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詹国枢:经济文章的三条半标准

2016-11-22 詹国枢 新三届文苑

        作者简介:

        詹国枢,男,1949年生于四川,汉族,老三届高中生。1969年赴四川会东县下乡插队,后任县文化馆干部、副馆长。1978年考入新闻系。毕业分配到社,历任记者、部门主任、编委委员、副总编辑。2006年到社工作,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已退休。



        那天参加一活动,碰到久未谋面的姜波,一通握手,哈哈大笑,和亲兄弟差不多。因惊喜而得意,因得意而忘形,弄得旁边有人将目光聚焦过来,表示诧异和不满。


        我和姜波,实在太熟。在经济日报社供职20多年,年纪都差不多(当然得承认我比他大几岁,但不注意一般看不出来),都是喜欢采访喜欢写作喜欢吃记者这碗饭的人,更重要的是,都是性情耿直有啥说啥不藏着掖着的人。所以,非常谈得来,即使偶尔发发牢骚,也差不多对准的是同一个目标,真可谓心中时时有灵犀相通也。


        记得有一年,我们一起去巴西秘鲁阿根廷考察,那是我多次出国里面最有意思、最开心、最畅快,因而也留下最多美好回忆的一次,以至每每见面,还会聊起里约海滩、伊瓜苏瀑布,以及秘鲁那神秘沙漠岩画上面翩翩翱翔,令人差点呕吐的小飞机……


        好了,别扯远了,言归正传。


        姜波说,他打算出一集子,是中央党校《中国经济观察》刊登的近30篇经济文章辑录,想请我写序,问行不行?


        我说行,当然行!亲兄弟般的朋友,只要你觉得行,那就一定行!


        几天后,姜波将其手稿电邮过来,我拷进电脑,每天抽空,慢慢研读。


        一边研读,一边就想,经济文章好与不好,到底有没有标准?以什么为标准呢?


        我以为,如果有标准的话,可以有以下三条半标准。



        标准之一,观点鲜明


        文章,尤其是经济文章,一定得观点鲜明。因为长期在经济日报供职,长期琢磨经济问题,先后接触了不少经济文章,最头疼的是没什么观点的文章,磨磨叽叽,说东说西,看完了你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全是正确的套话。这样的文章,还真不算少,甚至,一些专家学者,也喜欢犯这毛病。


        姜波不然。他的文章,观点十分鲜明,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该肯定就肯定,不该肯定就否定。


        在一篇题为《人均3000美元不是和谐社会入场券》的文章中,姜波列出一现象,“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既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社会的矛盾凸现期”——充斥着媒体。有官员这样说,有专家这样说,甚至有大学者也这样说,久而久之,这就似乎真成了国际经济的一个“铁律”;甚至有人最近引申道:“人均GDP3000美元是和谐社会的入场券。”


        对吗这观点?不对!大错特错!姜波回答。


        为什么不对?且容我慢慢道来。


        姜波以大量事实和数据证明,以上所谓“铁律”,完全经不起推敲,根本就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谬论!


        看完文章,不由直呼痛快。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


        又如,一篇《政府应防止被利益集团挟持》的文章,观点非常鲜明,说得相当直率。请注意,这是写于8年前即2008年的一篇文章,环顾当今中国,对照时下现实,文章观点之针对性强,之直指要害,让人不胜感慨系之矣!



        标准之二,论据充分


        有了观点,还得有论据支撑。


        姜波文章的另一特点,是论据相当充分。


        姜波是驻外记者出身,刚到经济日报社不久就赴日本常驻多年,对日本经济了如指掌。所以,他的文章,常常以日本为例,列出一个又一个详实数据,让人不得不点头称是,无话可说。


        当然,他的论据,并非全都出自日本,举凡西方国家,美国啦、英国啦、法国啦、德国啦,不知哪里来那么多数据,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一看就晓得学问大大的深厚。


        边看姜波文章,边自我反省。我也是经常写经济文章的人。我的文章,观点还算鲜明,论据就远不如姜波充分。找不到那么多各国各种各样的数据为自己的观点作佐证。这里面恐怕有方法问题,外语好不好的问题,也有怕不怕烦琐,肯不肯下功夫的问题。


        不过,恕我直言,说句不该说的,姜波文章中的数据,有时稍嫌多了点。要证明一个观点,关键几个数据足矣,多了,看着有点烦,头晕,尤其现今心浮气躁的读者们,哪里有这个耐心?    



