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的课 | 一门有“魔力”的音乐课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2-07


编者按

每个学期

北大都会开设近2000门课程

从概论到精读,从大众到小众

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每逢学期初的选课时分

同学们将手中的

99个意愿点全抛而出

只为“砸中”心仪课程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

《西方音乐欣赏》

收获32671个意愿点

成为收获意愿点最多的课程

这门课究竟好在哪里?





在北大的选课制度中,有一个特别的“点”:意愿点——当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超过限选人数时,同学们可以通过投入自己的意愿点增加自己成功选上的概率。


每位同学都有只有99个意愿点可供分配。所以,愿不愿意投入自己有限的点数,愿意投入多少,体现了同学们对课堂及其所授知识的热切程度。


而《西方音乐欣赏》(下称《西音》)的受欢迎程度,从选课意愿点上已窥见端倪。今年秋季学期,《西音》收获32671个意愿点,是本学期收到意愿点最多的课程。再看每周五晚上的理教108,总是座无虚席,挤满了慕名前来的学生。在这个不算小的教室里,时而扬起贝多芬的交响曲,时而响起一阵愉悦的笑声,《西音》的课堂就像一曲奏鸣曲,宛转悠扬。


“每周坐在那里听两节课,好像有魔力一般,一周的负能量都会在老师的讲解下烟消云散。


“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东西,其实不止是音乐,很多理念甚至可以用到专业课程的论文写作中。”


“这门课让我从音乐角度了解自己,然后带着这种感受去感悟生活,去搭建更高级的东西。”


这是三位曾经上过《西音》的同学的评价。对于很多选修过这门课的同学而言,课程会结束,但他们与《西音》之间的情感却一直在延续。



西方音乐欣赏课堂现场




呈示部 — 专业的“大学音乐”课


德国基础教育音乐教材中的第一句话是:本课程旨在引发学生对声音一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为学生带来独立于文字之外的音乐体验,培养起学生对于“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的想象的实践,也正是《西方音乐欣赏》课程的追求。


在课堂内容设置上,《西音》按照升级聆听的思路来设计课程,开创性地提出关于音乐欣赏的四种模式:健脑化、科学化、实践化和精锐化,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入门、如何听歌、如何听曲、如何听人、如何听美、如何听道,拒绝以形容词描述音乐,拒绝以历史知识代替欣赏技术,让音乐实证而可分析,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多端口与音乐对接,以独家秘方的招数解决中国大学生聆听音乐的技术和艺术问题。


在《西音》的课堂上。从不是生搬硬套乐理,更不是简单选曲播放即可完成的事情,而是精听精解,将正确欣赏音乐的方式教给学生,把音乐的本真传递给学生


“学生的需求是寓教于乐,不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太多负担。但站在老师的角度,除了寓教于乐,还是要设置一定的挑战。”《西音》任课教师毕明辉说道。


学生们来自大江南北,在小学、中学和高中接受的音乐教育也各不相同,而在这门音乐课上需要兼顾这些差异,让不同起点、不同背景、不同基础的同学都能学有所获


既要兼顾学生接受程度,也要让课堂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西音》选择了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让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日常、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学以后课堂知识能力的互动与互换,最迷人之处在于十年或二十年后某一个瞬间,你会突然意识到当时老师说得是有道理的。”这是毕明辉在《西音》课堂上的阐述,也是他的目标。


在讲解音符节奏型时,毕明辉有许多独家秘笈,例如用“猫(四分音符)、老鼠(两个八分音符)、电灯泡(三连音)”等日常语音习惯来实现一对一形象化助记,让学生能够轻松学到知识点。


除此以外,《西音》十分强调学习音乐的顺序感和有效性。课堂上,毕明辉会让学生们聆听不同版本的《战马奔腾》,用音乐开启认知“文化身份”的大门;也会通过观察《卡农》的作曲法,让学生对“音乐是个球体”产生具象化的理解和想象,将理性与感性、聆听与欣赏、审美与创造结合为一体。



《西音》课堂现场




展开部 — “最好”的音乐课


2009年时,《西音》曾在暑期学校短暂登场过,此后因毕明辉忙于其他课程,暂时搁置了《西音》课堂的开设计划。直至2016年,在吸纳其他课程经验的基础上,毕明辉重新开启了《西音》课堂。自此,《西音》的辐射面积一路扩大,课程形式不断调整,内容也愈发丰盈。


很多人不知道,理教108其实是为了艺术欣赏课而“量身特制”的教室。


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对于课程的音响设备以及播放环境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能在课堂上呈现出最佳的音乐效果,在毕明辉的建议和参与下,学校改装理教108教室。现在的理教108,变成了一间声音效果良好的教室。


在《西音》课堂上,每一个有趣的“梗”,每一次新鲜的尝试都经过反复考量与思索。


为了让课程设计更具有层次和层递性,在本学期,毕明辉特地邀请了英国皇家院士、爱丁堡大学终身教授Nigel Osborne进行分享。从主题设置到分享细节,每一个环节毕明辉都会反复与对方沟通、确认。最后这堂课达到了预计之外的分享效果,学生们甚至可以跟随Nigel Osborne教授学习《欢乐颂》的演唱。


把每一个看似轻易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也是《西音》的特色之一。不论是一次分享会还是日常课堂内容的讲解,毕明辉都尽力做到最好。


