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9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网约车合法了,然后呢?

2016-07-28 姜无牙 卖杏花

今天(7月28日)下午3时,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了两份文件,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


消息传来,朋友圈一片叫好之声,颇有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味道。在中国,出租车的社会评价并不见得比城管高。出租车司机长期仰仗政府垄断的权威,把自个当副科级干部使,和官员们一起承担着败坏城市形象的历史使命,可谓罄竹难书。


出租车行业是中国权力垄断进而敲骨吸髓的典型。除了包庇黑车和被投诉的出租车司机,在出租车上安装摄像头监控乘客之外,没见客运管理部门提供什么看得见的公共服务。相反,他们用权力垄断了原本应该开放的市场,坐地分赃,食髓知味,又会不断强固自身的垄断地位,最后尾大不掉,成为全民的祸害。


有了网约车滴滴、优步之后,开车的和坐车的直接约,开车的不用支付沉重的政策敲诈,坐车的花更少的钱享受了更好的服务,两情相悦,一别两宽。很短时间内,网约车用户们就形成了消费偏好,很多人甚至怀着恶毒的快意,看着出租车亮着空灯从面前经过,边看边等待十分钟后才能赶来的滴滴。


出租车行业垮得越快,用户才更加安全。就我熟悉的城市郑州,在滴滴进入之前,一辆带运营许可的出租车可以卖到七八十万,现在也就三四十万,还得遇到那种脑子不太好使的买主。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转行滴滴和优步。


做为中国人口最大省份的省会城市,郑州从1994年到2013年的20年间,就增加了1辆出租车。原因很简单,只有控制总量,既得利益的官商手头的出租车才会更多升值。至于郑州人打不打得到车,官爷才不管呢。被拒载,那你书面投诉那车吧。


现在,全郑州入伙滴滴和优步的车辆总数有数十万辆之多,打车难一去不复返。


离开垄断,你国有关部门和和行业屁都不是。这就为明证。


去年,我曾在一辆出租车上跟司机闲聊,他当时对政策面还抱有幻想,认为政府早晚会查禁滴滴。他是车主,怀抱虚假希望倒不难理解。那些开别人出租车的司机则都巴不得这行业没落,这样他们每天的承包费就会下降。


我劝他认清形势,很简单,你不能以郑州客运管理处甚至河南省交通厅的辖区来看到滴滴问题。与全国各地客运部门的鱼鳖虾将比,滴滴乃至优步依托“互联网+”的噱头,走高层公关将奏效得多。毕竟中国出租车行业的黑钱即使流到北京,也远没有地方的土鳖官员们拿得多。让高层放行网约车,阻力会小得多。滴滴和优步不断强大和规范,也会让阻挠他们的理由显得愈发可笑和荒谬。


中央七部门此次扶正网约车,在我的意料之中。不过,在看了具体规定之后,我又有些疑虑,按照规定,网约车必须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标准;车辆应在公安机关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并取得当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这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卡住敲一笔。出租车管理处主任的小舅子包揽了卫星定位和报警装置,你敢不买?技术性能符不符合安全标准,为何不走正常的私家车年审,单列出来可以不交费吗;网约车辆需要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并取得主管部门的运输证,这相当于对网约车的收编,主管部门完全可以控制牌照总量,并选择性发放,来收获大把的利益输送。


所以,且慢为网约车合法欢呼,只要出租车主管部门那颗黑心不被摘除,更多花样的垄断和敲诈,肯定已经上路,等着瞧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