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则必快、动则必成——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来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谷梦溪 中国建设报 2024-01-30

2024年的第1个月

中国房地产就迎来重磅消息

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

合理融资需求”

“首批给予融资支持的

房地产项目名单加快落地

充分赋予城市调控自主权

用好政策工具箱”



1月26日上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出席会议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事实上就是对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实,就是要形成具体的项目落地,从而探索出融资协调的成熟机制。发挥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属地责任,解决银行和房企双方之间的不信任,倒逼房地产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升银行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从而落实对稳健企业的扶持。”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


“政策出台非常有必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认为,资金是房地产业的命脉,没有资金则无从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也无法保证保交楼顺利实现。资金能否顺利筹集到位,项目是否有低成本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影响房价及实现房地产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认为,城市政府牵头协调机制的介入,有助于解决金融机构因过度避险导致的融资过度收紧问题,同时也通过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有助于解决融资过度收紧对正常开发项目的“误伤”问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是实打实的政策突破。他说:“这次房地产融资又迎来了一个大礼包,政策内容更加精准地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而且可以有序推进房地产项目的正常开发建设,也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整体来说,这个政策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能够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进一步提振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机制建起来

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会议指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把这一重要机制迅速建立和运转起来,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强化统筹谋划,细化政策措施,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达40%以上,部分原因是二手房替代新房交易。同时,一些正常经营的房企也出现现金流困难。在此背景下,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对增强各方信心特别是银行放贷意愿具有积极意义。


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冯波表示,房地产贷款是银行和房企之间的关系。“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政府可以在中间牵线搭桥,建立对话交流平台,更好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协调机制下,由城市政府牵头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与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项目对接,通过落实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大大增强了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延续性和协调性,将有助于扭转目前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对房企的避险行为,更加精准支持、更好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不同于以往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对接推进融资,协调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各方会商,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有力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名单提出来

1月底首批项目名单落地后即可争取贷款


会议强调,项目有序开发建设,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针对当前部分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各地要以项目为对象,抓紧研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精准有效支持合理融资需求。信贷资金要确保封闭运行、合规使用,坚决防止挪用。省级层面要跟踪监测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国家层面将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信息平台,实行周调度、月通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抓机制落实力度大,据了解,本月底前,第一批项目名单落地后即可争取贷款。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次政策颇具针对性,特别是提出要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不是把房地产企业作为支持对象,而是强调以房地产项目为依据来提供融资支持。这一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区分集团公司债务风险和项目公司开发运营风险,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项目融资需求,有序推进房地产项目正常开发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基本采用项目公司制,集团风险与项目风险有差别。目前房地产企业风险仍在蔓延,特别是民营房企融资环境没有明显恢复。此次会议上明确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出的具体时间,有利于区分集团风险和项目风险,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助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尤其是以项目为对象推出白名单制度,将有助于房地产行业企稳:一方面,优质房地产项目加快审批流程,尽快形成实物投资,将有助于房地产投资企稳,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得到融资支持,将有助于减少项目交付风险,改善行业预期,促进房地产需求释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企稳。


“协调机制明确区分了集团风险和项目风险,支持合理项目融资,更精准化解项目风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通过评估,筛选好支持对象,从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规划资金使用、调整还款安排等方面对相对优质的房地产项目精准支持。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说,房地产企业集团公司出现债务风险,不代表其所有的房地产项目都有风险。以项目为载体给予融资支持,避免了金融机构对债务违约房企的所有项目搞“一刀切”。



权力放下来

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


会议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据了解,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有关负责同志和35个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目前,多地已就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实开始采取积极行动。



据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按照要求,建立广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早建立机制、早形成名单”的原则,印发《重庆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形成《重庆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同时按照“精准、适用、可操作”的原则制定融资协调机制实施细则。


江西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工作,着手开始建立省、市两级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城市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实办法、实施细则。与此同时,还启动两个平台的搭建工作。一个是部门会商平台,由城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住建、金融监管总局各派出机构、自然资源、税务等多部门联动参与。一个是政银企合作平台,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更好协作,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李宇嘉认为,调控政策放权地方这是权责利对等。对于热点城市,过去均为调控政策重点监测城市,出于房住不炒,稳定地产,规范政策行为等考虑,政策调整要加强上下之间的协调和报告。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目的是将稳定市场和行业的权责义务都给到地方政府,落实地方的主体责任,国家加强政策扶持和监测考核。


“各城市因城施策及时根据房地产供求关系情况、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制定相应的房地产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精准有效支持合理融资需求意义重大。”赵秀池说,这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保交楼”“保民生”的需要;有利于防范房地产重大风险发生,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房地产企业适应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促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转换。


视频:刘天龙 杜宇辰

编辑:谷梦溪

更多新闻 · 推荐阅读

一图读懂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重磅!首批房地产项目名单加快落地——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


住房城乡建设大讲堂活动第七期开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动则必快、动则必成——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来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