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谊丨与梦同在 回馈母校——黄骏校友专访

2017-02-28 校友会 新三届


        黄骏出生于四川,是石油工人的后代,自小跟随父母工作的迁转“走南闯北”。或许正是求学途中的几度辗转,让外表柔美的她有了一颗强大的心。1992年,她自天津市油田七中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谈起大学生活,黄骏的回忆流露出对母校的情切眷恋。“哪件事哪个人不能清楚讲出来,很多事情是记在骨子里的。”她笑着提起些趣事:“大一、大二时特别积极参加了很多学生活动。我做文艺部部长,上上下下教过四五届学生跳舞,脚趾经常被踩。”


        1992级校友毕业返校二十周年活动时,大家共同追忆青春岁月,畅聊求学趣事之余,登台表演了朗诵、合唱和走秀等精彩节目,她的身影正活跃其中。 


        她不做活在犹疑里的观望者——羡慕有更好的生活、渴望有梦想的未来,却按兵不动、固步自封,在患得患失中错过了太阳又错过群星。1996年毕业,她到了一家国营单位,发现“性格不适合,这个地方不是我这样的人可以待的。”


        不到一周,她决心向范梅勒(Vanmelle)——荷兰的知名糖果集团打电话自荐:“老板开玩笑说,如果你能飞来,我就给你这份工作。” 



        黄骏果断地辞职后飞到了深圳市龙岗区,成为该公司HR部门第一位中国员工。“这两年我把自己锻炼出来了。公司需要本土化,我招聘各部门的经理,就要面试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人,这是项挑战自己的工作,要压得住场子。


        更有意思的是招工人,公司待遇比周围的其他企业好,面试时整个山坡上都是人。大夏天,我们在山顶临时搭建铁皮房里坐着,没有空调电风扇,一天面试不知多少人。”因连续高强度工作,她曾一度失声。 


        “当时也有很多选择,其他公司的生活条件优越些。”但黄骏更看重这里的锻炼机会,到1998年,已升任人力部门主管的她,在研究许多CEO的简历后发现,仅有人力的工作经验远远不足,她希望进入销售和市场领域。“我和老板谈,宁可从最基础做起。老板不同意,说我没有市场营销的背景不行。” 


        黄骏做出了一个坚定而勇敢的抉择,放弃让人艳羡的工作,听从内心的声音。她回到北京参加英文考试,在1998年12月来到了加拿大的渥太华。


        在这个她描述为“优雅、干净、美丽”的城市里,她取得EMBA国际市场营销学位,继而开始了对梦想的追寻。“我知道我的天分不在做账,在于和人打交道。同学们很少有我的勇气,所有工作都是找做sales的。” 



        不走寻常路,很多时候意味着更多曲折。“我是经过魔鬼训练的人,一开始在一家报社实习负责广告的基础工作——cold call,就是拿起黄页打电话。好多大公司不给机会,他们不相信华人的女孩子可以把东西卖出大单子。”


        若怨天尤人,整个世界只以问题的形式消极呈现,生活只能在满腹牢骚中原地徘徊,而黄骏总有足够的热情拥抱生活。“做人做事一定要有热情,这就像车子需要燃料。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愿,要有热情带着你,在最艰苦的时候不忘初心。”她说,“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热情的心,无论生活怎样对你都应待它如初恋。事情本没有好坏之分,‘不好’的事情都是财富。”


        2000年,她经过几轮面试进入了WSI Internet Franchise,一家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连锁企业。 “当时全世界大多数企业没有网页,我们有全球最好的团队做网页,处理搜索引擎排名。”这家领先时代的企业被评为全球最快速发展前十名之一,连锁遍布全球72个国家,“我要在不同的国家设展台、做宣讲、面试客户、发展连锁店,练就了和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客人打交道的本领,很有趣的是世界各地有口音的英文都需要听懂。”



        在这里,她坚持学习,以知识的系统化与思维的逻辑化对自己“重新编程”,在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发掘中自然生长。 她说:“这份工作改变了一生,我终生受益。亚洲人性格中总有内敛的一面,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不高,不善于沟通,所以很难做到高层。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很重要,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学习时我不会轻易挑战质询他人的观点。”黄骏从五十名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公司的IVP,29岁忧公司业绩最好的上百人的营销团队,“教过我的老师成了我的下属。”


        四年的快速成长,给了她极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却并没有湮没她生根在灵魂深处的,不断挑战人生的激情。2006年,她有了新的人生机会,回国创办美股日交易的公司。“当时要放弃高管职位、高薪待遇、股权激励和加拿大舒适的生活条件,带着只有半岁的女儿和梦想重新回到祖国创业。我们不知道能否赚钱,就是一个梦想,值得一试。”


        谈到自己的梦想,她的自信中又流露出坚定和执着。办公地点选在了春暖花开的厦门,通过不断的摸索、试错,他们以领跑者、创变者的姿态塑造了崭新的行业领域。“我在用带sales团队的方法培训trading。sales面向客人,trading面向数据,需要同样的素质:优秀的自控自律能力和坚韧度。”



