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卫视《先行》:串门串出科研新思路,“邻里”之间 光明无限

深圳光明 2023-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Author 先行



“科研团队和转化创业的这些企业,我们把它放在一个物理空间中。”


“‘楼上创新楼下创业’这种模式,确实有非常大的启发能力。”


“有人、有产业、有政府支持。”


“成功的这些要素它就都有了。”


深圳光明建区5年来,光明科学城正成为一个“聚宝盆”,让创新创业相交相融。光明区在国内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正极大缩短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架起科研服务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双向车道”,达到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的效果。


当科学家与企业家在一栋楼里工作,会碰撞怎样的交流与火花?当创新人才纷至沓来,光明科学城这座“世界一流科学城”,如何让“邻里”之间不断迎来高光时刻?


本期深圳卫视《先行》栏目,为你讲述光明科学城里,一对科学家与企业家师兄弟,串门串出合成生物新思路的故事。





师兄弟变“邻居”

科学家与企业家聊出合作火花


易啸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的实验室,在光明区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大楼里。这一天,同一层楼的“邻居”、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杨宗颖又来串门了。


杨宗颖:我有一个几万BP(碱基对)长度的DNA分子,如何在体外进行扩增复制这样长片的DNA分子呢?


易啸:你想要多长的?


杨宗颖:起码5万BP(碱基对)以上。


(图左为杨宗颖 图右为易啸)


易啸与杨宗颖不仅是“邻居”,也是中山大学的师兄弟。博士毕业后,一人走上了科研之路,一人踏上了创业征途。由于都是从事合成生物领域,他们在同一栋楼里不期而遇。


易啸说,之前他们也不认识,只是每天在走廊里会遇到,然后偶然一次大家一起聊天,便聊出了合作的火花。


“他们是开发生产DNA原料的公司,但是他们现在遇到了一个技术瓶颈,而我研究的合成进化技术,恰恰就可以用于 DNA大片段的合成。”



易啸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合成进化,让自然界中原本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进化出来的大分子,几个星期就能在实验室里出现。这些大分子可以在医疗、食品等领域中大显身手。而这项技术的秘密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出错,才能产生突变。


杨宗颖公司生产大片段DNA,为合成生物学领域提供基础原料,而这要求DNA在复制过程中不能出错。


看似相反的方向,俩人细究发现,仅需修改一个参数,就可以套用同一套系统。


涌源合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宗颖解释道:“易啸老师那套系统,理论上可以完全搬到我们这边来用,只不过要更改一下低保真的DNA聚合酶,变成高保真的DNA聚合酶。”



目前,双方正在探索合作的可能性,希望通过重新改变或优化研究系统,达到更符合做DNA体外扩增的技术需求。


易啸表示,最开始在设计技术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拿它去做应用。“但跟师弟聊起来以后,他一下子提醒了我,其实这项技术还可以有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所以我们感到非常有意思。”



合成生物学专家跨界解决

初创企业技术难题


当科学家与企业家在一栋楼里工作,这样的交流与火花时常上演。甚至,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方向,也在不经意间碰撞出合作的可能。


在易啸办公室的隔壁,是一家新材料初创企业。公司创始人宋悠洋,通过从海藻、灵芝、咖啡渣等材料里提取原料,做成衣物和包袋。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亟需提升这些天然材料的防水、防撕裂性能。然而,仅从物理改性的方向难以突破,宋悠洋第一时间想到“邻居”易啸。


“基本上所有的纤维素、纳米纤维素,我全都试完了,有效果,但效果不大。”深圳市朴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宋悠洋一边向易啸展示自己的各种材料,一边请教是否有其他可以实实在在落地的改性思路。



在多番交流后,易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加一些化学成分进去,然后用紫外线照一下,它就会形成交联反应,在里面形成网络结构,就能快速增强强度。”


这让宋悠洋大受启发,并决定尝试这个思路。“可以啊,你看到什么好的文章也可以发给我。”


易啸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在这些自然又平常的走动中,帮助“邻里”企业家们打开新思路,也让易啸了解到市场的真正需求。


办公室与实验室之间,多一次串门、多一次交流,一个技术瓶颈或转化难点就可能因此打通。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吹散,四处发芽。



深圳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罗巍看来,把科研团队和转化创业的这些企业放在一个物理空间中,可以实现技术共享、仪器设备共享。


“很多初创企业通过与这些科研平台合作,不仅可以节省资金,加速企业的发展,还可以让科学家有更多与企业家交流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端的需求,更好地布局科研方向。”



据悉,光明这套国内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是国家发改委面向全国推广的47条深圳创新经验之一。投入使用短短两年时间,创新中心孵化器和后续拓展园区吸引42家企业落地,融资总额24.8亿元,估值近165亿元。


