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盛宴 | 2019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在北京林业大学成功召开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8-30

嘉宾合影

2019年10月12—13日,“2019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韧性景观”在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讲坛邀请300余位国内外风景园林高校和行业的专家学者、园林学院师生和媒体代表参会。本次高峰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风景园林》杂志社共同承办,北京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部协办,《中国园林》媒体支持。

本次高峰讲坛邀请15位来自中国、荷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风景园林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韧性景观”这一主题展开精彩演讲,启迪和鼓舞更多的风景园林师致力于探索如何构建韧性景观,平衡自然本底与城市发展的需求。

现场照片

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朱子瑜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发表了特别演讲,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主持开幕式。


领导致辞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


安黎哲校长在致辞中对国内外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同时对高峰讲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提到,北京林业大学10月16日将迎来建校67周年校庆,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为中国培养了包括15名两院院士在内的近20万名绿色英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是北京林业大学一年一度的学术品牌活动,希望通过讲坛的举办,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进步,为中国乃至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朱子瑜


朱子瑜副理事长首先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对本次高峰讲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同时也是风景园林学会确定的园林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秉持着继承发扬中国园林传统,吸收世界先进的风景园林科学技术的理念,积极发展风景园林事业。本次高峰讲坛聚焦“韧性景观”,旨在探讨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面对未来的气候挑战,风景园林师该如何应对。希望在会的专家学者、师生、媒体朋友、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将讲坛的内容传递给世界的风景园林同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


特别演讲:《意境设计》

演讲人:孟兆祯

孟院士表示,“意”属于精神层面,导向物质层面。文艺作品描绘形象与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虚实相衬,以虚喻实。境由心生、景以境出。欧阳修谈“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在耳而在心”,此乃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特色。意象艺术中的意虽是抽象的,但是规定性的驾驭性的“以艺驭术”。意境是处随时可生,意义在于“以文载道”、用书成文,再通过“迁想妙得”化意为象。园林中更是如此,“意”是目的,“抒”是手段。园名、景名、额题、楹联、木刻、砖雕、石刻和摩岩石刻都是抒发意境的平台:例如圆明为“君子之时中也”“九州清晏”即世界和平等。古代风景园林为我们留下了丰富无比的宝藏,我们要循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色而创新,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主持人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


10月12日上午

12日上午,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主持。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詹姆斯·海特(James Hayter)、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教授汉·迈也[ Valentin Johannes (Han) Meyer]、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规划学院教授马蒂亚斯·科道夫(G. Mathias Kondolf)分别做主题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


主持人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


主题演讲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詹姆斯·海特


主题演讲1:《韧性景观:可持续的城市转型》

演讲人:詹姆斯·海特

詹姆斯主席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赞扬了中国古典园林在应对高温等极端气候的韧性设计以及智慧,并肯定了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师在国际上的积极影响。詹姆斯强调风景园林的价值观是基于自然的价值观,韧性的设计首先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设计。通过展示Oxigen事务所6个不同尺度的项目实践,分享了应对气候变化、适应城市转型、提高居民福祉、塑造城市景观结构的思路与方法。詹姆斯认为当代风景园林师具有多样的技能、信念和热情,不仅可以带来改变,甚至可以成为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领导者。因此,风景园林师要在专业性和全才性之间找到平衡,以动态的、开放式的思维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城市韧性设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朱子瑜


主题演讲2:《中国传统水利智慧与韧性城市水系构建》

演讲人:朱子瑜

朱子瑜副理事长阐释了水的重要性,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生产之要,水与城市关系密切。首先,他介绍了妙选巧择、因势利导、整体系统、复合兼济的中国传统水利智慧,提出水、城、人和谐共生的关键是“与水为伴,与水共舞”。其次,阐述了城市的“涉水”韧性相关问题,指出现代城市水利工程在自然灾难面前存在防不住、受损大、恢复慢的问题,报告中也谈到了韧性城市理念、城市水系的功能、构建韧性城市水系的意义及韧性城市水系特点相关内容。最后,以北川的城市规划实践为案例,指出韧性城市水系构建要做到安全为基、弹性适度、蓝绿交织和生态海绵,强调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与水为伴。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教授汉·迈也