        回望的发展成长历程,也曾遭遇困难重重,商业模式的调整、人才的瓶颈以及拥抱资本市场等都给他们带来了冲击和思考。但,一次次的凭借愈挫愈奋的精神,他们冲出了重围并坚定了内心的初衷。“公司的长久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员工快乐的工作。就像养孩子,父母都有期望,而我跟很多人想法不一样,人心情愉悦和不愉悦做一件事时,激发的能量不一样。每天上班真的开心,不是‘have to’,很重要。”那些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值得羡慕的,因为即便是逆流而上,他们也能在不断前行中获致充实的人生。


        现在,除了照顾两个可爱的女儿,黄骏把更多的心力转向了公益慈善。“最近集中做的事情是宝贝之家。”上海的宝贝之家是一个无偿为病残孤儿和弃婴提供寄养的场所,是被父母遗弃并遭受病痛折磨孩子们临时的温暖的家,“我们通过努力筹备手术费,让被遗弃的残疾儿童治愈后有人收养。我的梦想是做公益,做一个92级校友的基金,现在积极参加了劳人华东校友会、人大上海校友会的工作。今后有机会还想做一个女性基金,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女孩子,希望她们的人生有别的选择。”


        为回馈母校和学院,黄骏无偿向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伍拾万元整,用于支持90级人事管理班施久亮校友发起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劳动科学教育基金”,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展和建设。



        离开校园逾二十载,源于内心深处的情结系在她心里,一生都难以结开。“院系给了我们职业导师的职位。每个人到大三、大四需要一定的职业辅导,有些人分享走过的路,讲经历的过程中可能别人会收获一些东西。”今年11月,黄骏应邀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期明德双创”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的业界导师。她想与同学们分享的东西,有许多。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的成就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成就的。人就怕没有敬畏心,得意忘形时候是走下坡的时候。感恩照顾的老师,一起成长的同学,低谷中一起走过来的人,感恩拥有的一切。今天得到的东西,是很多人拼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能量帮助你获得的。没有感恩的心,就什么都没有。”


        黄骏最钦佩的人是特蕾莎修女。“人要格局大一些,要有梦想。生活除了房子和车子,也还是有远方和理想。不是我现在衣食无忧才说这些话,如果人局限于很小的目标和格局,这一生能得到的东西很少。我们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是我们抱怨的国家和社会体制给了我们,我们有想过除了移民之外做点什么?人可以逃避,可以去有阳光好空气的地方。作为中国人,不能不爱祖国,需要自强。”一己之感慨,何尝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而发?


        若所有取舍都根据个体的得失,所有是非都源于自己的有无,活在小我的自私枝叶将遮蔽生命的丛林。“我们的学院也需要优秀的不忘本的人,回馈母校。86级的邱师兄鼓舞了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大爱,冥冥之中鼓励我做很多他未竟的事情。”



        让精神生长、让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回归精神家园,回到人性本真,转型期中国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个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觉醒。黄骏谈到这里,目光愈加殷切:“希望劳人院能多出一些关心别人,关心院系,关系这个国家和民族,愿意小则做好自己,大则帮助更多人好。”


        一事当前,她总是用最温暖的感受去抉择,用最宝贵的价值来权衡。“无论我做不做人力资源这行,哪一行最终都是和人打交道。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怎么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如何调整建立出好的政策,都是劳人院给我的东西。”黄骏说:“如果让我回忆大学几年具体哪个人哪件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一定能想起来。学过的好多教材都不存在了,但深入骨子的是要以人为本。学院给了我们养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想着毕业了一定要为学院做一点事情。”


        劳动人事学院的老师把他们的品格、理想,他们的志意、怀抱,他们的情操、修养,传递给了学生。“劳人院历来以团结著称,校友活动需要学院支持,院里百分百支持。92级返校,老院长还来给我们祝福。这就像根,我们就是长出来的树杈,养分来源于根。”


        在同学们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急促脚步中,在大学校园穿梭而行的青春身影里,“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沁入骨髓的学院文化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劳人学子。



(转自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网站,文图由黄骏提供推送。) 


最新阅读:

走进人大她世界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中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下篇)

米述杭:长山群岛之哈仙岛

侯杰:日月山,那不能忘记的3000随从

刘建生:我拍赵总书记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鲁难:我是天边的一片云(诗四首)

李水山: 真实的“闯关东”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李培禹:岁月尘封不了他的名字

——浩然去世九周年祭

刘建生:我拍邓大人

米述杭:在西南非洲处置车祸伤亡事故

陈原: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

刘宇:像游客那样拍照

——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鲁晓晨:朝鲜亲历记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孟国治:我宁愿没有这个一等奖

庞松:党史研究的小风波记事

何砚平:日出日落 · 月盈月缺

刘澜昌:罗湖桥那边的记者生涯

张玫:十二岁红少年 六千里大串联

刘建生:锦涛同志给我号脉

  曲逆编辑、工圣审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