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读《经济学人》的方法和误区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写过百余篇《经济学人》笔记,做过《经济学人》赏析课程,今年目前写了 29 期每周《经济学人》导读...... 说到读《经济学人》我算是很有经验了,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的一些观察和建议。


说到「方法」和「误区」,咱们得先明确阅读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很明确:读外刊看世界,顺便学英文。也就是说我的重心在于「用英语了」,这样一定位,阅读就多了点动力和乐趣,更容易可持续发展。


阅读方法其实也没什么绝对的对错,就像土豆和鸡肉有不同的做法。我所说的「正确」指的是高效、实用、有趣;反之「误区」是低效和痛苦,我手写了个图总结如下:



接下来具体聊聊这 5 点误区和改进建议。


1. 把外刊当成词汇书


读外刊当然可以提升词汇,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要把一本外刊完全变成词汇书读。就像是面前有一席健康美味的食物,而你却专挑里面的咸菜吃,何必呢。我见过有许多朋友晒朋友圈,密密麻麻的阅读笔记,仔细一看无非是把生词加了个中文翻译注释,在我看来这是低效的努力。

同时也有很多《经济学人》课程在我看来是帮倒忙。他们无非是把一些生词挑出来,帮你查好,帮你整理好,哄着你喂着你... 读起来很嗨,觉得干货满满收获满满。久而久之不仅学习能力没有提升,一副好腿脚愣是变得离不开拐杖了。


当然可以在读外刊中学习词汇,问题是怎么学。在我看来要学最值得学的,也就是那些最高频、眼熟的词汇。学习时要来一波组合拳:上下读、查清楚、开脑洞、造个句。千万不要把某个词单拎出来学它的中文意思,这样下去记得越多忘得也就越多,倒不如学一个会一个更划算。


另外要明确,不是所有的词都值得认真查。弱水三千关键就那么几瓢,跟谁都爱得那么深那么认真得多累啊。一篇文章中能收获 2-3 个好词好句就真的很多了,其它的眼熟即可,只要你保持输入一定会再续前缘。

除了单词层面,更重要的是可以从《经济学人》这样文笔极佳的刊物中学习写作。超越词汇和语法,发现好英文,赏析它的表达效果,这样最终才能内化成自己的。如 Justin 老师所说:


2. 「这段该如何翻译啊?


我们先明确一个基本的逻辑:我们常说的翻译指的是完全理解了原文后,把这段文字用自己的母语把它表述出来。

大家容易犯的误区是「重翻译、轻理解」,在我看来这是本末倒置。如果不是从事翻译行业或者像专门练习翻译,我建议大家把「翻译」的功夫放在「用自己的话表述」上。


能用自己话表述,才说明自己完全理解了原文的逻辑和文字,至于如何「翻译」并不需要操心。为了理解原文,除了认识词和懂语法外,还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有意识地提升知识储备。这一点我在旧文《每个字都懂,但是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在说什么》有具体说明。


3. 「我觉得...」


很多朋友在阅读时像个霸道总裁,总是我觉得我觉得,但很多时候这些「我觉得」背后并没有什么证据。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上下文判断语义,「我觉得」应该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也要能够通过查词典、搜索找到实锤证据,让「我觉得」多一份底气。


若有所疑就查词典,词典查不到就搜索,搜索不到就问别人。比如《经济学人》中的 wash 常表示「(观点)站得住脚」,wrinkle 是「小问题」,rich 是「荒唐可笑」,遇到这些地方可以先猜什么意思,但是同时要记得去查查词典,从「我觉得」变成「我的依据是...」,这样日积月累下来词汇和理解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4. 「读完情结」和完美主义



这位朋友的问题就是我所说的「读完情节」,背后作祟的是负向的完美主义心态。我们先问问自己,为什么非要读完呢?


我几乎从没有完完整整读完过一本外刊,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从兴趣出发看世界,然后顺便能学点英文,我就觉得很超值了。我建议大家先从一周能认真读完 1-3 篇文章做起,做减法,并且坚持下去。


阅读也是一种亲密关系。爱他,不意味着要时时刻刻和他在一起,知道他的所有行踪和小秘密。像谈恋爱一样阅读,有如胶似漆,也有独处空间,这样才能细水长流。做阅读的主人,让好奇心和求知欲陪你一直谈恋爱。


5. 「大神情结」和捷径心态


我不喜欢「大神」这样的称呼,因为它的危险在于当我们称别人为「神」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低估甚至忽视他们的努力。这就是我说的「大神情节」。


Justin 老师 12 年前就开始读《经济学人》,2009 年就在人人网上写《经济学人》赏析专栏,如今他能写的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经济学人》。

当年我读了 Justin 的赏析,很佩服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我想他能做到我兴许也可以呢。于是就开始也多读、写笔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五年前写的稚嫩笔记),多查词典多解决问题,到现在也有 6 年多,也算学有所成。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条件、天赋很重要,不过我们没得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海无涯乐作舟,把上山下山都当作修行。跟自己比,把「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这样的口号变成切实的行动。

好了,以上就是几点我认为的阅读误区,再看图总结一下:


核心指向还是那句「读外刊看世界,顺便学学英文」。希望大家可以早日享受阅读,搞定英文和应试只是顺便之事。



最后当然就是自家的广告一枚。

2020 年现象级英语社群有迷你写作、口语晨读和《经济学人》赏析,我想至少有一个适合你。要说我们的《经济学人》赏析和市面上的课程有什么不同,我想这篇文章中就有一些答案。套用肯德基的口号就是 We do The Economist right。加入我们,你值得更好的。

10 月的早鸟价格还有 5 天,别错过呀。



猜你还想读:

· 专八也读不懂这10条《经济学人》广告

· 这期《经济学人》封面上画的是谁?

· 最新这期《经济学人》有哪些看点?

· 对我英语学习影响最大的3位网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