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国际法学院,15岁!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4-04-18

 △国际法学院大楼外观与内景 

天空湛蓝如洗,葱郁随风飘摇,白云爬上幕墙,光影讲述着楼内的故事。朝时,日光熹微,学子已经打开书本,预习即将研讨的案例。昼时,生机盎然,英美法的巧思、中国法的精深,一应俱全。夕时,日影绰绰,邀三两人围坐讨论、梳理一日的收获。夜时,楼外月明星稀,楼内灯火通明。在此或挑灯夜战、或静思沉淀,总有小成。

这里是位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Transnational Law,英文简称“STL”),在这里,本科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们,以中英双语完成美国法Juris Doctor(“J.D.”)中国法法律硕士(“J.M.”)的学习。在这里,来自全球各地的师生在敞亮的教室中激烈辩论,不同的法律传统碰撞、交汇,迸发出智识的火花。在这里,一切精彩的故事都要从15年前讲起。



迎潮而上,世界首创

15年前,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的海闻敏锐地察觉到: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国家急需一批具有国际法律知识、拥有独立涉外工作能力和资格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在中国设立一所专门从事涉外法学教育的法学院,提供高水准、国际化的法学教育。

2007年3月,海闻飞赴纽约,与杰弗里•雷蒙(Jeffrey Lehman)会面交流。雷蒙曾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康奈尔大学第11任校长,一直致力于推动法学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两人一拍即合,在为期两天的“创业之论”中,他们一刻不停地摸索着:全球法学教育有何实践经验?J.D.项目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在何处?相应的教学设计应如何融入中国法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学院落地后如何统筹组织?在两位“教育创业者”的大胆设想下,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云程发轫,向新而行。

 △海闻、雷蒙签署合作协议 

2007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北京大学试点培养J.D.,由此启动了中国第一个J.D.学位项目。2008年10月22日,国际法学院创院典礼正式举行。这一年,在许多人保留的飞机票、特快列车或者长途巴士票据存根上,无论从哪里出发,终点站都是“深圳”。在这片改革创新的沃土上,一颗关于涉外法学教育的种子破土而出。

 △国际法学院创院典礼 

国际法学院希望培养一批联通中西方的“桥梁型人才”,他们能够以法律为桥梁,跨越国界,理解西方和中方的思维方式,然后将此融合为对法律、对社会、对人类进步的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国际法学院希望这里培养的学子们能够以开放的态度、渴求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心态,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增进对彼此的理解。

创院院长杰弗里·雷蒙曾说: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以一种激荡有力的方式传递出改革开放的精神。国际法学院借鉴J.D.教育模式发展的成功实践,将其作为教学的项目基础。但国际法学院更致力于实现法学教育的新突破,打造一种全新的法学教育模式,以全方位地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没有铃声限制的课堂

“原告为什么要向被告提起诉讼?”
“法院做出该判决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稍微改变一下事实,你觉得法官的判决结果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被告的律师,你会如何反驳原告?”
“现在,请你转换角色,成为原告的律师,反驳刚刚你所提出的观点。”
……

这种基于案例的连环式“cold call”(随机提问)发生在学生们每天经历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课堂上。国际法学院的一年级课程以全英文授课J.D.课程为主。每一节课前,学生们需要细致地阅读、分析几十页全英文的案例材料,以便上课时能够灵活应对老师的细致提问,并与老师展开“交锋”。案例材料中并不起眼的事实细节可能成为老师“夺命发问”的起点。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学生们往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来准备。

 △J.D.课程的教科书 

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课堂是师生高度互动、全员参与其中的辩论会。学生的“对手”不仅来自老师,也来自同学。学生们课上需要全神贯注、高度集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应对同学或老师的提问与质询。稍显紧张的课堂氛围有时会带来意外之喜:学生往往能急中生智,提出新颖的观点。讨论基于案例事实,因此来自理工、医药、文学、历史、艺术等多元背景的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本科专业和过往经历的优势,对事实进行细致且深入的分析。

 △国际法学院的J.D.课堂 

在这里,想法无优劣之分,问题无高低之别,每次思考的尝试才是被鼓励的对象。教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自主、积极思考。在这里,学生通过不断地反驳自己先前的观点,能够学会换位思考,逐渐理解不同观点背后的合理性,适应“没有正确答案”的法律世界,而不是急于下判断。

国际法学院的同学所说:

普通法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既新鲜又陌生,这与我以前接受过的任何教育模式都不一样。在这里,教授们使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课堂上进行随机提问。一开始我觉得不习惯,但我很快就了解到,这是一种极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通过准备教授的提问,你学会了自学。通过这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方法,教授们试图培养你分析的能力,训练你的思维。

国际法学院的中国法课程也尝试借鉴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把内容基础课也变成了讨论课,在此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了规范的生产过程,而非以旁观者的姿态被动接受知识,实为“到法律里面去学习法律”

国际法学院没有上下课铃声,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不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停止。下课后,学生们或是围住老师,继续探讨课上没有讨论充分的想法;或是成群结伴地走出教室,沿着大楼的台阶漫步下来,交流着课上的困惑与收获;或是驻足于公共平台上的小圆桌,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一次次讨论中步步深化。