易啸感慨道,这种“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的模式,确实有非常大的启发能力。


“以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纯粹的科研人员,只需把自己的小领域、世界科技前沿的一亩三分地照顾好,就算大功告成。但是来到创新中心以后才发现,我的所谓象牙塔里面的工作,其实离市场、甚至是离老百姓的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把中间的那层隔阂打通,就可以转运过去,就可以在更大的世界里面有它的影响力。”


一栋楼里,创新创业相交相融、如火如荼。



注重共享与开放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为科研积蓄势能


走出这栋楼,围绕合成生物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蔚然成形。


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大楼出门右转,再过一个路口,步行五分钟后,便是中山大学的深圳校区。


这天下午,易啸来到学校,为母校的师弟师妹做一场学术讲座,报告题目叫作《用合成生物学在实验室释放进化的力量》。


报告现场气氛热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的学生们积极向易啸提问,还有学生计划去易啸的实验室实习,学院领导也邀请易啸为选修课编写教材。



空间上的接近,让易啸和母校建立了新的链接。从学术交流,到产学合作,新的可能开始孕育。


交流过程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教授赵文婧向易啸透露了缺乏大发酵罐等科研设施的苦恼。“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发酵罐,是其他人指导我们建立的,我们一共有四五台。但像100公升的中型发酵罐,可能深圳湾实验室有,其它地方也没有。”



对于这个难题,易啸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如果以后你们有需求,可以用我们隔壁的大设施,一楼就有一个大发酵罐。这栋大设施中有专门做发酵的,有做分析检测的,有做成像显微镜的,还有很多功能岛的集成。”


易啸提到的大设施,是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光明区打造合成生物高地的一张“王牌”,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借助这些基础设施,高通量、标准化、自动化的实验得以开展,催化合成生物源头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设施,不仅供深圳先进院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对外开放,高校、企业都可以预约使用。



注重共享与开放,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为科研积蓄势能。



 当科学融入城市肌理

更多创想将在这里实现


建区五年来,“科学”这一关键词,正日渐深入光明的肌理。站在大设施大楼高层的玻璃窗前远眺,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如同一个“聚宝盆”,源源不断汇聚创新资源。



五年中,光明区努力打造国内合成生物特色发展的第一高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创新资源方面,光明区已建成全球首个合成生物大设施,并集聚了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在全过程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光明区在全国首创了“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助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还打造了恒泰裕、光明星发等一批专业化园区,并持续储备建设更大规模的产业园,支撑产业做大做强集聚发展。


在政策资金方面,光明区在全国率先出台合成生物1+2政策体系,目前惠及企业项目44家,累计资助数千万元。同时,15亿元规模的深圳市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在光明落地,以及各类创投基金对合成生物企业的持续关注,也为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助燃剂。


在创新产业生态方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深圳理工大学的落地,为合成生物产业提供了丰富专业的人才后备队伍。光明区连续4年举办的合成生物产业大会,也已成为国内合成生物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及产业交流盛会。


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颖介绍,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是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落地而快速兴起的。“光明区的合成生物产业可以说是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和积极探索,也是光明科学城在科学装置建设‘沿途下蛋’的创新路径。”


瞄准建设合成生物高地,光明区的投入也逐渐获得回报。近三年来,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而光明区集聚了其中的近80%,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



“创业要来光明,要来深圳的光明。”杨宗颖透露,早在回国前的两年,他就注意到了光明区的发展机遇。


“初创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活下去。活下去要怎么办?要找客户。在光明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去接触产业链上下游、接触科研院校,然后尽早地在创业初期发现自己客户的切实需求。”


让科学家、企业家来到光明,也要让他们留在光明。闲暇时,易啸爱好观鸟,这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在绿意盎然的光明,观鸟变得触手可及。


在一个湿润的午后,易啸拉上师弟来虹桥公园爬山观鸟。漫步在宛如红丝带的步道上,他们的思绪从日常的工作中抽离,又好像离科研更近了。



易啸:达尔文发现自然选择,就是观鸟观出来的对吧?


杨宗颖:很多科学研究是需要把脑子空出来,去感受一些人文和自然的,才能产生一些重要的想法。


易啸:光明的好山好水,或许也能启发我们,在科学上得到更大的、长足的迈步。


科学领航,光明蝶变。当创新人才纷至沓来,“世界一流科学城”便能让更多“邻里”在这里迎来高光时刻。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光明融媒

编辑:罗鹏华

校审:刘越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① 剧透!光明区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即将上新→


 深圳特区报头版关注!光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平台


③ 什么是光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