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设高质量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前海有这些举措→

深圳前海 2023-09-23

从滩涂起步

打造大湾区“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法治始终是前海合作区的亮丽名片


一直以来

前海大胆尝试法治创新

不断丰富发展法治领域的“前海模式”

打造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典范之区

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鲜活样本和经验。


2021年9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这是前海法治建设历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以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简称“前海法院”)为例,前海法院落实《前海方案》提出“在前海合作区内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的要求,成立ADR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2021年-2023年8月31日,中心收案26907件,成功调解13909件,成功率52%。目前,前海法院正通过推进“平台合作+人才引入+规则对接”,持续高质量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搭建“深对接”平台


今年以来,前海法院持续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探索完善前海合作区内适用香港法律和选用香港作为仲裁地解决民商事案件的机制。


前海法院联通“全维度”专业协作,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蓝海法律查明与商事调解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39机构建立对接机制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等域外仲裁、调解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实现诉讼、调解、仲裁的相互独立与衔接配合。



前海法院制定成文调解规则与实务指引,明确调解工作流程,提升商事调解工作规范性。形成买卖合同等6类商事纠纷调解指引和融资租赁等22类案件要素表,提升“类案类调”专业性,并构建“一站式”解纷平台,截至2023年8月31日,成功调解涉外涉港澳台案件2475件


此外,为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深化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前海法院成立“粤港澳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研究中心”。依托该中心,前海法院聘请多名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的学者担任专家研究员,参与开展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研究,完成《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系列白皮书》等调研工作。



健全“融解决”机制


“前海法治以其创新、协助和融合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调解员,我深知调解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建立诉讼双方的信任。调解的目的是协助他们解决争议,在省时和省钱的情况下达成双赢的结果。”前海法院香港地区调解员禤孝廉说道。


  在一次调解过程中  

被告方与原告方确实签订了服务合约,但由于一系列意外事件,被告公司遭受巨大损失,无法履行合约中的责任。原告提出诉讼要求赔偿,而被告在调解过程中坦白地告诉禤孝廉,他目前无力偿还。对被告来说,继续诉讼只会导致破产,但多给一点时间,通过努力可能会有好的结果。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很多时候,被告并不是不承认责任,只是缺乏一个可信的中间人来传递信息。


“作为调解员,我能够帮助他们传达讯息,化解矛盾。”禤孝廉说道,调解员与诉讼双方初次接触可能受到阻碍。诉讼双方对于提供个人信息和信任的需求更加谨慎。自己很幸运,在前海法院使用深圳移动微法院平台,这个平台提供完善的安全措施,确保诉讼双方能够确立信心并核实调解员的身份,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


选任香港地区调解员是前海法院建院以来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作《前海法案》发布两年来,前海法院坚持香港地区调解员的高标准选任、高质量履职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线上调解+异地调解”模式,充分发挥香港地区调解员的专业优势和文化背景化解纠纷,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港澳法律人才通过多种路径走进前海,参与到法院的司法活动中,奏响湾区法律人才交流融合最强音。有数据显示,前海法院聘请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特邀调解员49名,外籍和港澳台地区调解员调解案件2535件,其中,香港地区调解员共调解国际商事纠纷2429件,成功调解661件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校审:吴猛

编辑:孖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