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一篇写在30岁的成长日记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这几天有很多新想法,让我拧巴难受,也幸福无比。


有些话从心里冒出来,每个念头都很戳我,记录在这里也说给你听呀。觉得是鸡汤也好,反思感悟也好,它们是我的一部分,有我的情绪和心跳,是我的成长日记。

 

1.


同理心和 ego 一样是反馈,是调节工具。它们没有恒定值,发挥也不稳定。同理心随时会宕机,别怕,用真诚和主动沟通弥补。


如果发现了别人因为自己可能有些不舒服,就去主动沟通、道歉;如果觉得对方不值得自己也不在乎,那就断舍离放过彼此;如果能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让结果更好,彼此更舒服,那就学习。


来自 Loserthink


2. 


道歉很难。不是难在道歉的措辞话语,而是认识到自己的在乎、惯性和坚持,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期待和控制,要面对自己的小念头、委屈、无知和挣扎。


道歉是说给对方表示弥补,是因为在乎才主动沟通,更是借着它对自己心中那个小孩说说话。谅解不是对方是否接受给了什么样的安慰,而是接受自己,学会赏识,大声告诉那个人你的喜欢,也主动拒绝断舍离。


3.


提醒和告诉是关心、在乎、相信和向外溢出的爱。表达方式和同理心是能力、技巧和修行。要相信善良,接受误解,体悟智慧。


成长真的是最痛苦,也是最营养甘甜的日课。


来自 The Storied Life of A. J. Fikry


4. 


我不想成为权威,也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我也一直鼓励大家警惕甚至挑战权威。


但我没意识到:由于社交媒体的属性,我在一些人心中竟也成了个什么权威,他们期待得到我的引导和认可,而我并没有这种能力。


也是因为这种期待,我开始更主动地表达,毫无保留地分享我看到的想到的一切,然而由于能力不足修行尚浅,我的随口一说和头脑风暴会给一些人带来误导、自我怀疑和更大的焦虑。


这种误解、冲突和自我认同让我慌张不已——尤其是想到我的公号有 76% 的读者是女性,我也是一个 3 岁女孩的爸爸。 


我期待平等、坦诚的交流。把遇到的所有人都当作朋友,大大方方,把一切放在桌子上,想说什么就直说,让一切发生,然后从溅起的浪花和碰撞的火花中学习、成长。然而这种平等和坦诚需要花心思培养练习,注意界限、分寸和表达方式,这是我想提升的方向。


我告诉自己,不要急呀,急也没有用。我才 30 岁,人生的智慧刚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的挣扎是认真努力换来的奖励,是一份祝福。继续多体会多做事情就好了!


5. 


了解自己是所有勇气和力量的来源。了解自己才能利用自己,这样一来,什么样的自己都是美妙的存在。


我说的一切都只是我自己某个阶段的探索和心得,不要把它们当作什么。我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只不过我坚信只要一直成长,对错并没有太大意义,自己承受就好了。


嘿!我好像开始明白苏格拉底为什么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我是我,你也只能是你。希望我们都愿意成为自己,看到心里那个小孩,也相信自己值得更好。Accept yourself, and expect more of yourself.


猜你还想读:

· “割韭菜而已”

· 90后女性的创业和成长

· 如何给建议?如何读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