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加强呼吸道防护逐步替代人员封控

各抒己见 饶议科学 2022-12-05

旅美物理学家 舒岱梓


近几个月来,在很多公号中,都看到老百姓不反对防疫,反对的是层层加码这样的留言,这应该是比较多数的中间派民意。


简单说,老百姓既不愿生病,也不想被封控。


人们说,这种“既要又要”做不到,违反科学。
可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恰恰在历史上实现过许多根据当时常识做不到的“既要又要”。


从防疫的基本原理看,要阻隔的是病毒传播,并不是人员往来。限制人员往来只是没有足够防护时的权宜方法。


防疫中真正需要阻隔的是病毒传播链的最后一厘米。


一个病毒携带者一天走动几十公里,去十几个商店,接触一百个人应该够自由了。


但只要不把病毒从自己呼吸道,传播到别人呼吸道,就不会引发疫情。

具体做法:加强民众呼吸道防护,逐步替代人员封控。

首先考虑最极端的一个情形,如果一个城市所有人外出都穿医用防护服,就应该不需要任何封控小区这类措施了。


医用防护服对奥米克隆的防护效果,从援助上海医护人员的真实世界数据看,应该是足够的。


现在和2020年比,防护服已经不那么稀缺了,在某东上可以查到,价格12元到40多元。


我当然并不是建议所有人立即全部穿成大白,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普通市民在有些场景下,穿用防护服。


比如乘坐飞机高铁,假如不幸与感染者同机同车厢,在普通防护条件下,感染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防疫部门规定,穿了防护服的乘客,回家后可以不隔离,大概很多民众会愿意穿。


减少一个隔离,对个人对社会减少的资源消耗比几个防护服合算多了。


其他场景下,比如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等,还有高风险区人员需要就医买奶粉等也都可以考虑穿上防护服。


现在处于冬季,防护服闷热的问题不那么突出,而冬季的防疫压力又是最大的。


普通民众穿用防护服,需要生产厂家增加产能。
而防疫这件事如果能从拼人力转换成拼工业产能,整个社会的力量耗费就小多了。


近三年来,防护服近似于防疫人员的制服。


普通民众穿用时,可以标注非防疫人员,以避免误解困扰。

根据目前知道的信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渠道是呼吸道。


因此在没有条件穿防护服的情况下,普及使用KN95口罩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我不懂院感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从各种资料看,医护人员呼吸道主要的防护是KN95口罩。

(如果讲错了希望专业读者指正。)


普通民众无论穿戴防护服或KN95口罩,都肯定达不到专业医护人员的防护水准。


但只要把上班坐地铁,下班超市买菜等等活动中病毒的传染概率降低一些,各种人员封控的必要性就会随之降低。

我猜想有的读者会觉得费这么大劲防控一个大号流感有意义吗?这个事情我们另外找机会讨论。
简单说,福奇博士11月28日讲,灯塔国(is) “certainly” still in a pandemic。


的确不是所有病毒都需要严防。


但如果不需要大规模人员封控就能防住一个病死率有点高的病毒,猜想很多老百姓都会支持。

我这里提的具体建议也许不会全都符合实际,很可能会有何不食肉糜。


但我希望读者中的科学工作者们,能够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好办法,阻断病毒传播的最后一厘米,以此逐步替代封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