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话西游》北大重映!更多精彩不见不散!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3-11-11

电影诞生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光阴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

世界电影史的璀璨星河中

中国电影也以独特的风格自成诗篇


怀着对中国电影的热爱

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

重磅推出

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


包括观众熟知的《大话西游》在内

本次影展共有13部影史宝藏

高清修复的画质,经典作品的对照

这是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次携手高校

进行有主题的放映

每场映后还将有资深专家学者导赏

带领观众深入电影背后的艺术性


这一次,齐聚大讲堂的荧幕前

共同在光影变幻、大师讲授中

重新发现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片单(活动如有变化,以开售信息为准)

△夜幕下的百周年纪念讲堂

采写 | 郭雅颂

01.多年电影夙愿终于实现

△9月21日,“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首场放映,右起依次为李道新、李镇、沙丹

9月21日晚8点,随着影片结尾的字幕浮现,观众席上响起掌声,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的灯光亮起。这里刚刚结束了两部无声老电影《劳工之爱情》和《盘丝洞》的放映,工作人员搬来三把椅子放到舞台中央。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策展人沙丹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李镇研究员作为导赏嘉宾落座,就两部电影的艺术性、学术性问题与观众展开交流讨论。这是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推出的“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的首场活动。

当晚放映的两部影片与李道新教授渊源颇深,他也毫不掩饰对它们的热爱——“在(北大)《中国电影史》的课堂上,我播放次数最多的影片肯定是《劳工之爱情》。”这部诞生于101年前的电影是我国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故事片,22分钟的片长不及今天院线电影时长的1/5,故事情节简单却令人捧腹,演员的肢体动作略为夸张却不失协调生动,是公认的我国爱情电影先河之作。

《盘丝洞》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影像演绎,怪力乱神的故事,超现实主义的服装、造型和特效......影片上映之初轰动一时,却一度在国内失传,无任何拷贝或残片。后经多方努力,其胶片和数字版本从挪威国家图书馆被寻回。2014年4月15日,中挪双方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庄重的交接仪式。《盘丝洞》的回归是中国电影、中国故事曾经走出国门向西传播的一个重要文本。这部电影的寻回也被李道新教授赋予了“重写中国电影史”的重要意义。在北大讲堂,师生观众有幸观看了这一遗失多年、海外归来的珍贵拷贝。

△李道新教授在中挪“中国早期遗失电影珍宝《盘丝洞》回归故里”拷贝交接仪式现场

△《劳工之爱情》与《盘丝洞》电影海报

对于许多年轻观众而言,这是一次独特、尝鲜的观影体验——这或许是他们第一次坐在大银幕前欣赏这样老得已经进博物馆的无声电影。对于资深影迷来说,这则是一次持续、珍贵、不同以往的观影体验——一系列在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作品第一次“组团”进高校,其中既有诞生超过80年的国宝级老片,也有一代人青春记忆里的香港无厘头经典喜剧,时间跨度之大、类型之丰富,每一场映后还有珍贵的学术交流讨论。

电影本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而此次高等学府与电影文化研究保护机构的携手,精挑细选的影片、高清修复的画质、精心策划的主题、映后大咖的导赏,却让这一系列观影活动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审美体验。沙丹用“多年的电影夙愿终于实现”来形容这场跨界合作。他在采访中谈到:“我们从最开始选中的20部电影中精简再精简,最后定了这13部电影,希望通过这种强强联手,让中国电影的魅力辐射到更多的青年学子中。”

02.在讲堂,打开艺术之境

音符流动,光影变幻。北大校园里有着浓厚的观影传统,到百周年纪念讲堂去看电影、看演出一直是北大师生重要的文化生活。早在大饭厅时代,讲堂就是青年学子以低廉的票价观看电影的宝地。彼时,这里的观影条件还很简陋,破硬的板凳、布满划痕的电影胶片和经常虚焦的放映机……但这一切却在那个数字资源还不发达的“古典时代”慰藉了许多年轻人清贫的校园生活。

如今,为纪念北大建校100周年而建造的讲堂已落成25周年。这座“大房子”升级的不仅是硬件设施,在老师们的用心经营策划下,越来越多的高雅艺术以亲民的价格走进讲堂。近年来,这里更是成为高校独树一帜的“观影胜地”——许多电影的首映仪式选择在北大讲堂举行,热映电影的主创纷纷走进讲堂与北大师生交流;2016年,讲堂与欧盟电影展携手,首次将艺术电影引进学校,收获同学们广泛的好评;2022年,讲堂又特别推出“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电影放映活动。每周三晚,灯光暗下,荧屏亮起,精心挑选的佳片经由戴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普通观众心中点燃热爱电影艺术的火苗。此次“重探中国电影史:2023艺术影展”,正是北大校园深厚的观影传统的延续。