落地窗高大明亮,澄净的蓝天包容一切奇思妙想,妙思与白云一起徜徉。阳光被枝叶分割成细碎的光影,温柔地抚过每一寸纸页。

 △国际法学院大楼内部光影 

 △同学们在小圆桌旁进行讨论 

国际法学院60%以上常驻深圳的老师都是外籍,国际师资团队构成天然的跨国法律智库。学院的全职教师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并在全球范围内(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各国际仲裁机构等)承担重要的社会和学术职务。他们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发展为一个国际法律智库,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学术大使

 △国际化师资 

国际法学院的J.D.项目与中国法项目合力培养了学生的通用智识能力,即逻辑、输入(阅读、倾听)输出(写作、论辩)能力。

在一年级的J.D.课程中,学生们要连续上三个学季《法律分析、写作与检索》(Legal Analysis, Writing and Research),此课程为小班教学(12人左右)、英文授课,学生需就给定的案件事实,自主进行法律检索及英文法律写作,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备忘录、法律邮件、法律书状。而后,老师一一批改学生提交的文本,既在形式上修改引用、标点符号、用词、句式,也在实质上修改文本结构、逻辑与论证。在此期间,学生可与老师预约时间,进行一对一讨论。而后,学生以老师反馈作为新的起点,不断修改甚至重新建构自己的法律论证。

 △《法律分析、写作与检索》课程 

《中国高级法律检索与写作》课程是一门令全体二年级同学“痛并快乐着”的课程。同学们每两周需要提交一次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分析扎实的大作业。每次大作业所需处理的法律问题,经常涉及同学们未曾学习、接触过的领域。本门课程中,平均每十名学生配备一名高年级助教,负责引导小组讨论、批改作业,使同学们获得及时的反馈。经历过这门课程的训练后,学生们的心态也逐渐向“有我不懂的问题,没有我不能懂的问题”转变。

授课教授茅少伟谈到设计这门课的思路时,提到:“对法律人来说,处理陌生问题是一种常态,这门课程以这种真实的职业场景为预设,学生需在没有接触过具体知识的前提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尝试用这些基本方法去处理陌生的问题、陌生的材料。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得以加强共通性法律技能的理解与应用,得以增加面对陌生问题时的胆量与自信,得以提高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动力与底气。”

 △《中国高级法律检索与写作》课程 

国际法学院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一方面,学院既开设了英文教学的《双语合同撰写》《国际商事谈判》《商业交易实践》等课程,又开设了中文教学的《民商事诉讼实务技能》《涉外民商事法律原理与实务》等课程,实务课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专家开设。以《双语合同撰写》为例,该门课程由曾长期担任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陶博(Preston M. Torbert)教授开设,课程聚焦于双语合同起草。课程的期末考试是:学生需审核一份真实的英文合同并给出法律意见。在批改完考卷之后,陶博教授会花两周的时间挑选出学生们写出的最佳法律意见,汇总成一个20页至30页的报告,发送给该合同当事方的法律总顾问。

作为“起点”与“出发点”的基础课程一直是国际法学院课程建设和课程创新的重心,基础课程所训练的智识技能,能够成为一把为学生打开不同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作为一所提供专业教育、“终端”教育,致力于专业法律人才培养的法学院,国际法学院自第一届毕业生起,每年都会公布详细的就业报告,以获得最直接的信息、最真实的反馈。

国际法学院的中国法教育与J.D.教育相辅相成。中国法与普通法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教育传统的近距离碰撞,使得国际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呈现出跨国比较的鲜明特色,开阔并深化了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全球视野,中国视角;全观视野,法律视角”

正如国际法学院前院长Philip McConnaughay所说:

国际法学院将J.D.与J.M.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带来了1+1>2的效果。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法律传统相互作用,这为法律实践带来了挑战。国际法学院融合中国法、普通法和欧盟法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具备了直面与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国际法学院教育的深层目标是加深促进学生对不同法律传统、不同商业实践和预期、不同文化与社会、不同真理观和正义观及其交互所生的规则、实践和结果的理解。

 △国际法学院大楼标语 

创业路上,师生同行

国际法学院是一所全新的学院,大家往往将首届学子称为“开拓者”,他们富有冒险精神,投身于学院的发展与建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先例,成为先例。去行动、去创造,去发现、去实现。在这里,一群满腔热忱、志同道合之人为了共同的愿景和信念而愿意放胆一试。创业的艰辛并没有让这里的学子、老师们望而却步,反而更好地将大家凝聚在一起。

 △第一届学生入学合影 

作为国际法学院建院以来的传统,教授们每周向学生开放“交流时间”(Office Hour)。“嘿,最近学习和生活怎么样?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吗?”教授们亲切的问候使得同学们在进入办公室的一刻便放松了下来。Office Hour是一个畅所欲言的时空,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他们的“心灵驿站”。作为第二课堂,学生常在这里提出课堂内外的疑惑与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与教授们讨论,不断深化自己的思考。作为心灵驿站,学生的学业压力与生活迷茫在这里得到宽慰,教授们总能以自己的生命体验,抚慰那些或疲惫、或感慨、或困惑的年轻心灵。有时学生太多,办公室都挤不下,就移到门外的走廊,东拼西凑十几张椅子,围在教授身边,开始讨论,一直到太阳西斜,透过窗扉,洒在廊间。