        标准之三,逻辑清晰


        有了观点,有了论据,还需要用清晰的逻辑线条,将其串起来。我总以为,逻辑思维是文章写作的基础。逻辑清晰的文章,读起来非常顺畅,一点也不感觉吃力。反之,逻辑不清晰,好好的一篇文章,常常看得你脑仁疼,不看舍不得,看又很吃力。


        这就好比画一棵树,逻辑清晰就应该树干是树干、树枝是树枝,树叶是树叶,三者各归其位,互不干扰,互相帮衬,让整棵树看上去亭亭玉立,绿影婆娑,非常招人喜爱。


        文如其人。姜波的文章,亦如其人一样,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水到渠成,一泄千里。


        他在《最大的公平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中写道:如果过分强调公平,在一个社会财富和资本尚不富裕的国家,可能会使社会投资动力不足,人们创业激情受挫,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在起飞追赶阶段;而过分强调效率,则可能使社会财富日益向少数人集中,贫富过于悬殊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可能使经济增长中断。


        循着这样一条思路,顺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相伴相生、互不可缺、你中有我、此消彼长的逻辑关系,文章纵横捭阖,作了充分论述,读来十分过瘾。



        说了三条标准,还得补充半条,这就是:通俗易懂


        或许因为做了几十年新闻记者吧,我把通俗易懂作为自己写文章必备标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你的报道是要写给读者看的,读者看着吃力,既不通俗,又不易懂,他将报纸一扔,嘴里“切”地一声,再也不看,你能拿他怎样?


        写新闻报道如此,写经济文章也是一样。经济文章不也是要写给读者看的吗?(当然,写给高大上杂志编辑和总编们看,登出来可以评高级职称,可以称雄于同行,那又另当别论)。试问,倘若文章不通俗,别人看不懂,你这文章,写来干嘛?


        为什么此标准只算半条,不干脆整成第四条标准呢?


        因为,这一条老百姓认可,专家学者们不一定赞成。经济文章嘛,不列几张图表,不整几个公式,不引经据典弄它二三十条备注,还能算有水平的文章吗?



        姜波的文章通俗不通俗,易懂不易懂呢?各位翻开下一页,细细读来,自会得出结论。


        写到这里,该打住了。突然想起姜波引用普利策说过的一句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不消说,姜波是瞭望者自居的,他发出的信息和警告,是否会引起掌舵者注意甚至重视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但即便答案是否定的,他不也还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吗?


        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职责所在。


        2016年7月7日



        (本文是詹国枢为姜波作品《新闻大咖眼中的中国经济》写的序。小号经作者许可刊发。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指点我东瀛取经

李辉:诠释了媒体人的另一条路

林晨:我在新华社三十年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张善炬: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

黄清水:30年前农村大包干采访追忆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肖玉环:告别南生

李山泉:称雄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

肖玉环:友谊地久天长

李秋零:我的康德缘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郭少达:在废墟里推动变革

周建明:无法逝去的记忆

吴思:擦桌子的“主义”

张晋峰: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 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李奇志:幽默豁达的智者王小波

杨劲桦:我记忆里的学校运动会

杨劲桦:大学游泳队的姐妹兄弟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杨莉莉:红叶时节忆海波

鲁晓晨:校园新闻实践的那些事儿

徐世平:经历学潮

徐建:中国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李培禹:代表《这一代》专访王蒙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

蔡晓鹏:最难风雨故人来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们。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