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2年7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论烂尾楼的好处

孙旭阳 卖杏花 2022-07-18

事出反常必有妖。最近,舆论铺天盖地批烂尾楼,作为一个资深的爱国者,虔诚的社达爱好者,以及胡锡进老师的铁杆粉丝,我必须站出来说:
从辩证的角度看,烂尾楼好处多多。
过度批评烂尾楼的人,缺乏起码的大局意识和风险担当,忽视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
其中煽动造势的个别人,甚至可能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烂尾楼的第一个大好处,显而易见、不证自明。极少数的人买到烂尾楼,倾家荡产,三代人六个钱包,还有两个年轻人未来三十年的预期劳动收入付诸东流,只能堕入下层社会做牛做马,这大大提升了其他人的获得感。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再完美,也必须有一些人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取用更少,更倒霉,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
烂尾楼业主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而来。他们被抛入破产和绝望的深坑,一家人在学业、就业、婚姻和养老等方面的竞争力都大为减损,受益的将是跟他们存在竞争关系的其他市民。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烂尾楼很多,那你就偷着乐吧。
高等人痛批烂尾楼,是他们必须做做样子,说几句漂亮话,而我们这些屌丝凑什么热闹呢?
其次,烂尾楼完美贯彻了“房住不炒”。多年来,国家为了房价问题操碎了心,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仍劝不回那些投机分子铤而走险。烂尾楼则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炒房问题。
理论上,一套房子只要但凡能住,就有被炒的风险。烂尾楼连住都不能住,拿什么炒?
一个城市的烂尾楼要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点开花,又以点带面,面面俱到,这个城市的房价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以上两点,烂尾楼还可以锁死或蒸发一部分货币,对金融稳定和物价安全至关重要。
打个比方,张三有一套二百万的房子烂尾了,这就意味着他无法在二手中介那里将这套房子变现,市场上就少了二百万人民币流通。一万个张三,便可以锁死两百亿的流动性。一百万呢,便是两万亿。
中国的房地产,据说沉淀了中国人七成的财富。中国房子据说总值65万亿美元,可以买下美日欧所有房产。先不说洋鬼子跟不跟我们换,但中国房子已汇聚成了史上最大的货币堰塞湖。
因此,抑制房产恶意变现,一直是近年来经济领域的重要工作。任何措施,都没烂尾楼来得彻底。
当然了,烂尾楼让张三个人遭遇了经济损失,但这是时代的阵痛,忍一忍早晚会过去的。
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烂尾楼太多将打击市民和房企的信心,导致政府卖不出地。
事实上,这在倒因为果。并不是烂尾楼打击了房地产市场,而是房地产市场下行,房企高周转转不动了,才导致了烂尾楼。
既然烂尾楼是市场下行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就不能过度忧虑这个问题。烂尾楼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刚需楼盘,这充分证明刚需市场已经烂掉。残存的刚需购买力被吓破了胆,都去买二手房了。
怎么办呢?不难,我们只要将房地产产业上移重心到改善需求,吸引那些把老房子卖给刚需的业主购入“更好的房子”,卖地收入便可以持续稳定。何必吊在烂尾楼上?
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舆论,要求取消期房制度,这真是大错特错。从一开始,期房制度就不是为了开发商“高周转”设计的。或者说,即便期房预售制度推动了开发商“高周转”,那也是在搭便车。
期房制度的精髓,是推动了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周转”。开发商借钱竞拍拿地,拿到地后抵押土地借钱,再去拿新地块,让建筑商垫资盖房子……开发商越空手套,资金成本越低,地价才能被竞拍得越高,政府就会赚得更多。
而这个链条的核心,就是必须确保业主在没拿到房的前提下支付全款(按揭也是全款)——即使烂尾了也得继续还贷,扛下所有风险。
少数城市要是脑子一热,对房地产资金监管账户管得太严,抓得太死,甚至取消或限制期房制度,土地和资金的周转将暴毙当场,城市将丧尽竞争力。
危险的是,一些舆论正在鼓吹这一步。警惕呀,善良的人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