主题演讲3:《动态三角洲景观中的城市设计和工程》

演讲人:汉·迈也

汉·迈也教授首先通过展示莱茵河的航拍照片,提出面对三角洲及海岸地区居住问题,如何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更好地生存,是风景园林师当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他陈述了三个观点:景观本身是形成性的(Deltas are formative landscape),三角洲是动态的复杂系统(Deltas are dynamic complex system)、以设计为研究来探索和创造新的品质(Explore and create new qualities by 'Research by Design')。看待三角洲的问题时,不应把水当做敌人,而是可以被利用的。三角洲是河流和海的产物,海岸线不断地积累淤泥等沉积物,最终形成了三角洲。自然不断地改变三角洲的景观,人工的过多干预反而给三角洲带来了危险,大坝的建立虽然保护了土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是也造成土地的流失更加严重,那么我们如何基于现实因素、经济内涵,通过设计来推动自然的循坏?设计是阶段性的,设计师们在何时参与探讨之中,探索和发现有关资源,与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规划学院教授马蒂亚斯·科道夫


主题演讲4:《设计有生命的城市河流》

演讲人:马蒂亚斯·科道夫

马蒂亚斯·科道夫教授主要讲解了风景园林师如何更好地行进河流的设计,以及在设计的时候有哪些可能性。在进行河流修复时,不应只考虑到生态,也应考虑到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利益等方面。有些方面是矛盾的,那么需要风景园林师去平衡,否则会带来失败。同时以琶洲岛为例探讨了如何管理水资源。以新奥尔良等地区为例,说明不同规模的水域是如何影响城市的。城市河流的修复通常受到限制:建筑物侵占河道、水质差、生态潜力小、生态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等,所以城市河流修复项目需要以修复生态以及社会价值为目标。我们可以设计有生命的城市河流。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

李雄:我想先请问朱总,您听了上午4位嘉宾,包括您在内的演讲,您最大的感受和最想要跟我们听众分享的是什么?


朱子瑜:4位嘉宾的观点都有一个共性,是把韧性景观和城市的蓝绿空间放在一个规划的层面上。当我们着手开始规划的时候,要先考虑景观,过去在规划方面,没有先考虑景观,犯了很多错误,因为认识不到位,没有从古代的历史文化名城当中,从城市和水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城市以水为伴、与水共舞,这是一个很深奥的学问,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李雄:我们将绿地作为单一来考虑,还是将绿地跟一些复杂度更多的空间的空间来考虑,将复杂度、一致性考虑进去可能效果更好?


朱子瑜:非常赞成这一点,上个月有一个讲坛,邀请了日本的专家,我在报告中提到,经过对日本的长期研究发现,城市公园的设计非常好、城市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开始超出了郊区。因为郊区主要的用地主要用来做农业生产了。所以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或者蓝绿空间系统应该有好的设计。北川从建好到现在已经10周年,除了树长高之外,小动物越来越多也是一个佐证。


李雄:下一个问题是问汉·迈也教授,您刚刚提到3个非常重要的表述,首先第一个景观本身是形成性的,我想问一下这个所谓的形成性的能力是怎么一回事?


汉·迈也:慕尼黑的这个项目本身非常成功,河流本身的沉积形成了新的岛屿,也就是说河流不只会造成泥土的流失,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岛屿和土地。但是如果建设大坝,就会造成下游没有足够多沉积物。一些岛屿因为淤泥以及沉积物的阻碍,没有办法形成新的土壤,使海岸线变脆弱,在下游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脆弱。在景观设计中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包括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以及东南亚的湄公三角洲。第二点,我们看待河流和绿色长廊关系的时候,在进行规划的时候,目标是什么?在做这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区域进行划分,比如说这一块是绿地,这一块是居民区,还有在说到河流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让河流流经这块区域的时候,流速较缓?威尼斯有非常严重的洪流问题,虽然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但是至少可以去预测这个流程该怎么做。我们可以做出规划,在规划当中能够让我们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更好地管理城区,城区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洪灾的管理和处置,从而也能够有更多的蓝绿空间。整个河道的建立是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李雄:刚刚演讲中有很多共通的部分,就是景观中的复杂性,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比如气候变化中很难预测的一部分是什么,或者是气候灾难中不太能预测的一部分是什么,面对是周期性的灾难,或者一次性的灾难,我们该怎么处理?


汉·迈也我不确定我是不是理解了你的问题,但是对于复杂性,刚刚我们讲的例子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入海口的位置,是和鹿特丹的工业港口、工业码头的选址有关系,所以有时候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必须和港口、码头的管理局共同去探讨甚至是争论才能解决,探讨码头和入海口的关系应该怎么去平衡。所以不能简单的说这个就是城市的分区,这里是港口、码头,这里是河口,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需要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地做河道适应的设计。


李雄:我还想再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一种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怎么去处理,比如说上升的海平面?

