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要上北大!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4-05-04


湖光映春,红楼碧瓦

学堂门启,燕园常新

在这春色如许的好时节

北京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

如约而至


4月13日上午9时,招生信息宣讲会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宣讲会对北大人才培养体系及育人理念、主要学科及特点、招生政策等进行全方位介绍。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工学院陈正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朱戎研究员、中国语言文学系宋亚云教授、医学部重症医学学系安友仲教授、北京招生组组长胡俊以及学生代表外国语学院刘果先后发言。宣讲会由招生办公室主任黄宗英主持。


春光明媚时

莘莘学子正勤学

每一个奋笔疾书的日夜

你是否憧憬过

如果能在北大上学

会是怎样的体验呢?


邀你一起,走入园子

打卡“北大人”的一天

沉浸式体验在北大的学习生活

开启多重“惊喜盒子”



惊喜1

在北大,遇见……

多元合适的成才选择


上午10时许

邱德拔北广场咨询展台

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许多同学、家长穿梭其间

来自不同院系的师生们

耐心回答,细致讲解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招生情况到人才培养

从专业选择到职业可能

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文理工医,全面多样

名师教学,引路领航

一位来自北京的高二同学

在各院系老师、同学的介绍分享中

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我对北大的许多专业都非常感兴趣。其中和我预想中不太一样的是语言类专业,此前我一直以为外国语言类专业只是局限于语种学习,在和老师交流后我明白了语言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与世界对话,同时也是我们在不同领域深造的重要工具。”

一位来自北京的高一同学

对成为一名医生心生向往

在深入了解北大医学部后

更是坚定了自身梦想



“北京大学优秀的校风十分吸引我,成为一名医生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希望自己能进入北大医学部学习深造。”

加强基础,多元融合

制度完善,尊重选择

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

多维度的考评模式

多元化的育人机制

是北京大学矢志不渝的追求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的一位老师感慨

学生们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我看到各院系的接待不仅有学生志愿者的参与,还有许多老师的加入,大家一起为我们答疑解惑。我们许多同学都怀着对北大的热爱和向往,这次活动也可以让他们对未来的学业有更清晰的规划。”

从“强基计划”到“卓越计划”

从“英才班”“图灵班”到“严复班”

从专业的选择、招生的流程到就业的规划

家长们纷纷询问

收获到细致权威的回答

一位广东省高三同学的家长

十分关心“强基计划”

在咨询对谈中

北京大学的专业实力和学术环境

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对北京大学的文史哲方向非常向往,也希望报考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所以我今天特意来了解一下情况。北大在许多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具备深远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北大成为大家心中学术殿堂的重要原因。”

招生情况、专业前景、培养方案
老师们一一热情解答
回应着家长与学子们的渴望与期待
一位正在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同学
很是受益


“我是来咨询强基计划的,老师帮我分析了各个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研究方向,让我更明确了报考的方向,也更坚定了未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决心。”

一问一答热火朝天

惊喜摊位也引人注目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兄弟高校

一并参与到校园开放日的活动中

各大名校,齐聚现场

各类信息,一网打尽

一位来自北京的高二同学

对此感到十分惊喜



“我看到许多高校都参与了此次校园开放日的咨询活动,这也是我们了解各个学校招生情况和校园文化的一个良好平台。”


惊喜2

在北大,遇见……

清雅灵秀的校园风光


从邱德拔体育馆北广场出发

赴一场燕园的春日邀约

穿行在理教、二教、百讲之间

在知识殿堂中感悟学术的魅力

一名初三女生在经过百讲时

对导览志愿者脱口而出



“听说你们花二十块钱就可以看一场还没上映的电影,还能见到明星本人,我好羡慕啊!”

博雅塔下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读书

在花丛掩映的长椅上翻开诗词

是春日中最惬意的事

一位家长带着儿子

边看鸳鸯边感慨



“在北大读书的同学们真幸福。今天想带孩子来感受一下这种美好的校园环境,未来让他把北京大学当成第一目标。”

从校史馆到西南联大纪念碑

从来没有哪一所大学

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

一名高中生仔细辨认着碑文

心中澎湃万千



“我在历史课上学过抗日战争的历史,也对西南联大的故事有所了解,但亲眼看到这块纪念碑,还是会被他们坚毅的精神所感动。”

蝴蝶、大熊猫、华南虎、秋沙鸭、鳁鲸骨骼

苔藓、石花菜、钟君木

北马兜铃、白苞筋骨草

中国第一本现代植物分类图谱

中国遗传学的第一个教学工具

西南联大时期的生物学讲义......