 △office hour 

时至今日,2011级校友刘幸儿仍忘不了Office Hour中感受到的温暖。“刚入学时,每天为了一门两小时的课,我需要花几倍的时间读案例,教授们课上不间断的提问也让我无所适从。这样的焦虑情绪让我在某一天几近崩溃。这时,我发现雷蒙院长的办公室还开着门,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对劲儿,微笑着把我迎进了办公室。随着我的倾诉,他在白板上画下一个个点,说:‘你读的案例就像一个又一个的点,也许你现在毫无头绪,但只要你一直读下去,点会越来越多。最终你将发现,这些点组成了一个冲你微笑的笑脸。’”

当同学结束Office Hour,可能会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悠扬的钢琴声,此时,可能是Sang Yop Kang教授正在弹奏置于自己办公室的钢琴,闻声而来的同学,聚集于此,享受一场小型音乐会。音符作为另一种桥梁,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平台;Norman Ho教授会举办“法律与音乐”的分享会,弹奏一段音乐作为示例,请学生们感受音乐、法律的相通之处。

 △Norman Ho法律与音乐活动 

轻松、平等的氛围贯穿在国际法学院师生的日常相处中。Francis Snyder教授每周都会和课上的学生吃饭,他记得每个学生喜欢吃什么。不论学生说什么,Snyder教授总是带着好奇心,面带微笑地认真倾听。在这样放松的氛围中,学生不会因其闻名世界的法学家身份而倍感压力,逐渐畅所欲言。

 △Francis Snyder教授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国际法学院建立起的师生连接是恒久的。当国际法学院的学生步入社会,不论从事哪个行业,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总能感受到这种连接。2015级校友秦士杰在荷兰海牙时,偶遇国际法学院的访问教授Michael Greco教授,他回忆道:“我们在街上闲逛了大半天,累了就坐到电车上。冬天天气很好,我看着电车开进前方一片柔和的树影夕阳,一时竟有种错觉,仿佛身边坐着的这个老人是自己的亲人。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在初入法律之门时,得到这些高手的点拨,有时甚至不是简单的法律技术的提高,而是一种理念和方法上的指引,乃至风范上的传承。”

 △Michael Greco教授与秦士杰 

惠特莫尔·格雷(Whitmore Gray)教授是国际法学院初创阶段最受敬重的教授之一。格雷教授虽耄耋之年,但却“古灵精怪”。笑眯眯地跳上桌子,只为演示案件中某个具体场景的是他;在考试后单独约见每一名学生,为大家逐一解答期末考试答卷问题的是他;与手捧一大束玫瑰的白发妻子牵手走进教室,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相遇、相知、相守故事的也是他。

 △格雷教授与学生 

不幸的是,法学界在2018年永远失去了这位传奇人物。但是,格雷教授在全体国法人心中埋下了爱的种子。四年后,为了感谢和铭记所有像格雷教授一样为国际法学院的发展和中国法学教育做出贡献的友人,国际法学院2012届校友(即第一届毕业生)作为发起人捐款设立“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格雷教授学生发展基金项目”公益精神在这里生根,爱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一年一度的公益法律拍卖会(PILF)是学院的盛事。拍卖会由全院师生、校友及校内外爱心人士捐赠拍品,拍卖所得既用于资助在校学生参加国内外公益性组织或机构的法律公益实践,也用于定期召开公益法律讲座、无偿法律咨询等公益活动。

PILF是一种带着爱意的互动,参与这样的互动也提醒我们,我们终究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携起手来,才能克服困难,把想象中的美好变成可触摸的现实。

 △公益法律拍卖会 

一条独具一格的开拓之路

国际法学院门口站着一株巨榕,作为国际法学院风雨十五年历程的见证者。她常被视为这所学院投射在自然界的精神象征。人们看见这棵树,便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创院以降,国际法学院通过融合普通法系的教育模式,援石溯溪、风雨兼程,最终走出一条独具一格的涉外法学教育之路。

国际法学院的使命在于培养这样一批“种子”:他们具备全球视野,对不同立场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直面挑战、锐意进取。他们奔赴七洲四洋,既能扎根中国本土,又能站上世界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合作与多元开放不再成为全球共识之时,国际法学院的师生们始终坚信法学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始终坚信高等教育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自创院伊始,始终有人坚持跨越山海、乘风破浪,以自己的时光、心血来呵护每一颗“种子”,因为他们坚信:这片广袤无垠的沃土终将绿波翻涌。

 △国际法学院门前的巨榕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字:冯池、甘淑铭、何梓萱、卢晴、罗涵雨、孙凡舒

图片: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排版:唐儒雅

责编:王嗖嗖、黄昭华


北大老校长,“让加速器再加速“

   

看!北大的新明星

        

秋日正好,北大喊你来运动!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