   

汉·迈也:这个河口其实有一个浪涌的屏障,针对您的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去想:未来我们需要怎么去设计?是不是需要有额外的屏障?这个屏障可以在正常的天气时候是打开的,但是在极端的暴雨天气是需要合并起到保护的作用。那如果这个不能够真正的起作用的话,我们可能还需要去设想其他的一些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元素,包括是不是可以利用河道的淤泥来做一些事情。刚刚我在讲解例子的时候也介绍了入海口,它其实更像是潮汐式的设计,它和浪涌的屏障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现在的这一个暴雨屏障,在水位上升到海平面的平均水面以上的具体数值的时候就会打开,但是如果一年中发生的频次过于频繁,就意味着这就不再是风暴屏障的问题。如果常年封闭,那么船只也不可能通行,而且可能会影响泥沙淤积的问题,在城市内部可能也会因为水位上升而引起其他的内涝灾害。所以可以从风暴潮是一年两次还是两年一次的角度来看港口屏障应该怎么设计。做不同的设想,选取最合理的方案,比如说有一个可关闭、可打开的锁,然后在必要的时候打开这个锁,这是其中一个设想。另外一个就是管理船道的深水渠,可以将深河道和浅河道联系在一起,利用河道自身的深度来去管理风暴潮,这时候就是设计师和港口局共同去探讨,看哪一个方案更加合理。我觉得这个是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不止是关于港口管理的问题,也是关于整个生态系统还有城镇化的问题。


马蒂亚斯·科道夫:我想换一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湄公河的三角洲。湄公河面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多样的,三角洲备受影响。现在湄公河上一共建了一百多个大坝,就像汉·迈也教授刚刚所说的,造成了泥沙沉积的问题。关于泥沙的沉积以及对于地下水采集的问题,其实也影响了三角洲区域的自然沉积。有一些影响的程度可能更重一些。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人为的干预是不是和气候变化相比影响更重。当然对于湄公河的情况和其他的河流也不太一样,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考虑。

   

听众提问:我有2个问题想问一下汉·迈也教授,第一个问题,在设计三角洲景观时,会更倾向于用自然式的天然材料还是说更持久的人造材料?第二个问题是在建造人造沙滩的时候,是否会影响原有的海洋系统,如果影响的话我们该怎么去处理这系统,以及它本身的生物系统呢?

   

汉·迈也:这个问题很难去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这取决于你所说的设想是在哪里,笼统地来说,倾向去选择自然天然的材料而不是人工材料,但是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人工的河口。在鹿特丹我们做的人造的入海口其实就没有办法不用人工材料,但是在具体做设计方案的时候,还是可以思考用哪一些东西可以更好地促进自然的进程。对于人工沙滩其实也是一样的,可以利用河道、天然的河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很难去给出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

   

听众提问:想问一下马蒂亚斯·科道夫教授,感谢您刚刚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城镇河流的案例,在中国其实可能很难达到这一种目标,或者是成果,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怎么去应对这一种挑战?

   

马蒂亚斯·科道夫:水质情况改善很多,包括水的管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可以看到很多改善的方面。现在还需要有一些针对于城市水体的改善,中国也强调加一些天然的植被或者软性的改进办法。黄金标准是给天然的河流足够的空间,让它去自然地沉积、流动、迁移,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干涉。在未来也不能完全避免自然和人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可以考虑天然公园、天然河道的设计。可以在设计公园的时候把河流整合进来,做到更协调的发展。

   

李雄:我代表大家问詹姆斯·海特主席一个问题,今天来的很多听众都是业界一线的设计师或者在一线工作的同仁,我们所做的很多项目都是在试图改善我们城市内或者区域、乃至国土的环境,这可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更关心的,想请詹姆斯·海特主席就中国风景园林如何在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方面能够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而不是我们仅仅局限在我们的国内视野展开说明。

   

