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智库圆桌:逃离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关系的未来|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2019年4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的“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为主题,旨在聚集政产学研各界精英论道全球化,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建言献策,凝聚社会共识。

 

中美智库圆桌论坛


第三场中美智库圆桌论坛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亚洲基金会共同主办。邀请了众多中美重量级智库专家共聚一堂,围绕“如何远离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关系的未来”的议题,探讨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本场论坛由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主持。他表示,日前CCG邀请了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Graham Allison到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并进行交流。王辉耀博士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应通过积极合作避免陷入。他表示,比起上个世纪,21世纪的国际环境和人类发展思维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化,中美很难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嘉宾观点:



彭博新经济论坛主编Andrew Browne:中美需要将经贸纠纷与安全问题分离


中美或许已经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现在是一个新的冷战时期。美中关系日渐被笼罩在阴霾之下,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有关。其中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制造2025”,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政府在安全问题上更加主导的形势。另一个需要着重强调的关键问题是美国商业社团的角色。美国企业曾经是美国最响亮的声音,一直呼吁要和中国进行交流。目前,美国的企业中有一些怀疑的声音,他们在忧虑美国与中国加深接触以及加深对中国的经济参与度会有怎样的后果。这并不是冷战的重演,而是科技冷战,现在美国在起草一个新的很长的科技列表,涉及到AI、机器学习、神经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城市和物联网等。如果这个列表实现,将会严重影响各个产业。我的建议是,美国和中国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将经贸纠纷与安全分离开的谈判方式。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黄严忠: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不可避免


我们还是有很多机会来避免变成一个全面的政治和战略上的对抗。美国的一些贸易精英和中国的精英对于中国对美国是否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个观点并不一致,他们把中国作为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是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一个权力的转移的话,你会发现它并不是线性发展的。此外,社会的稳定对于中国来说很重要,中国需要动员大量的精力来应对。正如格雷厄姆·艾利森在他的书中所说的那样,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不可能,但也不是不可避免。




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中心主任Daniel Ikenson(丹尼尔·艾肯森):美国不应该回避中国在技术上的崛起


卡托研究所是研究政策、教育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倡导自由贸易,抵制保护主义,减少贸易壁垒。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进口,而不是为了有更多的出口而减少进口;也希望能够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双边关系;希望“一带一路”的倡议能够发挥作用。我们认为美国的公司其实能够从“一带一路”的倡议当中受益。中国正借助美国的一些科技力量赶超美国,美国的政治家意识到不能再把中国看作是一个传统的工业上的制造大国了,而且也不应该回避中国在技术上的崛起。我认为不应该通过禁售一个公司的产品来更好地保护国家的安全。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中美关系中经贸合作、人文交流要齐头并进


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表现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思潮等领域。推动世界更好发展不仅仅是政治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智库人担当的责任。关于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我提几点建议。第一,总结好过去40年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成就和经验。第二,我们要加深理解彼此的发展道路和历史文化,更好应对各种国内因素对双边关系的影响。第三,对第三方因素进行更好管理,避免第三方因素干扰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第四,中美双方要大力培养合作的习惯,探索以新型方式来应对新型难题。第五,中美应该和其他大国一起,给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我们不仅仅要逃避修昔底德陷阱,大国还要适当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总的来讲,中美关系处于相互适应和塑造的阶段,我认为美国应该有信心,用理性、平和的方式来处理经贸的摩擦。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一定要齐头推进。




亚洲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计洪波:期待中美亚三方“共赢”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在“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的背景下,亚洲基金会更加关注中国在亚洲的发展合作与投资,以及这些合作与投资对当代福祉的影响。亚洲在中美关系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美多角度、多层面的关系中,在亚洲的合作与竞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亚洲基金会和中国的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一道,经过广泛的讨论、调研和磋商,开发企业海外投资的负责任投资标准、社区沟通原则和指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和美国NGO和智库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举措。




东亚经济研究院院长、原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Masahiro Kawai:日本经验:中美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磋商


日本至少在过去80年当中挑战了美国两次,一次是二战,一次是80年代和90年代之间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战。当时,美国和日本之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冲突和贸易争端。最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因为日本没有很好地管理好自己。我认为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中国并不会成为唯一主导的经济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管控好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通过美国和日本贸易冲突,我总结了一些建议。中美经济是互补的,但其实也需要开展一个经济结构之间的磋商,双方还存在不少结构性问题,包括补贴、市场决策和政府决策。此外,中国也要不断地增强它的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传统基金会国际经贸中心主任、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Hon. Terry Miller:中美需要更好理解对方


