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生物医药收购事件总结分析

能长 丰硕创投 2022-06-16

2261字9图,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文章首发于丰硕创投,欢迎朋友圈与微信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后台留言。

Alexion的390亿美元收购价如何得来?收购火热的疾病领域为什么火热?什么样的药物疗法更受欢迎?领先产品处于哪个临床阶段的公司更容易成为被收购公司?这些问题在本文会有初步探讨。

1. 收购概况

2. 各疾病领域收购情况

3. 各药物类别收购情况

4. 各研发阶段收购情况

5. 收购金额TOP10

6. 涨幅TOP10

7. Alexion的390亿美元收购价如何得来?

8. 结语

1
收购概况

本文通过对一千多条新闻报道进行溯源,除去医疗服务、诊断、设备、CRO/CDMO、没有提及管线的研发平台以及两家相似规模并购重组等事件,2020年生物医药领域发生的收购事件大约有87件,其中披露金额58件,涉及金额1176.41亿美元,收购活跃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图1 各月份发生的收购事件与金额(丰硕创投整理)

2
各疾病领域收购情况

根据该公司领先产品的情况进行分类。收购事件数量主要集中在癌症、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罕见病和免疫系统等疾病上,占所有收购事件的71.26%。收购金额主要集中在罕见病、癌症、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上,占所有收购金额的94.01%

图2 各疾病领域发生的收购事件与金额(丰硕创投整理)

其中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也属于罕见病,主攻免疫系统疾病的同时也兼顾癌症,也就是说收购事件几乎都集中在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免疫疾病上。这也与疾病领域市场规模增长速率排名前四的相匹配(皮肤领域里免疫疾病居多)。意味着疾病领域的增长空间越大,那么越有可能发生收购事件

图3 各疾病领域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来源:EvaluatePharma)

3
各药物类别收购情况

收购事件数量与金额主要集中在小分子和免疫疗法上,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这两类型药物十分成熟,且不断推陈出新,像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这两类新兴疗法则表现平平,主要是由于应用规模的局限。基因疗法由于目前多是针对单基因病,而大多数疾病则是多基因病,从临床需求上就已经限制了其市场的拓展,但也正是由于其“一针根治”的神奇疗效,其所处领域是其他药物不能比拟的。而细胞疗法的枷锁在于能否打开实体瘤这一市场,至少从目前市场资本表现来看,仍处于早期孵化阶段。其中值得关注的是ADC药物,收购数量少但涉及金额大,意味着十分抢手,今年只是拉开了序幕,明年ADC药物相信会争抢的更加激烈

图4 各药物类别发生的收购事件与金额(丰硕创投整理)

4
各研发阶段收购情况

收购事件数量发生最多的是那些有上市销售药品、处于2期临床或临床前阶段的公司。其实这3个阶段正反映了那些巨头药企的商业模式,在早中晚期均有布局,让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药物刚上市或已上市销售几年,展示出不错的市场前景,这时候巨头药企就会介入,通过收购,凭借其覆盖全球范围的销售网络,更好地发挥该药的商业价值。为什么2期临床阶段被收购的公司也会这么多?其实这也与临床开发风险有关,2期临床的失败率是最高的,也是估值最容易暴增的阶段,双方通过内部接触并进行专家研判,判断可行性,了解到比外界(实际市值)更多的信息,属于低价收购。当然,另外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晚期临床开发起来负担较大,很难和巨头相提并论。至于临床前阶段,那就是布局前沿领域了,24件临床前收购事件里,基因疗法、细胞疗法和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公司有9家,约占4成

图5 各阶段发生的收购事件与金额(丰硕创投整理)

5
收购金额TOP10

2020年生物医药TOP10的收购事件中,金额最高的是阿斯利康以390亿美元收购Alexion,排名第十的是诺和诺德以21亿美元收购Corvidia,癌症免疫疾病占了6个席位,罕见病2位,循环系统2位。免疫疗法占了4位,ADC和小分子各占2位,基因疗法占1位。

图6 2020年生物医药收购金额TOP10(丰硕创投整理)

6
涨幅TOP10

收购时溢价越多,说明被低估的越厉害,2020年涨幅最高的是赛诺菲收购Kiadis,Kiadis是一家NK细胞治疗公司,领先产品处于2期阶段,收购前市值0.71亿美元。这TOP10公司当中,有6家公司是有药品上市销售的,1家处于3期临床阶段,2家处于1/2期阶段。因此,低市值有药物在售的公司更容易被低估。

图7 被收购方涨幅TOP10(丰硕创投整理)

7
Alexion的390亿美元收购价如何得来?

对生物医药企业通用的估值方法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还有另外两个辅助指标是市盈率PE和市销率PS,这两个指标会随着药企从小型、中型到大型规模的发展,逐渐趋于平稳,分别在15~30左右,4~6左右。当企业的市值发展到两三百亿美元,并且PS徘徊在4~6水平的时候,企业的市值与营收相关性十分之大,而管线则由于几百亿市值规模的原因对市值影响较小规模企业低, Alexion刚好属于这类型公司

通过分析经典药物立普妥的销售曲线、每年的增长率以及增长率较前一年的变化,发现药物刚上市销售的时候大约会有5年左右的快速销售增长期,而此时如果药物的销量十分之大(10亿美元级别),并且展示出较高的增长率,会对处于这个规模的药企市值造成较大影响

图8 立普妥销售曲线与增长率(丰硕创投整理)

刚好Alexion的上市销售不到2年的ULTOMIRIS于2020年Q3TTM(近一年)销售额为9.335亿美元,因此我们在Alexion给出的销售数据和同比增长率的基础上,套用图8绿色那条线“增长率较上一年变化”的数据,算的Alexion公司2021Q3TTM的预测销售额为83.78亿美元,同比增长41.1%,与现实报价390亿美元溢价的44.65%相比,只差了3.55%。这里考虑到的是这笔交易预计2021年Q3完成,PS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图9 Alexion销售额预测(来源:Alexion财报;丰硕创投整理)

所以对于这类型规模的企业,有初步上市销售的重磅药物,并且展示了较高的增长率,应十分重视,很可能会出现严重低估。这里只提供一种思路,实际预测操作上须根据实际竞争情况和社会情况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



 结语 
通过细分总结2020年生物医药收购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得知收购事件火热的来龙去脉,可以更好地为2021年做好准备,提前一步发现那些被低估的企业。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末正事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算法改版,公众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若大家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推送,强烈建议星标我们。步骤:

1. 点击页面最上方“丰硕创投”,进入公众号主页

2. 点击右上角…,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

丰硕创投

丰硕创投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丰硕创投是一家以基本面研究为基础的创投,注重公司长期发展价值的挖掘。通过多维度的认知和不断自我进化构建完整的投资体系。我们有受托人基因,对资本市场有敬畏之心,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用狙击式打法和专业的视野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