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水长流,别用力过猛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最近的生活流水账,一些学习,几点感悟。也记在这里分享给你。

1.

Angel 回家后自己画画。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说我之前教她语音输入,她会了之后自己也记住了一些词的拼写。她在 YouTube Kid 上搜关键词 how to draw,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跟着学习。

多简单好用的学习方法呀!

想学什么先搜一搜,先去模仿,以作品为导向练习。她说视频里有些地方她不喜欢,自己按需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她也练习了拼写、听力,英语成了她探索更多的工具。没有对错,全是 fun and practice。
2.

在微信读书上看了本摄影入门书《新摄影笔记》,适用于相机和手机。书中介绍了基本的摄影知识,也有许多作者的摄影作品和一些反面案例供参考,讲得很清楚也很实用。


除了摄影知识,作者还常强调要先练好基本功——拍不定法,关键是你得有自己的理由,为什么这么拍呢?

如果你说「我就愿意这样拍啊,我自己开心就好」,那也没问题。只是如果想有进步,那先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了解一些审美习惯,知其所以然才能早日打破常规。

这和冲煮咖啡、学英语一样,当然可以只追求表面,能喝、能用就行,没必要去深入研究。如果想获得更大的乐趣,在做好一件小事中学习,那就要去学去练,享受结果和过程。

读完这本,我还在微信读书上看了这套《摄影必修课》:
‍‍

接下来会读一些英文写作的摄影书,学习拍摄思路,提升审美,顺便学点英语。
‍‍‍
3.

之前读过一本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作者是前 FBI 首席谈判专家 Chris Voss,主要讲如何在生活中更有效的沟通、劝服。


这两天听了 Chris Voss 在 Huberman Lab 上的播客,最大的收获是可以从英语学习的角度学习沟通。

比如一开始他说当我们心情大好的时候,几句玩笑话就能「心想事成」。比如有次他丢了行李,去 lost and found,跟工作人员说 I need you to wave a magic wand,对方真的竭尽全力帮他找到了行李,还一脸自豪。

他说劝服的关键是看到对方的角度。可以不同意,但要能看到他的想法。不确定就不断试探,只要对方能纠正我们的猜测,他就更容易被我们说服。

口语练习的本质也是这样猜猜猜,用同理心看到对方,接下来的对话才能丝滑。表面是在说,实际是在练习听。


他还说当对话有些激烈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声音让双方平静下来。用午夜电台主持人的低音说话,对方更能听得进去,也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放在语言学习中,当我们说外语时,容易因为紧张、母语影响,不自觉地会变得大声、激动。提醒自己放松,做午夜电台主持人,这样自己真的会放松,别人听着也更舒服,你自己也会觉得说外语更有「感觉」了。

4.

当我们在说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时,这个「看法」多指质疑、批评、冷嘲热讽、「我为你好」。

这些看法让我们不舒服,不过这种本能的不舒服里也有我们自己的恐惧和盲点。良药苦口就在这里,抛开情绪是能学到东西的。不必感谢这些人的指指点点,他们多半就是欠儿,但我们可以把这些反馈当作是 NPC 发的锦囊用。

另外警惕那些让我们无比舒服的赞美和认同。Clear Thinking 中把这种集体自嗨称作 the social default。我们都在寻找认同、归属,我们也需要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不过要警惕这种默认设置的局限性,为了合群,我们会选择舒服而不是勇气。一段健康的关系里,一定会有适当的冲突和分歧,然后在一起寻找 the third alternative 中一起成长。

允许自己「令人失望」「没有满足他人的期待」。最强大的 fitting-in 是做自己——做自己意味着相信一定会有人看得到你、尊重你、爱你,如同你看得到他人、尊重他人、爱己爱人一样。


5.

和老婆聊天,计划明年去几个地方旅游,一下想到:我们已经 3 年没离开过泰国。

3 年前也去过一些地方,不过印象都已经模糊。3 年前我们也不拍照、不喝咖啡,也没有第二个孩子,旅行也多是去景点到此一游。然后开始幻想去旅行,换不同镜头一顿狂拍——想到相机就该是重一点、笨一点,每一次按快门、拿起放下,都让时间慢了一拍。

6.

On Writing Well 的核心写作原则是做自己、说人话。品味这东西,简单说是自己喜欢、也让他人舒服——不需要处处惊艳,但要大方得体。这种得体来自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以及做减法的克制。至少我们要知道,我们不想要什么,什么只是看起来很美。
‍‍‍‍‍‍‍‍‍

7.

一件事情做久了、一个环境呆久了,自然会习以为常,感到没意思。保持有趣,不能用力太猛一味追求新鲜刺激。

有趣的根本是认真和好奇。除了去远方,去见陌生人,更重要的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的视角,品出更多味道。无论是学英语还是摄影,最终的细水长流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和创造

猜你还想读:

· 一位英语博主这5年的创业史

· “你为什么天天在朋友圈写小作文?”

· 创业是手段,幸福是目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