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字精华版1】配不配,应是做事结果!

徐涛老师 考研政治徐涛 2022-04-26



同学们好!


今天是我们《历史中的别样人生》

更新的第一天

从今天开始,

我几乎每天都会带大家一起学历史、品人生!


首先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习方法”,

每天我所发布的

第一条为视频消息👉

大家直接【看:历史课】

第二条为图文消息👉

大家直接【读:历史课】


【看+读】的结合就是希望大家,

将课上所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那话不多说,

同学们看完了第一条视频消息,

我们就来一起总结、回顾一下

【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的人物叫做:【陈天华】
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关于陈天华,只有两个简单描述:
1⃣️  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先锋和骨干2⃣️  有两篇代表作:《警世钟》、《猛回头》


但今天,我们要深入地把这个人从各个维度上进行拓展。那为什么要讲他呢?
 ➡︎ 首先我们来想一系列的问题:

为什么很厉害的人,什么都厉害?

为什么那些在历史上大有作为的人,

他们读书学习成绩还那么好?

难道因为这些人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吗?



其实这些人读书成绩好,聪明肯定是一方面,但最关键的方面就是“读书的目的”问题即学习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着你到底会读的怎么样


1⃣️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这种人的成绩大概率是最差的;2⃣️  有的人认为自己是为爸妈而读书,这种人的成绩相比会稍好一些;3⃣️  有的人认为读书是为了自己而学,这种人的成绩会更好一些;4⃣️  有的人是为中华之崛起、为了民族国家而读书,这种人的成绩不可能差

陈天华就可以说是一个为民族、为国家而读书的人。



而且他是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诗中的“英雄”;
他也是将一手“烂牌”打成“民主革命家”,为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人;
但他也是因自卑心理在海边浅处一步步走向海深处自杀的人。


他就是这样一个伟大而又矛盾的人,因为他终其一生都被“我不配”这个魔咒所禁锢
在他的身上我们能获得很多启发,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读读”他!



第一次:“我不配”,错失姻缘

陈天华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他从五岁开始就过上了“挎篮小麦拾煤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生活,一场天花病让他脸上留下一大片疤。但他天资聪慧,并喜欢在街巷游走,去听评书、说唱(这也是他的著作,是说唱体的原因)。

他21岁入资江书院、24岁入新化实验室、26岁入长江岳麓书院、29岁入弘文学院(校友:鲁迅、杨度、黄兴、胡汉民、杨昌济等)。


湖南巡抚赵尔巽欣赏陈天华的才气,希望他做自己的女婿。但是陈天华却拒绝了:

一是他说“国未安,吾不娶”,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方面,自己觉得出身卑微、家境贫寒、相貌丑陋。这源于他内心深处极度的自卑感,他告诉自己“我不配”





第二次:“我不配”,严重不作为


黄兴、宋教仁这些职业革命党人开始进入湖南组织革命运动,陈天华也认为时机成熟,便离开日本回到湖南进行革命运动。

但因为经验不足、没有做好保密工作,被朝廷安排的奸细出卖,革命没有开始便宣告失败;陈天华等人逃到上海后再次发动革命,没想到又被别人出卖而失败,黄兴被抓。

革命事业受到了挫折,陈天华作为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挽救革命危局和救人。但“我不配”的自卑心理又在作祟,使他处于严重不作为状态,没有任何逃生的欲望。后来在革命同仁的劝说和逼迫下,他才离开上海去了日本。





第三次:“我不配”,丢掉生命


陈天华到日本后,1905年与孙中山一起筹建中国同盟会,并成为同盟会的主要成员。

清政府认为派遣留学生是为了保护大清,现在他们反而要推翻大清,清政府便督促日本政府对留学生的行为、权利进行限制。

留学生开始进行罢课以示抗议,在这关键时期中国同盟会内部出现分歧:一派以秋瑾和宋教仁为代表支持罢课;另一派主和派是以汪精卫、胡汉民为代表,主张忍气吞声。


日本也在报纸等上面开始丑化中国留学生,陈天华作为革命的领袖之一,应该努力地去化解分歧和矛盾。再一次的“我不配”心理,让他只希望自己以一死去警醒同仁和国人,所以最终选择跳海自尽




 ➡︎ 通过了解陈天华的一生,我们要认识到:

应该学习他身上高度的民族使命感和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但也要时刻警醒他那种极端自卑心所操纵的人生❌


这需要我们处理好自卑心的“度” ⬇︎处理得当,自卑心可以转化为敬畏心;处理不好,事事都是“我不配”,只会是注定失败的人生。

其实配不配,应该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结果问题 ⬇︎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已经很努力了,最终没有成功,可以说自己不配;
没有做,就以自己不配为理由去拒绝做一件事情,这就是极端的自卑心。

所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

第一点我们要明确读书学习的目的;

第二点要正确处理好自卑心理。

这两点想明白了、做明白了,

也就没有枉费我们学的这节课!


那课后呢,

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好好思考,

我们明天再见啊!



课后讨论


【评论区】说说 你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自卑心理?你又是如何处理这种情绪的呢?







往期推荐





《历史的面孔》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来读《历史的面孔》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