詹姆斯.海特:感谢您的问题,之前在2019 IFLA世界大会上,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世界越来越复杂,而且风景园林师也必须要面临很多的挑战,挑战不只是应对气候变化,也包括了健康。如何让人们融入我们所创造或者所营造的公共空间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本地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此外也包括设计,这里面有非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所谓的设计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设计,我们有很多的项目来自于中国,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中国有独特的环境,中国的变化比其他的国家都快,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比如说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海岸线城市来进行防洪减灾方面,中国都做的很高效,我觉得中国的很多做法是非常有影响力,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说我再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其实复杂性本身是非常好的事情,而且我们在做风景园林工作的时候,所考虑的不只是景观,我们要考虑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本身是复杂的。我们作为实践者,需要多看项目,项目里面有很多需要考量的东西,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忽视细节,也就是说项目本身。不只是用项目解决问题,把眼光放宽、放长远,风景园林不是单枪匹马的工作,我们要跟水利学家、生态学家、其他的设计师等共同协作。


10月12日下午

12日下午,讲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遗产中心副主任张杰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和工业景观系教授乌多·维拉赫尔(Udo Weilacher、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遗产中心副主任张杰、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建筑与建筑系主任伊丽莎白·莫索普(Elizabeth Mossop)、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布拉德利·坎特雷尔(Bradley Cantrell)分别作主题报告并进行圆桌讨论。


主持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遗产中心副主任张杰


主题演讲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


主题演讲5:《湾区营建的尺度》

演讲人:孙一民

孙一民教授指出中国古代“背山面水“的城市营建思想更多的是依靠山而建,城市与水仍然存在一定距离,他强调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滨水城市,其古城2 000多年来一直在原址上不断发展。同时,他分享了广州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琶洲西区城市设计、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城市设计、琶洲中东区概念城市设计及广州白鹅潭片区城市设计5个实践项目,阐述了在湾区营建中把握尺度的方法。其中介绍广州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琶洲西区城市设计项目时,提出集约、节约的土地开发,集约高效的公共交通支撑,开敞开放的场所营造,智慧生态的城市运营4大理念;介绍琶洲中东区概念城市设计项目时,提到组织3次国际工作坊,并分阶段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最后,孙一民教授强调湾区营建要把握最基本的尺度问题。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和工业景观系教授乌多·维拉赫尔


主题演讲6:《孔窍:城市生态系统架构原理》

演讲人:乌多·维拉赫尔

乌多·维拉赫尔教授从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应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内涝的威胁?后退(Retereat)?反抗(Defend)?或攻击(Attack)?通过2个案例分析了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洪水的策略来回应该问题。汉堡和维也纳曾采取截然相反的方式应对内涝:汉堡曾用建设大坝的方式来对抗洪水,保护城市活力;当代风景园林师的介入提供了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小型滨河公园的设计提供了景观化的基础设施,消纳洪水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积极的户外活动场所。维也纳采用了与汉堡截然相反的做法——工程师划定了沿河岸的洪泛区,形成完全野化的滨河区域,代价是场地活力丧失。风景园林师的介入催生出并行于多瑙河的运河景观,取代了野化的洪泛区,提升了城市活力。他认为景观基础设施是应对变化的有效手段,他希望在不断变化的气候、经济环境下,风景园林师能更好地运用韧性景观,妥善应对复杂的变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遗产中心副主任张杰


主题演讲7:《中国城市建成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直接能耗的影响研究》

演讲人:张杰

张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研究是以中国大陆286个地级以上城市(拉萨由于数据原因不包括)作为研究对象,把“探究怎样的城市形态有助于节能” 当作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从规模、路网、密度、多样性、紧凑度、中心度6个维度构建3D+3C的模型框架,探讨城市空间形态与居民能耗之间关系,定量地论证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导向。最后,结合研究提出规划建议:鼓励优先发展人口在200-500万的大城市;鼓励小网格街坊式城市设计;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私家车出行需求;注重便利店、菜市场等基础商业设施规划与配建工作;鼓励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鼓励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鼓励依托非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节点的多中心层级城市结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布拉德利·坎特雷尔


主题演讲8:《赛博格生态主义:设计韧性景观》

演讲人:布拉德利·坎特雷尔

布拉德利·坎特雷尔教授围绕以技术或者创新的方式看待韧性的方法论展开交流 。首先,他提到人类可以通过模仿性实验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将结果反馈到设计中,发挥人类在自然景观中的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景观作为反映变化的载体需要很强的适应力。其次,布拉德利教授介绍了在弗吉尼亚大学实验室开展的利用控制软件和传感器获取信息和数据,模拟冲积平原形成过程的研究,强调模拟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好的感知整个系统,更好地指导规划设计工作。最后,他提出在理想状态下,模拟、传感、物流、生物工程和接口技术相结合的全新研究范式,有助于拓展风景园林师可利用的手段和工具。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建筑与建筑系主任伊丽莎白·莫索普