无论是种类繁多的动物

形态各异的植物

还是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

都可以在北大生物标本馆

地质博物馆尽情饱览

在这里

近距离观察动植物标本

探索石头背后岁月的密码

亲身感受科学研究者的细致与严谨

来自北大附中的李同学

被古生物标本深深震撼

感慨仿佛是影视作品走进了现实

参观游客张女士

也很开心有这次参观的机会

让平日就喜欢搜集植物标本的孩子

激发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惊喜3

在北大,遇见……

精工求理的求知胜地


探微求理,精益求精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

国之重器,坚挺脊梁

无数前沿理论

各式首创技术

在实验室中萌芽生发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

家长和同学们有序参观各实验室

先进高精的仪器徐徐展露

同学们好奇发问

“这些细胞的用途是什么?”

“这个仪器的运行原理是什么?”

陈列满架的精密器械

是思维与现实交汇的基点

繁中有序的工艺流程

是理工之美的线性表达

当见到栩栩如生的标本

同学们惊喜不已

兴致满满地提出一连串问题

细致观察每一处细节

洞察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次

精细的实验操作

严谨的数据分析

为自然之美添上理性的注解

一位十三中学分校诚毅校区的初二同学流连忘返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非常浓厚的学风。进入到每一个实验室,看到各种各样的实验装置,听到志愿者细致的介绍和答疑,心里会生出一种庄严敬重的感觉。”

求理不倦

精工不止

面对一块块复杂精密的电路板

见到一台台技术先进的仪器

领略时代前沿领域的风采

感受一流实验场所的氛围

新闻报道与现实景象碰撞融合

些许激动,些许懵懂

同学们围着志愿者

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

直至讲解告一段落

仍认真而长久地注视着一架架仪器

一位初三同学的家长感触颇深



“来到实验室,听了志愿同学认真的讲解,感觉北大学子身上都有种搞科研的精神,就是那种朴素但非常执着的气质,也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像他们一样。”

工科扛鼎,大器铸就

学科创新目不暇接

前沿技术引人入胜

跟随志愿者的脚步

同学们细细观看了各类机器

从航空航天到先进制造

原来

曳焰而上的火箭

智慧生产的工厂

不断迭代的机器人

都来自一个个实验室

“这些机器好神奇”

“希望我也可以在这里做实验”

工学之美

是绘图的严谨流畅之韵

亦是脱胎于微小组件中的利民之器

徜徉在科学与技术的世界

体味思维游弋于抽象时空的欢欣

不改伏案治学、精益求精的初心

理工人在这里

担当着科创制造的重任

航天、芯片、人工智能

猜想、量子、生物科学

在燕园,静候学子前来

正在读高二的王同学满载期盼



“今天来到各个理工实验室,最大的感受是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似乎被缩短了,在这里看到了曾经只出现在电视上或者视频中的科技成果、实验设备以及一些前沿的科研成果,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够合二为一,这为我增添了很大的学习动力。”


惊喜4

在北大,遇见……

悠悠百载的人文情怀


“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

“原来这也是中文系会研究的项目!”

此起彼伏的惊叹

回荡在中文系语音学实验室中

千秋一脉,四海文心

北大中文为每一个人架起、架稳

通向人类社会的语言之桥

严谨的实证与人文的关怀

在这间实验室相遇

从“水磨腔”到口弦琴等有声文化

从录音采集到大数据采集研究

师生们探索着学科交叉的边界

“来试试吧!”

语音学实验室的同学

热情地邀请大家共同探索

“看得见的声音”之神奇与奥妙

崔同学饶有兴趣地体验了各项实验



“实验很有趣,设计得非常巧妙,这样的研究能够帮助有阅读障碍的人阅读,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格物致知,守正创新

凡经我手,必为佳作

漫步于实验室的展览中

一个“想象之外”的中文系

呈现在李同学的面前

更深远,更广阔

让她满怀向往与期许

历史若镜,刹那百年

忆往思来,向史求新

走进校史馆

徜徉于精巧的布展

流连于丰富的史料

沉思于厚重的历史

从“京师大学堂”到五四运动

扑面而来的是北大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令人驻足的是北大常为新的光辉未来

来自北京的陈同学感叹



“校史馆精妙的设计将悠远的历史具象化了。”


靳同学连连称赞



“参观完校史馆,想考上北大的冲动又多了几分。”

