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丰县传说:正义群众为什么会错?

孙旭阳 卖杏花 2022-03-21

我对丰县这事儿,并不是太关心。

跟我见过的一些残疾人比,杨某侠远不是最惨的。

我只是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义愤填膺,错得这么厉害。

我相信丰县官方的通报,比较接近事实——那女人是“捡”的。

也不排除有人“捡”了,再送给这家人做媳妇,顺便收了点喜钱。但这都无妨于官方叙事链的成立。

况且,杨某侠的公公,被官方通报为直接经手此事的人,早已死无对证。

官方通报,比拐卖虐待的阴谋论,更接近于我的人生经验。

当然,如果某些人、事和地被封锁,被禁止调查和讨论,禁止方必须承担因为信息不完整,传播和讨论不自由所导致的任何恶意想象。——我今天姑且绕开这个。

残疾女性尤其是心智障碍女性在乡间,一直只能靠其残存的生殖功能而存活。杨某侠之前如此,之后恐怕还如此。

就在她的新闻刷屏之时,我一位朋友在朋友圈说,自己妹妹结婚了。我却没有恭喜他。

他和我都知道,他那个残疾的妹妹这次再婚之后,前景并不比上一次婚姻更乐观。

但她,在那个小县城,终究需要有自己的后代,为她养老送终。

父兄自己都活得很艰难,他们只能集中资源抚养她弱小的侄子侄女。

呼吁党国尽快为残疾人兜底生活,为精神病患者常年住院埋单,政治伦理上固然没毛病。

毛病就在于,在党国听从你的呼吁之前,那些最病弱残疾的人,每一天都要吃喝拉撒,也每一天都在老去。

不给她们找个归宿,你养她们?

别说杨某侠这样的,就是一个身心正常的农村妇女,在婚姻市场上,最主要的价值不还是性和生殖?

一个男人在相亲红海中的筹码,不就是为家庭的生殖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安全感吗?

农村人如此,所谓城里人结婚,又撇清到哪里去?

都是红尘精算师,别装了。

杨某侠和她的遭遇,不是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反动,而是这岁月和现世,本就谈不上静好安稳,只是大家假装看不到一些角落而已。

人类的进化决定了,我们的大脑对恐惧的反应速度,远超对其他情绪,比如同情和悲伤。

杨某侠遭到拐卖,被虐打,被强奸,甚至拔光牙齿,铁链锁颈……与其说是一桩尚未被追究的罪案,不如说是群体共同创作的一出长剧。

它越恐怖残忍,跟群体日常生活越遥远,才越会被群体需要。

另一个故事:杨某侠只是中国无数底层残疾人的一个缩影。则被舆论继续忽视。

这也导致,群体这次迸发的正义感,只是改善了杨某侠一人的处境。

认为自己比杨某侠的儿女更爱杨某侠,谁给你们的自信?

在杨某侠尚未出名前,每天为她端饭的,是你们这些正义网友吗?

为她端饭就是更爱她吗?

是的,她没饭吃,就会死。

没儿女,也会死得很惨。即使现在看上就已经足够惨。

杨某侠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周围的人包括丈夫儿女,更像是活在阿Q、祥林嫂和华老栓的年代。

呼吁警方把他们抓起来,乾坤就干净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