主题演讲9:《海岸和三角洲景观基础设施设计》

演讲人:伊丽莎白·莫索普

伊丽莎白·莫索普教授认为考虑韧性景观的同时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很多受到自然灾害比如飓风的地区,恢复工作做得不彻底以及不平衡:一些地区已经重新发展起来,一些地区却还是贫穷和落后。风景园林师在做规划的时候,需要将眼光放长远,考虑到未来,将不确定性放在未来的设计中。海岸社区在很多文化中,非常有吸引力。在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时候,风景园林师应该考虑到气候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线并不是一条线,是非常复杂的,深海区、浅海区、海滩等受气候的影响,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设计中,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去考虑。文化的内涵取决于我们对韧性和景观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此外,我们需要创新,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去面对未来的环境问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昉


主题演讲10:《坐标岭南:从珠三角到大湾区的韧性构建》

演讲人:何昉

何昉教授对韧性景观的解读分为2部分内容:一是对岭南风景园林发展史的梳理,二是对近十年珠三角地区项目实践的总结。演讲从历史与当下2个维度展开。首先从本土视角和西方视角分别解读了东西交融的岭南风景园林发展脉络。接着,分析了珠三角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基于此而生的“八大门”、桑基鱼塘、蕹田等珠三角地区独特优美的韧性景观。在当代语境下,珠三角水岸体系的规划则是对传统韧性设计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该区域“韧性景观”在尺度上的扩展、内涵上的延伸,不仅要建立跨区域的韧性景观,更要建立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湾区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则需从更大的区域尺度进行考量,其最高目标是以全覆盖韧性规划设计为基础,塑造最美的国土景观。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


听众提问:问布拉德利·坎特雷尔先生,怎么能把实验室这一种小规模的实验放到大的规模去实践?扩展的话能扩展到多大?


布拉德利·坎特雷尔:我讲的模拟不是为了去模拟切实存在的某一个河流,而是有一对一的连接性,比对实体的景观,去预测未来的设计。关于机械和有机体,需要结合起来看,就是景观究竟是像一个机器,还是有机体,我们需要将不同的解决方案结合起来看,但是在这情况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我也想提出一下我的想法,这个机器其实不止是一个想法,它的思考其实是20世纪非常基础的思考范式,像政府行政上的一种思考,包括科学的所有分支,不止是建筑和风景园林,还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国、荷兰还有美国可能都借鉴过这种思考。如果把社会和环境理解为一个机器,机器是可控的,我们想去拆解这一个系统的复杂性,但是这系统的复杂性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它具有韧性和适应性,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可以进行简化。规划是和控制和预测相关的,需要去预测未来,事情会怎么产生、怎么变化,可以更激进的去想。

   

乌多·维拉赫尔:在过去的20年当中,我一直都致力于将之前的工业用地变成城市景观,因为我认为工业用地没有任何的价值了,而且也没有办法产出任何的东西,所以说在几十年前,我们就直接把工业区进行拆解,并且在工业区当中建造一个新的景观。从概念上来讲的话,我们是这么来做的,而不是把它完全变成一个自然过程,放之任之。我们对当前的资源使用并不是最高效的,对工业区进行改造的时候,之前只看本身的硬件,现在不单单只看硬件了,还会进一步的去看周边的景观和自然。进行考量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因为本身复杂性就是生态的基础,复杂性也有各种各样的层次、包括低复杂性、高复杂性,生态是高复杂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说只看生态或者是只看经济方面,那肯定是有灾害性。我们不仅要了解技术,还要考虑其他的方方面面,基于我们过去几十年对生态的了解、对生态的研究,将各个因素全部整合在一起,作为我们的研究基础和设计的基础。

   

听众提问:你们提到很多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包括经济、生态、还是社会的问题。中国在2017年的时候开始了全面的农村改造的工作,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在你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你们有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处理人和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让城市以及相关的这一些城镇变得更加有韧性的过程当中,又是如何考虑到这一些因素?