·

△电影《长津湖》《封神》《龙马精神》《铃芽之旅》走进北大

△讲堂线下售票处

筹备这些“叫好又叫座”的活动并不容易。讲堂的电影策划老师介绍道:“引进电影比较麻烦的地方在于版权问题,很多电影找不到版权方或者谈不好版权费就没法公开放映。此外,讲堂的定价既要考虑受众大部分是学生,又要保证片方的版权费,所以上座率的问题还是很让人担忧。”不过,老师们总是倾尽全力寻找资源。国庆小假期前,讲堂放映了两场中国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其中一场由戴锦华教授导赏。而这部电影在今年春天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票难求,价格一度被炒过千。

用心的筹备换来好的演出,好的演出和现场氛围又培养出好的观众。多年来,北大讲堂秉承“两堂文化——高雅艺术的殿堂、素质教育的课堂”理念,积极携手各类文化机构。北大学子在耳濡目染中,也培养出了较高的审美水平。讲堂的电影策划老师坦言:“这次影展中的部分影片,例如《关连长》,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很陌生,觉得过于小众,担心上座率。不过讲堂的开售信息发出后,我从各种渠道收到大家的反馈,说选片有水平,许多业内人士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也就放心了不少。”

在这个电子资源已经无限丰富的时代,亲赴一场或熟悉或陌生的线下电影之约,调剂充实忙碌的学习生活,已经成为北大同学的某种仪式。在演出开始前,耐心等候在长长的取票队伍中,取一张纸质票存下票根,然后在观众厅入口处的电子屏前拍一张照片,发一条朋友圈纪念,快节奏的生活好像突然就慢了下来。每一个观看演出的夜晚,就这样让紧绷的神经小憩一会儿。

△讲堂门口的取票队伍

△观众在讲堂门口拍照留念

03.电影内外,共同的记忆

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本次影展以“重探”为名,聚焦中国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将代表不同时期巅峰水平的经典国产电影带到观众面前,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电影的魅力,树立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对普通观众来说,许多电影连名称都非常陌生,例如影展开幕当天放映的《劳工之爱情》与《盘丝洞》,再比如“影戏皇帝”石挥自导自演的战争片《关连长》。经由大家学者的导赏,这些曾被历史蒙尘的经典作品将在青年学子面前重新焕发魅力与生机。

“重探”之外,这次影展还暗藏着“寻根”的主线。电影不仅是一种大众消费的文化商品,还是一个国家民族记忆中的重要文化载体。沙丹表示:“我们不仅要研究电影,还要通过公共放映唤起一些宝贵的共同记忆。例如这次选择的《舞台姐妹》,它的导演谢晋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从50年代的《女篮5号》到60年代的《红色娘子军》,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天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一直到90年代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大片《鸦片战争》等等,谢晋用自己擅长的电影一直在记录整个中国社会,记录我们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他是最具有反思性的非常伟大的艺术灵魂。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在这样的时刻去放他的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

整个影展的策划中,类似这样的用心设计不胜枚举——诞生整整60周年的《早春二月》今年6月刚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4K修复世界首映,修复版还从未在北京亮相,此次北大放映将是真正的北京首映。影片《大话西游》陪伴了不少80后、90后观众的童年。20多年前,这部电影曾在北大掀起一阵阵观影热潮,也吸引了不少其他高校的学生前来观看。沙丹对此记忆犹新:“那会儿我还在上学,经常坐47路公交车到北大,买一瓶汽水坐在讲堂里看《大话西游》,北大学子的追捧和热情至今难忘。这次我们将以焕然一新的全新数字修复版和大家重温青春,并以《不见不散》作为京味温情喜剧进行对照比读。作为贺岁片经典,我们将在观影中迎接新的一年。”

△《大话西游》与《不见不散》电影海报

△讲堂门口的二维码取票机

名家经典,精心编排。最优画质,特别情感......13部跨越八十年的艺术佳作,凝结了几代电影人的辛勤付出和创新精神。期待更多观众走进大讲堂艺术影院,踏上这场中国电影史的“寻根”之旅,穿越时光的长廊,领略中国电影史的壮丽画卷,感受光影艺术中的魅力与思考。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图片:楚召瀚、蔡翔宇、杨墨、徐艺峰、“中国电影资料馆”公众号、“北大团委”公众号

排版 | 责编:郭雅颂


给大朋友、小朋友的节日礼物:一起手绘北大

        

长假一起读书!让北大充实你的书架

     

今天,邀你共赏北大月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