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着家乡去流浪【天木幻影】

天木 小科幻 2020-09-02


带着家乡去流浪文/天木

农历除夕,怀着忐忑的心情告别家人,去影院看首场《流浪地球》。忐忑来自两方面,一是除夕不在家守夜,一个人跑去看电影,父母与幼儿作何感想。二是很多人期望本片能让2019成为中国科幻电影重新崛起的元年,这份期盼喊了很多年,已经有些狼来了的味道。

好在忐忑的心情,随着电影开始,烟消云散。

从影院出来,公交停运,打车太贵,小跑回家,连夜写评。影评分为优点、槽点和发散三部分。


第一部分,先说三个优点。

优点一,特效好。

为什么要把特效放到第一位呢?因为好莱坞的很多内容空洞、剧情乏味、演技掉线的科幻电影,在国内上映还是能获得不错的票房,就是因为这些影片视觉效果出色,就算为特效买单,也有大把人冲进电影院。因此特效成了本土科幻电影获得观众认可的敲门砖,没有理想的视觉效果,除非科幻忠粉,否则口碑很快会变成一地鸡毛。

《流浪地球》在整体特效上没有让人跳戏的地方,无论远景、特写,都有足够的说服力。一方面是物理特效和CG特效都用了心、花了钱,另一方面是导演懂套路,凡是需要特效的近景画面大多配合昏暗的环境一笔带过,不给观众思考的时间。

片中有一段从地球近景到远景,再到划过“领航者”号空间站,以上帝视角俯瞰太阳系的画面。让人不禁想起《星球大战:新希望》片头舰队从头顶驶过的震撼感。

影片只为特效,就值得单独看一次。

优点二,剧情燃。

影片在原作基础上二次创作,沿用故事架构,丰富其中的感情线,用亲情、友情和职业精神为影片注入了燃点。

影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落脚在祖孙三代四人的感情牵绊上,每个家庭成员之间有满满的幸福回忆,也有无法弥合的情感裂痕。21岁的男主否定爸爸、管爷爷叫老东西、对领养的妹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趁着修车的便利偷东西拿到黑市上换宇航服,临走还要黑吃黑。叛逆少年在经历地球毁灭过程中,不断成长、改变,心底的血性随之唤起,让他在一次次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

吴京作为影片宣发时第二大看点,在片中的戏份并不重,他不再是《战狼》系列以一敌百、战无不克的大英雄,只是一个即将返回地球的普通宇航员,他最终的选择,看起来是为了全人类,实质上还是为了留在地球上的独子,那种因为父爱做出的选择,比沙场里的英雄赞歌动人的多。

优点三,中国化。

需要说明一下,中国化不是中国文化,更不是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在大荧幕上司空见惯,近几年,为了讨好全球第二大票仓,就连很多好莱坞巨制都要加入中国元素或中国文化。比如很多国人赞叹《功夫熊猫》系列竟然深刻的表达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觉得外国人借用中国元素都能把中国文化拍的很出彩,国内电影产业真是和国足不相上下。殊不知在电影中表现中国化比中国文化要难的多,要呈现出中国化,不仅涉及到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家庭观,更要还原出观众身边真实出现的情景。

导演郭帆在展现中国化方面花了很大力气,从标识标语、时间设定(故事发生在农历大年初一)、车辆语音提示、校园师生对话等各个细致入微的方面,事无巨细的表现着真实的中国生活,让观众看电影的过程十分愉悦。好比用比亚迪对比特斯拉,就算你知道特斯拉更贵、性能更好,可你只要看到比亚迪车里所有按键上都印着汉字,就会莫名的生出一份亲切和自豪。


第二部分,再说三个槽点。

槽点一,人物形象单薄。

吴京还是一副钢铁硬汉的状态,父子亲情单纯是为了推动剧情;儿子刘启作为叛逆青年,前半部分看谁都不顺眼,后半部分又见谁都想拯救,内心转变莫名其妙;救援队中尉王磊,即使队员不停地牺牲也要拼命完成任务,但面对男主的口遁却不断妥协,甚至主动把装备分给想要脱队的男女主,害的自己队员冻死途中。

除了剧中朵朵外,人物的台词和演技都值得肯定,只是人物形象还是严重脸谱化。最可怕的是,两个小时的影片,剧中几乎所有活到最后十分钟的人物,都存在前半段和后半段表现大相径庭的问题,让人严重怀疑,电影剧本是两拨人分别写出来的。

槽点二,剧情不够连贯。

说的更直接点,剧情中有很多地方是存在逻辑问题或者严重不合理的情况。比如男主刘启的驾驶技术,刚上车的时候摇摇晃晃,在平路上都开不稳,后来为了救人,就算在崎岖多坑的地带也可以收放自如,等危机过去三年后,技术又变得很烂,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槽点三,回避人性反思。

影片前半部分依靠旁白和闪回,快速交代了人类抽签进入地下城,因海平面上升和极寒,没有及时进入地下城的35亿地球人被迫死亡,为了人类前途,选择性牺牲一半人的性命,这种灭霸也要筹划很久的计划,对于人类而言似乎顺理成章,这种人性的冲击是原著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反观影片最后的高潮部分,吴京驾驶空间站舍生取义时,释放了逃生舱,回避了用少数人的性命换取地球生存机会的又一次人性拷问,让电影在迎合主流价值观和忠实原著精神之间选择了前者。

综合而言,《流浪地球》的优点远大于槽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优秀科幻电影,就算是放眼全世界科幻电影加以横评,都是值得一看的上乘之作。


第三部分,发散一下。《流浪地球》火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是不是就来了?

一直觉得中国科幻元年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实际上是有过几部脍炙人口的科幻类型电影,只是限于那时中国电影的技术和表现力,没有《流浪地球》表现出的硬核硬实力。

本片成本3.2亿人民币,按照现有的分账方式,再考虑上宣发成本,影片只要过7亿就能保本,过15亿能翻倍,如果超过20亿总票房,一定会有众多的模仿者扑向科幻类型电影。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大概率会越来越热闹,但热闹的背后是精彩不断还是糟蹋行当,只能靠时间去验证了。

说到时间,想起一对有意思的数据,2019年中国公民人均GDP将突破1万美元,这一年《流浪地球》上映了。1977年美国公民人均GDP也接近1万美元,这一年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了。

中国科幻电影如果真有元年一说,那它究竟是靠一部出色的科幻电影,还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这,算不算是个和科学有关的幻想类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