北大的音乐课一定要和别的学校不一样,一定要是最好的。”毕明辉说道,将《西音》做成最好的音乐课,是他的目标,他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几乎一直在思考,怎样找到一瞬间就能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现今,毕明辉也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将课堂上的一些精华内容摘录出来,以供学生们回顾与思考。


《西音》课堂板书




再现部 — 尊重与平等,是此课最终的落脚


毕明辉作为《西音》的授课老师,可以说是这门课的核心吸引力。在他身上,有着对音乐的热枕,对教育的尊重,以及对学生的理解


毕明辉助教团的一位成员,从大一入学至今,已经连续听了五期《西方音乐欣赏》,却表示“自己依旧期待每一堂课”。没有功利心的追求,只是单纯地“想听毕老师讲课”。


在毕明辉眼里,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首先,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要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作为老师,他要做的不是评判,不是区分,而是理解与尊重


“唱不好,还能唱坏吗”,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音乐天分与基础都是不尽相同的,但他希望每位学生能在《西音》课程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能够感受到这门课的“温度”。


为此,他曾专门向助教提要求:在课下为学生答疑时,要把讲台的灯打开,好让他能看清每张学生的面庞。在他眼里,人与人之间不是总有机会“撞个满怀”,更多是擦肩而过。


今年秋季学期的《西音》课堂中,毕明辉对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坦率直言。对于老师而言,呈现出一个毫无差错、完美无瑕的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选修《西音》的学生们却十分宽容。课后,各种鼓励的邮件纷至沓来。


毕明辉习惯把学生称呼为“孩子们”,“孩子们为什么会原谅你?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毕明辉说道,学生能够谅解老师的问题,说明师生间真正理解着彼此。“这是一种人性的温暖,是大家互相取暖的状态。”


《西音》课堂现场


“善始善终”是毕明辉一贯的宗旨。在每期《西音》的课程结束后,他在看完所有卷子后会针对学生总体问题写课程总结并发在教学网上,同时会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发送邮件进行解答。


这并不是因为毕明辉注重于课堂形式,而是因为“你答应说要给学生回馈,你就一定要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回馈给学生。”



毕明辉



荣获“接收意愿点最多的课程”,《西音》受欢迎的程度毋庸置疑。毕明辉对此表示道:“意愿点是北大学生选课态度的反映,音乐课引起他们的兴趣,认为值得投点,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但这却并不是他心中的“成功”。“我始终觉得,这门课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原本学生认为‘做音乐’这件事情是遥不可及的,在听完课后,觉得可以试一试,让音乐成为他们的朋友。”毕明辉说道。采访最后,毕明辉透露到,《西音》全新慕课全球上线公开在即,全新教材《音乐鉴赏》和配套APP《音乐鉴赏》也不日将发布,混合教学与深度教学将成为《西音》下一阶段的目标。《西音》谐音“吸引”,相信未来的《西音》也会酝酿得愈发迷人。

查看视频,听《西方音乐欣赏》课程导语




↓ 小彩蛋 ↓



北大课堂

11:19

80%

微信

西音经典语录🎙(500)






“音乐面前人人平等,众生皆乐。”



“大学的课堂每节课都是倒计时,每节课都是师生永远的擦身而过。



“没有谁比谁更高尚,只有谁比谁更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年龄越小,越容易听音乐的情绪,年龄越大,越听情感。”




“约翰凯奇将音乐还原为时间,几乎还原了音乐的科学本质:哲学。




“当你很困的时候上课睡着,有时会突然惊醒,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你听到了无声。”




“越是观察声音,越是发现声音对了解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越发现声音能够激发对世界的全新理解,越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实在的。既然有听觉的能力,也有听觉的权利,为什么不用它呢?”



“莫扎特除最后三部外的其他交响曲,是被重新发现的。当一个作曲家被重新发现的时候,只能说明当代创作的枯竭。在音乐消费的过程中,时效性、商业性越高,音乐的精研性就越低。”





形成经验,就是要形成评价体系。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评价,公理或者公式性的总结,最后会变成你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是一个人完成自己成长的必经阶段。”



“怎么样这个作品才是经典的、好的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可能解决不了,但是要留着。大学是不求唯一解的。



“如何听美?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比例产生美。在稳中求变、在静中求动,才是音乐非常重要的美学指标。”



“身边的同学,即使同年同月同日生,也可能存在代沟。这个代沟不是按照时间,而是按照观念来进行衡量的。进入群体之后,如何让自己成为和这一代人有区别度的人,在艺术创作中特别重要。


忘了我,记住音乐。



(语录整理自学生课堂笔记)



 相关阅读 


我在北大学修文物


北大教授吕植的公开课:山水之间,择一事终一生


教学成就奖获得者阎步克:北大任教三十载不下讲台,他的课一座难求!


能读柏拉图能吃涮羊肉 你要为这样的项目爆灯吗?


北大的课|这门课每周作业上万字,选课竟然还得抢?


北大的课 | 是什么课,让世界冠军也来抢?


北大的课|这堂“第一课”,讲北大自然保护区


@北大跨学科|第一群吃螃蟹的人——整科的垂髫之年


@北大跨学科 | 数据科学:北大这个学科竟然教“炼丹”?





来源:北大教务部

采访:黄圣勋、马俊

文字:黄圣勋、马俊、徐萌

插图及语录整理:课程助教团

语录美编:茄汁、筱羽

封面图片:金琪灵

排版:燕唯一

责编:以栖、谭诗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