   

伊丽莎白·莫索普:现在水资源非常紧缺,我们的气温越来越热,很多微观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说到缺水的问题,也是非常急迫和非常现实的。有一些区域的城市,人们在未来几个月都没有水喝,甚至会持续几个月乃至几年,这是关于城市生死的问题。但是很奇怪的是,当大家说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时候,都没有非常全面的认识,当然首先这是历史上就一直存在的问题,但是即便是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澳大利亚不管是农业或者是工业,整体的生产模式都有变化,我觉得短期或长期来讲,这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说我们进行河流管理或者水资源的管理时候,需要考虑到底怎么来管理水?如何可持续发展?大家对这一问题也是争论不休,之前也出现了过度捕鱼的现象,让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就是我们不能够平衡、保护环境以及维护相关经济部门的利益,所带来的非常糟糕的结果,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我个人是找不到答案,但是这些问题确实是非常现实又非常急迫的问题,而且在很多地区不断改变,尤其是在农村,当然城市也是如此。

   

乌多·维拉赫尔:我觉得给中国提建议、意见,我还是比较犹豫,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项目都是欧盟层次上所做,大家可以想象出,我们在各个国家都有很多的文化的异同,基于这样的背景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是非常困难,意大利人、荷兰人和法国人想的不一样,德国人也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在中国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一些,因为你们有统一的文化,而且我们也都知道如果说没有非常好和非常高效的沟通,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可持续的项目,所以说我们之前做的非常成功的项目,基本上我们都是花了10年、20年的时间来沟通,坚持不懈的参与才得以成功,我们花了太多时间用来沟通了。我觉得在中国,如果居民和政府、设计者没有非常高效的沟通,肯定是不会有任何的结果,比如说对于一些本地的农民,必须要告诉他们要用多少的化肥、多少的化肥允许流入到地下水里面。但是我发现有一些农民,我告诉他们你们这一些农耕农作的这一些行为对全球的影响有多大的时候,他们好像都没有任何的感觉,其实本身这一些农民的行为跟他们自己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他们的行为是受到了全球金融和经济的影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的话,这也取决于我们对农产品的态度,以及我们需要愿意花多少钱去买农作物和农产品,我自己是愿意付更高的价格使得环境更好,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你要解决你的问题、你要解决相关的难点和痛点的话,必须要考虑到本地的情况和国情。但是不管怎么样,沟通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何昉:广西巴马是世界第三的长寿乡,原因之一是人在山里都是靠步行,路很少。其次水速度很快,水多次穿越山洞造成负氧离子增多,对健康有好处。可是它的上游正在建设大坝,水速肯定会发生变化,村子因为现在低质量的建设,旅游建设没有成系统,房子虽然是一塌糊涂,但确实祖祖辈辈保留下来的。我们观察的很多村子都是这样,高度使用的亭子和树木保留,剩下的全部面目全非,水的系统人工化改造会改变它的环境,加上村落的改造,旧的形态被打破,建设的山清水秀可能是换成另外一种风貌,但是长寿乡能不能长寿?这些都是问题。他们山上的植被是很低质的材质,生活水平很低,现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高山葡萄做葡萄酒,将村子改造成葡萄酒庄,葡萄还没产出来,在土壤很少的地上种,还有猕猴桃,现在是这种改造方式。我想讨教一下专家,看看这一些地方有没有办法或者怎么做更好一点。

   

张杰:今天我们听到的基本上都是水多的地方,中国很多地方缺水,我理解韧性有一个方面就是解决旱和缺水的问题,大家知道河北地区地下水缺水非常严重,过去打5、6 m就可以有水,现在打到200 m还没有水。所以一方面我们面临水资源很多,或者某一个时期水多到我们要进行防洪处理,另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水资源稀缺,我不知道在座的专家,对这问题,当然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比较快的跟我们说一下可能考虑的方向?有没有人感兴趣讨论一下缺水和干旱的问题。

   

伊丽莎白·莫索普: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目前都用了水敏感城市设计,像新奥尔良这样的城市,要设计所有的储水、蓄水的空间,对于缺水的城市也是一样的,它也需要储水的地方,包括储水罐,或者是以更小型的储水设施,另外就是景观也需要变化,比如说我们可能很难再去做水利灌溉,不能再用传统的方式去洗车,会有很多的这一种城市的行为是需要改变的。可能还有这一些比如说低流量的技术,水的回收再利用等等不断地循环、再利用,可能真正的要让技术起作用还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乌多·维拉赫尔:可以从全球的角度看待这问题,从区域来看,比如说欧洲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为欧洲它可能缺水并不是那么严重,因为欧洲总体上来说还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但是如果再去看其他的自然资源,全球上的自然资源其实都还是处于一个枯竭的过程,自然资源的分配也是不均衡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未来水的发展和水的分配也是会变化的,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公司在买私人的水井,在德国有很多社区会把自己的供水水井卖给公司获得一些利润。我们需要去仔细地思考和调查这个话题,怎么去平衡水资源不平衡分配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就我个人来说,我的想法是单纯靠生态的方式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种自然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其实很难完全通过生态的手段去调节,水也不例外。


