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社会实践丨浙江大学丹青学园赴陕西西安 “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2017-09-10 浙江大学丹阳青溪学园

浙江大学丹青学园赴陕西西安

“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申报编号:B7463

申报类别:一带一路

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合影

    探寻秦川,文化为根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调研
  摘要:在习近平同志提出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背景下, 西安作为陆上丝路的起点,如何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古城文化魅力,传承民族精神内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思考的命题。实践团队围绕这一核心,通过深入走访调研,触摸古老城市的脉搏,考察西咸新区的发展。思考怎样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些生动反映历史名城发展繁盛的独特文化资源,用大学生的热情和思考,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键词:陕西;西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一、概况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深刻变革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共建“一带一路”既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又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2017年7月20日至7月27日,浙江大学丹青学园陕西“一带一路”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走访调查,并且对西咸新区的文化战略方针与现实发展进行了考察和调研。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时间共计8日,参与队员14人。此次实践累计采访张天伟等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人员17名;参观、走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等单位5处;撰写相关文稿20篇,拍摄图片1000余张, 录制视频400多分钟。此次社会实践成果丰富,实践过程中得到陕西省电视台、陕西省电台的采访报道;新闻稿件在华商网、陕西传媒网、西安新闻网、今日头条等多个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站刊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面的宣传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社会实践团基于先调查后研究的思路,延续上一期团队实地考察、访谈观察以及文献调查的方法,继续从非遗传承人、政府机构、民间力量、与非遗相关的文化场所这四个方面出发,以从古至今的传承再到“一带一路”创新规划的发展战略考虑,对西安及其周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情况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各方的信息反馈与具体情况,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积极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建言献策。 
  二、现状
  (一)非遗传承人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累计采访非遗传承人13名。实践团队分组奔赴一线走访,从阎良到咸阳,从雁塔到碑林,近十个日日夜夜,在不同的传承人身上发现了不同的故事。 
  古法造纸传人马松胜十七岁跟随父亲学习《天工开物》中所描述的造纸技艺,从青丝到白发,自酷暑至寒冬,年复一年,马松胜老人始终在呵护着这份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下,马松胜和老伴邹选利默诵着“沣出纸,水漂帘”的纸谣,坚持着“夫抄纸,妻贴纸”的手工作坊生活。马松胜对古法造纸一生奉献,彰显“中国质造”的底气和信心。
  出生核雕世家的赵惠萍幼时便耳濡目染跟随父亲“核桃赵”学习核雕技艺,尺寸核雕,早赵惠萍巧手中绽放出大千世界。执刀笔,倚案头,埋首数日形初具;守匠心,承技艺,坚持十年功乃成。
  动态风筝第一人张天伟将传统平面风筝变成立体造型,配合自己琢磨出的传动装置,让生动的风筝造型在天际翱翔时借助风力变化造型和结构, 看起来极为逼真,获国际国内大奖近百项。张天伟是寻常巷陌中的大国工匠,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此外,刘鹏鹂以刀为笔,刻木上花开;杨潼玺以九连环一环一扣,似与古人对话;刘志宏以文为武,搜集整理后稷传说,成就武功文化;杨高林在方寸舞台上下陪伴合阳线戏的酸甜苦辣……这些非遗传承人与他们的故事都被团队成员一一记录。
  (二)政府机构 
  为继续深入了解西安地区非遗传承整体情况,社会实践队伍专门前往咸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暨浙江大学丹青学园社会实践基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等政府部门,采访了主要领导,从政府视角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三)民间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有志之士也自愿投入了相关工作,成为了非遗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实践团队就与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取得联系,获得了多位陕西非遗传承人的资料并了解了陕西非遗保护工作的部分情况。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团队成员对本次社会实践特聘老师、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的王智老师以及合阳民俗专家史耀增进行了专访。并且前往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等地采访了相关工作人员。
  (四)非遗文化场所
  为承接上一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延续性以及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补充,西安部分的实践团队还到访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队员查阅了相关档案与文献,观看了实物、影像等形式的展示说明,并与单位的相关人士进行了对话。参观钟楼、大雁塔、兵马俑等古迹,采访工作人员,探索历史文化与非遗的关系。与此同时,实践团队成员还前往回民街、书院门等西安各类文化聚集的街道,深入考察调研传统文化与市民生活的融合。
  三、存在问题 
  常言“兼听则明”,访谈调查多方之后,实践团队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的传承与保护既有着可观的前景,也存在着问题。当前,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传承人和民俗学者本着一种文化的自觉,以毕生心血倾注于这项伟大的事业,非遗在他们的努力下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非遗传承也有着瓶颈。
  其一,非遗传承后继乏人。据了解,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得与传续需要花费传承人近乎一生的心力,但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却不相称,很多非遗传承人甚至连基本生计都岌岌可危,愿意学习和传续技艺的后辈也越来越少。 
  其二,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缺口。高等院校鲜有设置与非遗保护对口的专业、课程。 
  其三,非遗保护的资金缺口。 
  其四,以西咸新区发展为例,如何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尽量实现双赢。这可能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需要政府的努力与积极探索。
  四、建言献策 
  虽然只是探访了西安及其周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是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同时,队员们也注意到,虽然陕西非遗丰富且保留地较为完好,但还是存在如上一系列的问题。经过实地考察以及后期查阅资料,实践队伍针对如何更好地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政府 
  1.专项拨款加以多方面的财政支持
  2.加强传承制度建设 
  3.发展相关文化产业 
  (二)学校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必然要协助、分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任。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之上,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保护意识的建立。 
  1.开设兴趣班、选修课 
  2.定期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活动
  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社团生活结合
  (三)个人 
  1.非遗传承人在悉心培养下一代弟子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创新,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是非遗更好发展的关键之一。
  2.社会公民也应该积极地配合非遗工作的展开。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丝绸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如何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古城文化魅力,传承民族精神内涵,是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思考的命题。“礼失求诸野”,2017年浙江大学丹青学园“一带一路”赴陕西社会实践虽然结束了,但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一直在路上,用大学生的热情和思考,为国家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张天伟在讲述制作动态风筝的过程

刘鹏鹂正在制作木刻作品

马松胜演示古法造纸的过程


扫描二维码,为他投一票!

投票只需两步:

1、扫描任意二维码进入相应微信公号,点击菜单栏“互动”——“千校千项”投票,进入投票页面;

2、输入项目编码或标题找到你要投票的项目,点击投票即可。

申报编号:B746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