群星璀璨的学者大师

追寻梦想的莘莘学子

都是北大最好的代言人

他们守正道,常为新

常怀人文情,勇担时代责

丰实的精神滋养

和来自灵魂深处的追求

在这片园子里,生根发芽


惊喜5

在北大,遇见……

厚道行医的崭新天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播种悬壶济世的种子

怀揣白衣执甲的梦想

在学院路38号

又是一番全新天地

在淑范医学图书馆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

沿书山拾级而上

感受百年浸润的墨香

在图书馆四楼

家长、同学们参观了师生书法展

医学是护佑生命健康的艺术

书法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艺术

人文让医学插上翅膀

方寸之间,时光流转

这是百年北医图书展

一本本发黄的图书

一枚枚清晰的藏书印迹

连接过去与现在,前辈与今人

放眼望去,便是百年

一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高三学生备受触动



“医生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他们救死扶伤很令人敬佩,我很小就想学医,再加上疫情时看到医护人员们冲锋逆行,自己有了很多感触,更加坚定了想要学医的想法。今天参观完医学科技楼,我觉得这里的设备都很先进,很多都是我们教材上的东西,我觉得做医学研究也很好,学医是值得一辈子都坚守投入的事业。”

在医学院校里

有一群无言良师

他们是医学生们迈出救死扶伤的第一步

在北京大学人体解剖学博物馆

所有家长和同学向大体老师

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

同学们边走边看

上起了一节解剖课

了解人体结构的奥秘

“第一次看到人体标本,太神奇了!”

“我对医学的感受又更加真实了!”

“学医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小谭坦言

 梦想,在这里起航



“参观完解剖博物馆,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实实看到人体标本结构,这些器官、组织原来都只是在书本上见过,在生活中听到过,想不到他们的联系和运转如此复杂,真的很敬佩这些大体老师们,他们托举起了每一个学医的梦想。”

医学有哪些新发展?

医学生的实验室长啥样?

医学的科研在研究些什么?

带着进一步探索医学的好奇心

同学们走进了医学科技楼

神奇的PCR技术

奇妙的生物化学反应

复杂的疾病发生机理

新颖的药物合成开发

医学的未来和教材的内容

已经走进了高中生们的现实里

“屠呦呦前辈就是研究这个的

我们就是接着她的研究往下做”

潜移默化中,学医的理想

在一位北京汇文中学的高三学生心中扎根



“我的妈妈以前就是北大的学生,所以我们对北大其实是有很深厚的感情,北大校园很大,也给我一种兼容并包的感觉。我对医学很感兴趣,平时也会在网络上关注一些北大医学博主们发的视频,会去听一些北医老师们做的科普、讲的课程。我未来很想做医学科研,用技术攻克疑难杂症,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作贡献。”

百十年的荣光与使命

汇聚而成了如今的北大医学

期待与新时代的青年们

一同点亮医学的浩瀚星空


惊喜6

在北大,遇见……

精彩纷呈的青春生活


五湖四海,风味齐聚

热气蒸腾,香气氤氲

美味佳肴

是游览中的能量补给

燕园味道

是校园中的难忘记忆

一位同学和家长相伴

在勺园食堂各档口前徘徊

选择心仪的菜式

对饭菜的味道赞不绝口



“北大食堂的菜品种类真是太丰富了,为大家提供了多样的用餐选择。饭菜也很美味,这顿饭我们吃得非常开心!”

补充了物质食粮

精神食粮也必不可少

书香迢递,斯文在兹

北大图书馆内

博雅书塔指引着通往真理真知的方向

大钊阅览室记录着历史的壮阔烟云

来自朝阳八十中学的栾同学

被图书馆中种类丰富的书籍深深吸引

在新书阅览室

翻开一本书

求知的渴望在油墨香里荡漾

走进阳光大厅

徜徉在温润宁静的光阴中

收获心灵的平和与纯粹

曾在图书馆做过志愿者的游客刘先生

对图书馆怀有特别的感情

这次更是特意带上女儿

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



“希望能熏陶一下孩子,让她养成爱阅读、爱读书的好习惯。”


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

古今中外,包罗万象

阅览室中低头研读的身影

至真至诚,至善至美

一位同学直言

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北大图书馆藏书多、环境好、设施完善,为大家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环境,能在这里读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巍巍塔影

见证了无数北大学子的成长

粼粼湖光

又在等待着新一批北大青年的到来

这是青春筑梦之所在

更是人生绽放之托举


六大“惊喜盒子”

还只是小小见面礼

一日的北大体验卡

也还远远不过瘾

愿你记得这份精彩

把“梦校”变“母校”

期待金秋时节

与怀揣梦想的新北大人

共赏“一塔湖图”

北大,等你来!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文字 | 杨映锴、张一涵、毛堃璇、郑博予、李美璇、唐儒雅

图片 | 李香花、闫琳琳、黄馨茹、徐艺峰、苏晨翔、吉佩雯、张浩然、郑博予、朱成轩

编辑、排版 | 唐儒雅

责编 | 王嗖嗖、戴璐瑶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