10月13日上午

13日上午午,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刘志成主持。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建筑学院)系主任何塞·阿尔弗雷多·拉米雷斯·加林多(Jose Alfredo Ramirez Galindo)、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副教授史蒂芬·奈豪斯(Steffen Nijhuis)、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历史地理副教授大卫·别格思(David Biggs)、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艾德·沃尔(Ed Wall)分别作主题报告并进行圆桌讨论


主持人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刘志成


主题演讲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建筑学院)系主任何塞·阿尔弗雷多·拉米雷斯·加林多


主题演讲11:《土地脚本/数据景观:地球系统内的数字代理》

演讲人:何塞·阿尔弗雷多·拉米雷斯·加林多

阿尔弗雷多教授分享了位于尼罗河畔、地中海、威尔士3地的韧性景观研究。他认为在高度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可持续、韧性的景观,在项目之初就应考虑不同利益方的需求。以往地域景观的形成往往基于政策、经济、文化等,风景园林师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与不同专业对话,对多方需求进行整合。此间涉及许多方法论。他在项目实践中创造性地将制图表现、脚本仿真和GIS MAPPING等方法应用于风景园林学科,计算并构建场地发展趋势模型。构建模型的过程需分析当地自然变化与政策干预2个层面对景观的影响因素,例如littoral negotiations项目中农业灌溉的政策,地中海的项目中的航运政策以及威尔士项目中的能源政策。模型产出图示化语言,被作为与其他专业及公众对话的有效工具。他希望通过综合分析解决复杂的问题,使风景园林师的工作在跨学科合作中更加有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


主题演讲12:《三角洲景观的韧性演变与水网都市化》

演讲人:郑曦

郑曦教授回顾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演变过程。同时选取苏州这一典型长江三角洲城市,从城市与水网形态的演变过程、城市与区域景观系统及城内的园林和水系3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报告中谈到当今三角洲发展既存在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战略定位良好、交通运输枢纽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机遇,又面临着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滨海养殖水体污染、生物栖息地退化、土地盐碱化及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挑战。针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如何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上协同发展,提出了规划设计应从利用空间格局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水网生态完整性评价及未来气候场景预测等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结合莱州湾和博鳌地区生态建设2个实践案例探讨应对当代三角洲和海岸地区水产养殖和红树林破坏挑战的规划策略。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副教授斯特芬·奈豪斯


主题演讲13:《关于三角洲适应性转型——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

演讲人:斯特芬·奈豪斯

斯特芬·奈豪斯副教授以中国紫禁城的照片提出风景园林师到当地去了解当地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例举珠江三角洲的地区治理,空间策略和城市景观动态来阐释适应性城市转型。他提出区域设计的景观方法包括:景观形式和过程作为基础、建立和更新生命系统、弹性和适应性空间框架、面向设计的多尺度和跨学科方法。同时信息收集(策略,可持续的模型),理解(自然和城市系统、城市景观是不断发展的),规划设计(多样的设计、适应性设计原则、多学科交叉)实践(灵活的空间框架、转型性观念、短期和长期规划设计、管理模型),这4点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历史地理副教授大卫·别格思


主题演讲14:《湄公河三角洲变半机械化三角洲:废墟之上重塑弹性》

演讲人:大卫·别格思

作为历史地理学科背景的学者,大卫·别格思副教授并没有直接参与过风景园林的建造项目,因此他的分享跳出了风景园林视角,从梳理历史脉络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位于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的韧性发展。不同于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历史悠久的发展历程,人类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建设史并不是很长,但是由于殖民者的进入以及战争的影响,这个地区发生了更加复杂且剧烈的变化。他以古代—殖民时代—战争时期—西贡政府的时间演变为脉络,解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在湄公河三角洲的人们在应对政治、文化、经济、生态等多维动态变化因素时采取的韧性措施。他认为景观的形成是自然变迁以及政策驱动的共同结果,因此在研究、预测一个地区的景观变化时,需要理清当地故事发生的背景与逻辑。不光要进行建设,还要思考建设所承载的故事,以及故事可能带来的意义。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德·沃尔


