不足线网的5%,30分钟公交可达是公交吸引力的核心,超过1.5倍小汽车时间将使公交方式失去竞争力,而线路绕行超过1.5倍直线距离将导致乘客放弃公交出行。


刘兴川科技赋能的人民城市如何做好顶层设计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广东省智慧城市跨域大数据工程实验室主任


“站在‘数据智能化’和‘治理现代化’交融交汇期,打造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刘兴川技术总监在分享中指出,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整体建设质量并不是很高。他通过总结国际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发展趋势,强调要加强信息开放和创新,推动信息一体化,坚持以人为本,同时重视与新技术推广相匹配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形成统一化、更先进的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在对顶层设计后续的推进方面,刘兴川认为,要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坚持以“物联”为基础,以“数联”为关键,以“智联”为牵引,注重体制机制变革和系统体系构建,运用体系工程方法论,设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纲,以人为本、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刘合林

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博士后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刘合林教授结合前面专家的发言认为:一是高校目前相关研究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全要素引领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提高调查精度,尤其个体精度的新技术方法,可以了解不同人群如老人、儿童、行动不便人群的需求,从而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在地性,使规划更有温度。二是面向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与方法的不断应用,传统的实体空间逐渐向数字化虚拟空间的转型。未来,人对环境的感知将主要来源于虚拟空间,而非直接接触实体环境,将对规划研究和设计产生影响,对未来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产生一种新的范式。三是关于创新园区,除了技术赋能之外,需考虑如何通过技术提升实体空间品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四是由于制度、市场建设以及顶层设计等滞后原因,摸清家底工作标准不统一,碳交易相关制度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五是关于科技赋能的顶层设计,亟需将互联、数联、治理的工作整合在一个系统化平台,平台需要AI的更新,真正为规划、设计、管理服务。六是高校教育方面,结合数字经济新变革,数字空间兴起对传统人居环境理论方法产生新的变革,原有的规划原理发生变更,亟需组织队伍对教材进行修编,规划设计从业者需要加强学习,以适应技术的变化。


至此,“科技赋能城市建设与治理”学术对话圆满结束。在“科技赋能”的新时期,我们始终坚守初心,积极拥抱时代变革,以创新应对变势,以数字化赋能规划设计转型,与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发展趋势、分享实践经验,用科技手段探索规划设计行业的未来,更好地为城市创造价值!


与会嘉宾合影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供稿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注我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您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关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账号,年会资讯早知道。



  • 微信、抖音、视频号、学习强国号:中国城市规划


  • 微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网、规划年会


  • 规划年会官网:http://www.planning.cn/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网:https://www.planning.org.cn/


其他年会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通知!童鞋们、盆友们如何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交流哦。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要闻 | 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联合发文,进一步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行业动态 | 第二届“CIM与智慧城市建设论坛”顺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读城 | 中国传统韧性智慧及其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