我们谈到的是修昔底德陷阱,还有中美关系的未来,其实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无稽之谈,美国和中国的确经历了一些贸易之间的问题,但我们还在开展非常积极的谈判,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对于双方来讲,希望都能够得到一个更满意的结局。但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社会和军事上的一些冲突,这样一个修昔底德陷阱是非常负面的。美国和中国其实在跨国领域有很多合作,在地缘政治和战略上有很多合作,当然也会有比过去更多一些的摩擦。我们应该更好地考虑两个社会之间的冲突到底是不是不可避免的。在如今这个全球沟通的时代,中国提出了不少措施,如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当他们在国际上进行传播的时候,可能会引来不少误解和担忧。如果有更多的透明,以及对中国这些举措的目标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相信肯定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立场。在经济领域,中国在贸易和投资上所采取的措施其实我觉得并不会对美国带来问题,我们其实是欢迎中国的投资的,包括增进全球繁荣的措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CIIS)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中美应致力于寻找共同政策方向


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40周年纪念,面向未来,我们未来的责任更重大,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克服困难。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国和美国两者的社会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第二,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第三,没有国家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真诚地面对我们的问题以及我们的挑战。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问题,我们的政策必须要有一种明智的通融性和适应性,我们寻找更好的共同政策方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需要关注美国的恐惧


如果中美已经落入修昔底德陷阱,那么就没有贸易谈判的必要了。中美仍在积极磋商中,这显示了双方还是希望两国关系能够和平稳定发展。修昔底德陷阱说的是雅典的崛起和斯巴达的恐惧,如今很多人研究中国的崛起,很少有人研究美国的恐惧。如果美国的恐惧没有转换为实际行动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为什么美国对高科技、“一带一路”有所恐惧?我认为,一是美国天生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二是美国的霸权思维,不甘退出领导岗位;三是美国自身不愿意做深化改革;四是根深蒂固的反华思想;五是普遍地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缺乏深刻的理解。今后美国需要放下身段,加深内部的反思和改革,加强对新中国的学习和理解,加强中美之间的沟通。




中国外文局原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周明伟:化危为机需要中美智慧


很多来自中国的词汇在美国并不受欢迎,他们尤其不喜欢“双赢”这个词,因为美国已经把中国看作是一个战略的竞争者。但在我看来,如果双方不能够在现在和未来进行合作,那么这两个国家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应致力于化危为机,我们要有智慧把这样的危机转化为一个机遇,这是双方的责任。其实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今天中美要合作,是因为我们有差别,我们有区别才需要合作,这样才能够各取所需。基辛格说,我们需要共同进化、共同发展,我们要去探索什么样的资源和行动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共同进化。


大会现场


关于亚洲基金会:

亚洲基金会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非营利的公益性国际发展机构。亚洲基金会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并在从阿富汗到蒙古的18个亚洲国家以及美国首都华盛顿设有办公室。亚洲基金会于1979年开始在中国开展项目,是中美建交后最早来华的美国非政府组织之一。2017年6月30日,亚洲基金会获得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亚洲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活动。促进区域合作和中美交流是亚洲基金会在中国的重要项目领域。亚洲基金会充分利用自身的理念、专长和在亚太地区长期、广泛和多层次的合作网络等优势,通过支持研究、促进对话、鼓励试点创新等方式,促进中国和本地区的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扫码获取更多现场精彩图片



往届回顾


【2015】第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2016】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2017】第三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2018】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CCG 纵览



WTO原总干事Pascal Lamy 在CCG发表演讲,探讨WTO改革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


美国前财长、哈佛前校长萨默斯与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在CCG发表演讲


全球化智库(CCG)报告集合


慕安会落幕,中国智库就全球安全与治理议题发声


欧洲政策选择中的中国智库声音—CCG应邀参加欧洲智库CEPS思想实验室年会


中国智库首次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举办官方边会 汇聚国际声音共议“一带一路”新机遇”


宾大全球智库报告发布,CCG入选14个榜单 蝉联世界百强智库


CCG 峥嵘十年,再启航


CCG2018年国际交流  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CCG2018国际来访 关键时点探讨全球重要议题


2018 年度CCG报告汇总:汇聚全球视野和中国智慧


2018年度CCG图书汇总

CCG2018年度名家演讲&国际交流集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