主题演讲15:《景观城市:不完全分析法》

演讲人:艾德·沃尔

艾德·沃尔教授认为风景园林师应该去考虑过程关系(process relationship),将景观放在原有的生态中,同时考虑人类以及所处社会的周遭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城市,而不是单纯地提出回到乡村。景观是多角度的,随着时间的转变而转变。这些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多样地考虑城市问题。他提出了5个风景园林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景观本身有社会性,并且在不断地演进(Landscape as processes and actions);对比时间周期(Contrasting temporal cycles);景观、规模之间相互联系(Interconnectedness between landscapes, between scales);长、扩张、衰退的复杂性(Complexities of growth, expansion, decline);不完整性,部分的、开放式的关系(Incompleteness as partial, open-ended relations)。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


听众提问:斯特芬·奈豪斯先生,您提到您当时的项目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进行,考虑到了方方面。我想请问您,在欧洲的角度下,关于自然和文化,您如何根植于自己的角度,将其应用在中国的项目中,或者说您在中国实践您的想法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斯特芬·奈豪斯:在中国,我们需要适应中国的环境,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理解彼此的立场。中国认为景观一般指公园,但是我们的观点是景观有设计,而且应该表达出来。于是我们彼此不断沟通,最终促成建设。当然项目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以长期的角度来看待。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教学上的长远眼光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年轻一代来实现变革。学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仅需要传授好的理论,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在实践之中。把设计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我们探索可能性。


听众提问:我想请问郑曦老师,中央提出的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怎么为长江一体化发展提供长远的考虑,您的建议是什么?


郑曦:中国的战略非常的宏观,要建立世界级的城市群,将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融合在一起。发展是一步步不断演进的,怎么将经济的引导和人居环境、区域环境的问题结合考虑,是每个时代的议题,应该辩证来看这些问题。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发展经济带的阶段,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个人认为不断的创新才能延续传统,传统的保持需要用创新的办法来做,比如北京在做的共生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四合院社区老龄化很严重,政府施行自愿迁走策略,同时将迁走的区域进行更新改造,租给年轻人使用,这就是一种创新,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活力。


听众提问:我来自卢旺达,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有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主要的河道引起,并且缺乏创新的技术,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例如建大坝等,影响了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气候影响。我想这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话题,我想请问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何塞·阿尔弗雷多·拉米雷斯·加林多:按照我的理解,我想我们没有什么主动的策略,例如建立大坝,我们需要理解当地环境的情况,包括河流、三角洲、自然的沉积情况,同时也需要考虑人们定居的过程,包括经济的变化。我的观点是我们需要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卢旺达属于尼罗河流域的一部分,这和地中海的情况很相似,地中海的海岸线的变化受到了入海河流的影响,按照这种情况来看,需要有全局观。我们有数据,我们需要和当地人共同探讨,然后再去做决定。尼罗河的特殊环境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影响息息相关,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具体考虑上游的情况,包括三角洲上游的潜在互动是什么,潜在的影响是什么,它可能也会影响我们最终的决策。景观究竟是怎么设计的,它提供怎样的连接性和互动性,需要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因为这些不同的做法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它们的复杂性的确是需要我们重视的,现在的策略并没有非常好的考虑所有的因素,所以还是要将自然、人类的活动相结合来考虑。


闭幕式

刘志成教授最后代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对参加本次高峰讲坛的嘉宾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举办讲坛的工作人员以及到会的行业同仁。刘教授表示,在座的很多嘉宾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想必有很多的见解,期待今后的持续交流。最后对到会的专家学者、风景园林同仁再次表示感谢。


本次高峰讲坛,15位专家高质量的精彩报告从不同的视角、尺度分析了三角洲地域面临的问题以及韧性景观应该如何营建和看待。中外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也在圆桌讨论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高峰讲坛同期进行的2019青年风景园林师圆桌论坛、北林亚洲风景园林教育研讨会也是精彩纷呈,同时,2019第二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也于13日下午于北京林业大学学子情广场开幕,详情关注本刊公众号报道,请持续关注。

采编 王亚莺 程秋爽 林静静

图片 卢晓 刘语欣 刘玲君 杜星樹 

杏越 周子榆 李虹烨 周美春



微信编辑 王亚莺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